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场营销之印度文化环境

市场营销之印度文化环境


三、宗教文化(宗教要求和禁忌)
在印度,宗教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国家政治法律、人的道德观念、
各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都受宗教的影响。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印度形成了六大禁忌: 1、印度回族教徒不吃猪肉,因此游客和商人最好使用鸡肉或羊肉。 2、 在印度,进入宗教寺庙和古迹都必须拖鞋。 3、 参观印度寺庙时,最好不要穿着短裤和短裙 4、 在印度,看到特殊宗教仪式举行时,千万不得鄙视或加以批评。 5、 在印度,应避免以左手递物给当地人,因为左手被视为视不洁的。 6、 在印度,不要抚摸小孩头部,因为印度人认为头部视神圣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鲜艳的颜色。
男性包头巾
头巾有各式各样的包裹方法,其中锡克教男性头巾,具有特定样 式。 根据传统,锡克人从小到大都必须蓄头发、留胡须,并且包 着头巾。小孩头巾样式比较简单,只用黑布绑成发髻的形状。成 年人的头巾样式比较复杂,首先必须用黑色松紧带将长发束成发 髻,然后再以一条长约3公尺的布,裹成头巾,样式为两边对衬成 规则状。印度男性多半穿著一袭宽松的立领长衫,搭配窄脚的长
印度的国际营销环境
———文化环境
INDIA
一、文化因素在国际市场营销中的重要性
文化环境是影响国际营销的核心因素: 1、文化渗透于营销活动的各个方面; 2、国际营销者的活动又构成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3、市场营销成果的好坏受文化的裁判。
二、语言
印度民族众多,语言复杂,据有关资料统计,印度共 有1652种语言和方言。其中使用人数超过百万的达33 种。 除宪法规定的18种语言为联邦官方语言外,还规定英 语为行政和司法用语。英语和印地语同为官方语言。 印度商人中,许多人在英美受过教育。
灯节
十胜节
宗教与产品包装
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所以,形成了“佛化包装”。 即什么包装都与“佛”联系起来,这样的商品就畅销, 若反对“佛”就滞销; 在印度,信奉伊斯兰教的消费者比较偏爱星、月图案, 但在包装设计中却忌用星月作为图形,包装造型不宜 以类似如来佛等其它宗教形象作为模式,否则会使人 觉得大不敬而影响销售。
十胜节 公历9、10月间,是印度教节日,也是全国性大节日 节日前后持续10天,其间人们欢聚一堂,喜庆罗摩战胜“十首魔 王”罗波那。在“十胜节”期间,前9天到处都在举办歌颂罗摩事
迹的盛会。大街上常能看到乐队在前面开道、善男信女簇拥的演
艺队伍,间或还能碰上满载演员、披红挂绿的牛车和象车。无论 步行的演艺队伍,还是盛装的牛车象车,都是边行进边演戏,一 直演到最后一天战胜“十首魔王”罗波那为止。
四、数字和色彩
营销者要特别注意目标市场国家消费者对色彩和数字 的偏好和禁忌。 印度人喜爱3、7、9数字。 他们认为红色表示生命、活力;蓝色表示真诚;黄色 表示光辉壮丽;绿色表示和平、希望;紫色表示心境 宁静。 印度人禁:黑、白色和灰色,因为它们被视为消极的 不受欢迎的颜色。
五、饮食文化
在印度,一半国民喜欢吃素
在许多印度教徒眼中,有地位、有修养的人是不吃肉 的,只有低贱者才吃肉 印度,不流行抽烟喝酒,喜欢喝茶,大多是红茶 在印度,野味无人敢问津 印度人吃饭大多使用盘子,但是喜欢用手抓饭吃
六、印度的服饰文化
印度人在生活和服装色彩方面喜
欢红、黄、蓝、绿、橙色及其他
裤,拉贾斯坦地区男性,裤子是以一条白色布块裹成的,头上的
布巾,花样变化极多,色泽鲜明。
女性穿纱丽
印度妇女传统服饰是纱丽(Sari),纱丽是指一块长达15码以上的 布料,穿著时以披裹的方式缠绕在身上。拉贾斯坦妇女的纱丽较 短,只有披覆在头上,但是彩色缤纷、镶有金银绣边。拉贾斯坦
妇女的上衣,有点像似没有领子的中国凤仙装,下身是一条滚边
宗教(宗教节日)
灯节 公历11、12月间,是印度教节日,也是印度最隆重的节日。 按照传统习俗,印度民众在灯节期间要在自家门前放置一排排的 小烛灯,但是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大多用一串串的彩色电
灯来代替烛灯了。印度民众在庆祝灯节时并不举行任何宗教典礼,
为了表示对神的尊敬,人们在灯节前要进行大扫除,换穿新衣, 商人也会更换新账本,商家和企业会给伙计们派发红包。因为灯 节的主旨是亲人聚会和祈求财富与幸运,因此这个节日在印度民 众中格外受到重视。
的及地长裙。印度纱丽的穿著方式变化繁多,不同的种族、区域、 信仰,会有许多不同的色彩、质感和穿裹方式。印度妇女穿著纱 丽时,上衣是一件短袖、露出肚脐的紧身衣(Choli),下身是一 条及地的直筒衬裙(Ghagra)。
七、印度的商务习俗
在印度初次访问公司商号或政府机关,宜穿西服,并 且需事先预约。 印度商人喜欢急功近利,图方便,喜欢凭样交易,洽 谈中应多出示样品,广为介绍经济实惠的品种。 约会时,应尽量按时赴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