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概况和文化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概况和文化

影响:开始、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 建化程度。
我们有本土作战的优势,又拥有百倍于 英军的武装,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 兵力仅1万人的英军?
失败原因: 具体:政治腐败;封建经济落后;军事技术落
后统治集团战和不定,指挥失当。 根本:制度上的差距,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
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两次鸦片战争
局限性: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未能反映农民 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 条件(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强大);加之战争 环境,所以没有真正实行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都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都没有能够实行;
《天朝田亩制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资政新篇》
背景 社会经济主张 群众 基础 作用
全盛时期
❖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而失败。
❖作为“亚洲革命风暴”的组成部分,太平天国还同其他国家 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
太平天国的新特点:
1、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起义原因新—既有本国封建剥削,又有外国侵略 3、起义理论新—利用外来基督思想发动农民反封建 4、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5、担负任务新—反封同时反侵略; 6、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7、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8、国际背景新: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 造成这些新特色的原因是因为太平天国发生在半殖半 封环境下,世界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4.关税协定
(后又通过条约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和建立租界的特权)
《天津条约》: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十口通商
3.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4.外国的军舰和商船可以在中国自由航行
5.赔偿英法军费白银各200万两
《北京条约》:1.增开天津为商埠
2.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3.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目的:为推翻清政府
北 伐
结果:孤军深入,力量悬殊 最终失败
意义:牵制了敌人的兵力,
为西征和天京突围的胜利创
造了条件。
目的: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西 结果:胜利 征 意义:巩固了天京大本营,
夺取清朝半壁江山,太平天 国进入全盛时期。
目的:断绝清政府财源
东 结果:打垮江北、江南大营 征 意义:解除了天京被围的局
(3) 主观原因: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洪秀 全创立拜上帝教的推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1.主要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是阶级 矛盾激化的产物
2.准备
a.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b.冯云山到广西传教
3.爆发
1851年 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1.永安建制 初 步 建 立 了 政 权
2.定都天京
(中国处于 出超地位)
年代 输出的商品 总 值
1781------1790
1781-------1793
茶叶、生 丝、药材
呢绒、棉 布、棉花
仅茶叶一项:
9600万银 元
总 值:
1600多万元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贩烟与禁烟)
请君莫畏大炮子, 百炮才闻几人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 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 杀人不计亿万千。
(3)核心思想——平均主义
3、目的(宗旨): 建立“四有两无”的理想社会
评价
5、《天朝田亩制度》评价
(1)进步性——革命性 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 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 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2)局限性——空想性、落后性 绝对平均主义在实践中无法实现,具有空想性。 小农经济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具有落后性;
讨论: 该制度能不能真正实行?
不能,因为:
客观方面:
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 分田方案。
主观方面:
平均分配土地和生产、生活资 料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根
本无法实施。
•时间:1859 •作者:干王洪仁玕 •内容:从政治、经济、文教、 外交等方面学习西方 •性质:资本主义色彩
•评价:
先进性: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 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 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面 ,巩固了天京。
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重建领导核心——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
思考:联系史实,分析太平天国失败 的原因及其启示?
(1)失败的原因: 主观上(根本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如等级制度、天京变乱等) 战略上的失误 客观上: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启示: 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 得胜利。
衰落时期
平均分配土地、产品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
(消灭私有制)
业(发展私有制)
农民阶级支持,有 没有得到农民支持 广泛的群众基础。
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 未能付诸实行。 命斗争的蓬勃发展。
太平天国运动以往历次农民战争相比较,呈 现出哪些新的时代特征?
❖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从而具有了民主革命的性质。
❖一些领导入主张学习西方,向西方寻找真理。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出现了 两个政权对峙的局面
3.北伐、东征、 西征
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兴起与发展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率 众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不久洪秀 全在武宣东乡称“天王”。
西王萧朝贵 北王韦昌辉(1852年)
东王杨秀清
(1853年)
南王冯云山 翼王石达开
三、太平天国运动全盛
作业
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
虎视眈眈的东印度公司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贸易状况)
英国欲将大机器生产出的商品打入 中国市场,当面对着新奇的洋货,很多 中国家庭都会出现这样的对话:
儿子:爹爹,街上卖洋布了,可好看 了。
父亲:好看管什么用?结实才行。 儿子:那洋布又细又结实。 父亲:光结实管什么用,便宜才行。 儿子:那洋布可便宜了。 母亲:再便宜也要花钱,妈妈给你织, 咱一文钱都不用花。
没有做到 (局限)
革命思想:利用宗教发动群众,没有提出科学的革命 思想 革命纲领:所提出的革命纲领都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没能实施 阶级局限:天京事变反映了农民阶级缺乏政治远见, 不能居安思危,革命性不够彻底,这是农民阶级局限 性的典型表现 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革命任务
探索结论: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 取得胜利,中国革命不能走农民战争的道路
根据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 你能谈谈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 期的作用与局限性吗?
做到
没有做到
做到 (作用)
➢革命成果: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革命纲领:所提出的革命纲领表明了太平天国运动 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也是中国人向西方 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 ➢历史影响:掀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
半封建社会: 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 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资本主义政治、经济、 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①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 ②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 ③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
(1)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 清政府的腐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2)直接原因:连年的自然灾害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割占中国100余万平方千米领土。
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主权的破坏对比表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领土主权
关税主权
贸易主权
司法主权
其他权益
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主权的破坏对比表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领土主权 关税主权
割香港岛给英国 五口通商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俄占北方大量领土
共增开11个通商口岸
贸易主权
关税协定
司法主权
领事裁判权
其他权益
片面最惠国待遇;通 商口岸租地建房居住

公使驻京;长江各口岸航行 权;到内地传教、经商、游
历等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花的程度加深。
半殖民地:有自己的政府,但在政治、经济、 文化各方面受外国殖民主义控制和压迫的社会 形态。
中国饱受外国侵略的 屈辱史
中国人民英勇抗争的 斗争史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经济)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家庭纺织业
英国的棉纺织工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政治)
至高无上的中国皇帝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军事)
中国士兵
英国军舰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对外政策)
马戛尔尼来华──高高在上的 清政府
⑦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
二.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1、直接原因 列强借口提出“修约” 未能如愿
2.经过
开始:1856年秋,英军炮轰广州城 1858年夏攻占大沽、进逼天津
,先后与俄、美、英、法四国签订《 天津条约》
结束: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侵 入北京,分别与英、法、俄三国签订 《北京条约》
二.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3、《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 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二.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3、《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
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4、影响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 程度加深了
原因:都是为了攫取侵略权益,打开中国市场。
性质:都是西方列强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内容:通商口岸增多;割地、赔款增多;外国 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起止时间 发起国家 起因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1842 英国 如前所述
结果
清朝战败 签订《南京条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