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科学概论课件 1环境问题1-2

环境科学概论课件 1环境问题1-2


2.环境组成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一切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自然 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现象的总体。它包括大气环境、水环 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矿藏环境、生物环境等。 人工环境 :人工环境是在自然物质的基础上,通过人类长 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自然物质,创造物质生 产体系,积累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区别 :时间、内容、产生条件、
➢二.环境组成

物质:空气、水、土壤、生物
然 环
能量:阳光、引力、地磁力、地热、气温

自然现象:太阳地球稳定性、全球要素循环
环工

境环

社 会 环 境
交通 工业 农业 建筑 通讯工程
经济关系 道德观念 文化风俗 意识形态
3. 自然环境的特点与作用
环境科学的分类、研究内容与发展方向
环境问题 环境质量及其评价
11 环境问题
概念 分类(作用原因、时间、区域、大小、
内容等) 产生与发展 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环境问题 我国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实质
11-1概念
二种理解: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 从广义理解,就是由自然的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
过着迁移的生活,产生的环境问题。 以物理环境问题为主,可恢复 刀耕火种
农业环境问题阶段
第一部分
环境基础知识ຫໍສະໝຸດ . 环境环境:含义:三个环境广义定义:指围绕着某一事物的空间以及其中一切可 以影响该事物的生活与发展的各种天然的与人工改造过的 自然要素的总称。
环境狭隘定义:指围绕着人的空间以及其中一切可以影响 人的生活与发展的各种天然的与人工改造过的自然要素的 总称。
环境的法律定义:1989年12月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
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 客观存在的问题,都是环境问题。 狭义上理解的环境问题:只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 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 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11-2 分类
动力源分:原生和次生环境问题 时间分:过去、现在和未来环境问题 区域分:全球、地区或局部环境问题 内容分:地质、大气、水、土壤、生态等环
环境干扰(能量) 二者区别:(释放物质与可控性)
时间 空间 大小 事件 特定
9.环境分类
10、环境科学学科体系 环境数学
环境学
环境物理学 环境化学
基础环境学
环境地学

境 科
应用环境科学

环境生物学 环境医学 环境空气动力
环境工程学 环境管理学 环境规划学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经济学 环境法学
11-4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四个阶段: (1)原始生存环境问题阶段 (2)农业环境问题阶段 (3)工业环境问题阶段 (4)电子环境问题阶段
各阶段环境问题的特点
基本上是原生环境问题
原生为主,次生出现
次生环境问题显著
环境问题发展示意图
原始生存环境问题阶段
时间 从原始人到新石器时期 特点:主要是人为了生存、不断猎取食物、
特点 ① 稀缺性 ② 非独占性与非排它性
③ 外部性
自然环境的作用
① 提供自然资源 ② 消纳废物 ③ 美学与精神享受 ④ 生命支持系统
生物圈2号
4. 环境与环境科学
① 环境科学 ② 环境与环境科学的区别
5. 环境要素
概念: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 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 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合
分类:分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要素通常指:、大气、生物、阳光、
岩石、土壤等,有的学者认为班干部要素不 包括阳光。因此环境要素并不等于自然环境 因素。
环境要素的属性或特性及意义
最差(小)限制 等值性 整体性大于各个体之和 出现先后,互相联系,互相依赖
6.几个概念
环境自净 环境容量 环境背景值 环境效应 环境作用
7.环境功能特性及意义
整体性:人与地球环境是一个整体,地球 的任一部分,或任一个系统都是人类环境 的组成部分
有限性:人类环境的稳定性有限,资源有 限,容纳污染物质的能力有限,或对污染 物质的自净能力有限
可塑性:所以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利用物 质循环规律,可以实现局部的恢复,但不 能彻底回到原来的状态
环境污染: 由于人为的因素,环境的化学组成或物 理状态发生了变化,与原来的情况比,环境质量恶 化,扰乱了生态系统和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就叫做“环境污染” 。 由于人类的活动,向某种环境中释放物质,使得 这种物质在环境发生物理、化学或生物变化,使环 境向着不利于人或生物生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就 叫做“环境污染”
环境行为学
理论环境科学
生态学 可持续发展论
方法环境科学
环境监测 环境信息系统
环境与环境科学
环境与环境科学(概念与区别) 环境的组成(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区别) 环境要素含义,特点及意义 环境背景值,环境容量,环境自净作用 环境作用与环境效应 环境的功能基本特点与意义 环境的分类 环境污染与环境干扰
隐显性:日常环境污染与污染破坏对人们的影响, 其后果的显现,要有一个过程,需要经过一段时 间
持续反应性:环境污染不但影响当代人的健康, 而且还会造成世世代代的遗传隐藏患
灾害放大性 :某方面不引人注目的一半污染与破 坏,经过环境的作用以后,其危害性或灾害性, 无论从深度和广度,都会明显放大
8.环境污染与环境干扰
护法》的第二条,对环境作了以下的界定:“本法所称的环境,是指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要素的总体, 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 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可见, 中国环保法规定的是一个“大环境”的概念,即包括自然环境,也包 括人工环境;即包括生活环境,也包括生态环境
境问题 注意各种环境问题的区别(原生与次生)
11-3 次生与原生的关系与区别
不同点 动力源不同 产生时间 可控制性不同:原生不以人的意志变化、不易控制;次生受人为因素控
制、人可以加以控制。
二者的关系 相互联系 次生问题加速原生问题发展,原生问题对次生问题
有调节作用(洪水区人的迁移带来的新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