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广东省3+证书高职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和答案

2014年广东省3+证书高职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和答案

试卷类型:A 2014年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25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艄.公/俏.丽檀.香/耽.搁率.直/概率.B. 干燥./急躁.涣.散/贩.卖古刹./刹.车C. 钝.角/纯.粹侵.扰/钦.羡暴.晒/曝.光D. 收敛./捡.拾萧.瑟/嚣.张节省./省.悟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堆砌赋闲鉴定将功折罪B. 浸润魅力堕落退壁三舍C. 缝隙编缉溃败螳臂当车D. 浩瀚垂涎枷琐励精图治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几年不见,她已经长得像个十五、六岁的大姑娘了,安静的坐在那里。

B. 厂长让秘书确定来宾乘坐的列车什么时候到站?以便提前做好接站工作。

C.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他为教育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D. 人的情绪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欢乐、兴奋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情绪;另一类是抑郁、愤怒等有损身心健康的情绪。

4.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莱茵河两岸城市的历史最早要到古罗马时期。

古罗马人运来了石头,用石块铺路,建造宫殿、兵营、庙宇和别墅。

随着石头他们还带来了对的梦想,石头成了他们过去统治的标志。

罗马人给各个德意志皇帝留下的遗训就是:统治意味着建筑与法律。

A. 追溯长治久安颁布B. 追溯安居乐业颁布C. 回溯长治久安制定D. 回溯安居乐业制定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她意识到自己如履薄冰....般的平静生活就要起波澜了。

B. 死刑判决是生死攸关....的大事,不能不慎重,也不得不慎重。

C. 列车上的多项技术属世界首创,首当其冲....的是客车上的制氧系统。

D. 这种来自中国的古老疗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英国民众的欢迎,贵族名流也趋之若鹜....。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两人在案发现场排除最后一枚炸弹时不幸发生爆炸。

B. 本书很好的填补了人才选拔制度史研究的空白与不足。

C. 藏羚羊的种群数由前几年的2万只增加到现在的5万只左右。

D. 国家质监总局已经着手成立调查小组,将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是我的文章,请您拜读..。

B. 要是您肯屈就..,那就太好了。

C. 由于条件简陋,招待不周,还望海涵..。

D. 本书所谈的,都是本人在学习和写作过程中的一孔之见....。

8.下列句子组成的语义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门联是怎样产生的?②大门上除了门神之外,最不可少的就是门联。

③它总是成对的贴在门两侧,每年到春节时换一次新的,所以又称“对联”或“春联”。

④门联的产生与门神的起源类似,门神起源于在桃木板上画神茶、郁垒的像,继而在板上写二位门神的名字。

⑤据历史学家推论,在桃木板上写文字应该是门联的起源,正如门神离开桃木板而移至大门上一样,成对的文字也脱离桃木板而发展为独立的门联了。

A. ①④②③⑤B. ②③①④⑤C. ①⑤②③④D. ②③①⑤④二、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9~11题。

鼓楼楼庆西广西三江县是侗族聚居区,位置在广西、贵州、湖南三省的交界处,一座座侗族村落散布在层峦叠嶂之中。

满山生长的杉木与青竹为当地百姓提供了建造房屋和制作生活用具的材料。

和贵州黔东南山区苗族村一样,沿着山坡连片的吊脚楼住房都是用杉木建起来的,但是与苗族村不同的是,几乎每一座侗族村都有一座鼓楼。

鼓楼的外形很像一座密檐式佛塔,下层楼身比较高,楼身以上有多层重叠的屋檐直至楼顶。

鼓楼平面以方形为主,也有呈八角形的,在楼内的梁上悬挂着一面牛皮鼓,所以称为“鼓楼”。

鼓楼的功能,一是氏族首领议事的地方。

古时侗族多按族姓聚居,凡族内订立村规、村约,商议造田、兴水利、修路等大事,调节村民间的纠纷,都由氏族首领在楼内召集众人开会解决。

二是村民休息、娱乐的场所。

平时楼内设有桌椅,村民在这里休息、学歌、绣花、做衣;逢年过节和遇有婚庆大事,村民齐聚楼前采歌、赛芦笙、观看侗戏,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侗族百姓自幼喜爱唱歌,也许是山区的自然环境练就了他们的好嗓子,歌声嘹亮而清澈。

侗族青年男女的合唱在当地称为“大歌”,在近几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青年歌唱大赛中,侗族大歌多次荣获奖项,而大歌正是在这些鼓楼里练出来的。

鼓楼第三种功能是“击鼓报信”。

在过去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下,村落有时会遭到匪徒的袭击,每当此时,则击鼓为号,村民齐集,还会召来邻村支援,共同守卫家园。

所以鼓楼是全村的政治、文化中心,多建造在村落的中央地带。

从鼓楼的功能和本地区侗族的历史、文化上看,它与佛教并没有关系,那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呢?在研究鼓楼历史学者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这和侗族祖先的原始信仰有关。

早期人类经常受到狂风、暴雨、雷击的伤害和山洪、泥石流的侵犯,他们以为这都是苍天和大山之神在作怪,只能祈祷这些神仙保佑才能免遭祸害,这就是早期人类自然崇拜和信仰的起源。

伴随着信仰的形成必然会产生表达这种信仰的某种行为方式和一定的祈祷对象,这种对象就是在一些地区尚能见到的早期的图腾。

图腾有植物的,如大树;有动物的,如牛、蛇、龟等。

有的就是植物、动物的原生形象,有的是用石料、木材做成这些动物、植物的形象,还有的是根据原型用石料、木料创作出新的艺术形象。

我们往往通过这些形象认识到一个地区的部落或民族不同信仰和习俗。

长期生活在山区的侗族百姓,四周山上杉树连片,自古以来他们用杉木建房,用杉木做燃料,在杉木下聚会,围着杉木歌舞,杉木与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杉木自然成了他们心目中的神圣之物和图腾形象。

当需要更实用的建筑物代替只是精神象征的图腾形象时,鼓楼的形状采用了杉木的形式,可以说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鼓楼如杉木一样高耸;鼓楼的底层如杉木的下段树干;鼓楼的上层密檐如同杉木树干上向四周生长出的层层枝叶;有的四方形鼓楼中央只用一根圆木柱子,在柱子上向四周伸出樑枋构成整座鼓楼,这种构造更接近一棵杉树的原生形态。

当地有的百姓将鼓楼称为“遮阴树”,这一名称一方面表现出鼓楼保护侗族百姓平安的象征作用,一方面也说明鼓楼与杉树在形象上的联系。

侗族百姓的“遮阴树”鼓楼,从其物质功能和在乡村中所处的位置来看,都如同汉族地区血缘村落中的祠堂。

三江县高定村是一座居住着六个姓氏的侗族村落,整座村子建在一个山沟里,成片的吊脚楼一座挨一座地排列在两面的山坡上,有分别代表六个姓氏家族的六座鼓楼,还有一座代表全村侗族百姓的“高定鼓楼”,相当于江南地区乡村中的总祠堂。

这七座鼓楼分别竖立在吊脚楼群之中,构成一幅山体与寨屋连为一体的山村特殊景观。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鼓楼成了侗族百姓心目中的精神支柱和图腾形象。

2002年三江侗族自治县成立50周年之际,县政府在县城中心地区建立了一座大鼓楼,它特别用了27层屋檐,为的是取得3×9=27,含有“久久长久”的吉祥意义。

这座鼓楼由该县程阳古村的老木匠领头,召集四乡巧匠,完全用木料,按传统做法,只花了不到一百天即拔地而起,高高地矗立在县城中心,成为百姓喜爱的一座侗乡的标志。

(选自《乡土景观十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有删改)9.关于鼓楼的功能,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鼓楼在古代是氏族首领商议大事的地方。

B. 鼓楼现在还是村民们娱乐和休闲的场所。

C. 鼓楼一直是侗族乡民抵抗外敌的军事中心。

D. 侗乡的鼓楼曾经发挥着政治与文化中心的作用。

10.围绕着鼓楼的图腾意义,下列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鼓楼的密檐式外形与侗族民众的佛教信仰有关。

B. 早期人类图腾只以动物或植物的原生形象作为表现形式。

C. 杉木与侗族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自然成了他们的图腾形象。

D. 为了接近杉木的原生形态,四方形鼓楼都只用一根圆木作结构上的支撑。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鼓楼多建在村落的中央地带,是村民的活动中心。

B. 被称为“遮阴树”的鼓楼,相当于汉族地区的祠堂。

C. 鼓楼是侗乡村落的中心建筑,每个村落只有一座。

D. 鼓楼代表着侗族人的精神追求和图腾形象,是侗乡的标志。

三、本大题3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12~14小题。

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阳关曲中秋作。

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12. 下列对两篇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王建诗以“地白”写中庭月色,给人以澄静素洁之感。

B. 苏轼词通过对“暮云”的动态描写来描摹月亮的形状。

C. 两篇作品吟咏的对象都是秋月,但在月亮的具体描绘上却各有侧重。

D. 两篇作品分别运用“冷露”和“清寒”,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赏月氛围。

13.下列对两篇作品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王建诗的首句入韵。

B. 王建诗是七言绝句。

C. 苏轼词最后两句是对偶句。

D. 苏轼是宋代诗人和词人。

14. 同是描写月亮,两篇作品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4分)四、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小题。

阮籍传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

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

”帝大悦,即拜东平相。

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

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

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

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

杀母,禽兽之不若。

”众人乃悦服。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

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