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第一章1、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2、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3、出口贸易是指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运往他国市场销售,又称输出贸4、进口贸易是指将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国内市场销售,又称输入贸易。

5、过境贸易是指外国商品途经本国,最终销售地为第三国的贸易,又称通过贸易。

6、总贸易是以国境为标准对进出口进行的贸易统计,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即总出口,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即总进口,总贸易额在数量上等于总出口与总进口之和。

7、专门贸易是以关境为标准对进出口进行的贸易统计,运出关境的本国商品以及进口后未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品列为出口即专门出口,进入关境以及从保税仓库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列为进口即专门进口。

8、有形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的货物贸易,即通常意义上的商品购销活动。

9、无形贸易也称无形商品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以无形商品为交易对象的贸易活动。

10、直接贸易是指贸易商品从生产国直接运销到消费国,没有第三方参与的贸易活动。

11、间接贸易是指通过第三国或其他中间环节,把商品从生产国运销到消费国的贸易活动,12、转口贸易,又称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语商品消费国之间的贸易,通过第三国转卖而成。

13、陆路贸易是指采用汽车、火车和管道等陆路运输方式的贸易。

14、海路贸易是指利用各种船舶通过海洋运输商品的贸易。

15、空运贸易是指利用飞机运送商品的贸易。

16、邮购贸易是指采用邮政包裹的方式寄送货物的贸易。

17、现汇贸易又称自由结汇贸易,是指在国际商品买卖中,以货币作为偿付工具的贸易方式。

18、易货贸易又称换货贸易,是指货物经过计价,作为偿付工具的贸易方式。

19、对外贸易额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或地区的出口贸易额与进口贸易额之和。

20、国际贸易额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用某种货币统计的世界贸易总额,也称国际贸易值。

21、贸易差额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

22、贸易值又叫贸易额,是用货币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各国一遍都用本国货币表示。

23、贸易量是指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来表示进出口商品的规模。

24、贸易条件一般只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所以贸易条件又叫进出口交换比价,简称交换比价。

25、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各类商品在各国或地区进出口贸易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26、国际贸易地理方向是指各洲、各国或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即各洲、各国或地区参加国际商品流通的水平。

27、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是指该国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第二章1、劳动分工是指若干劳动者从事各种不同的而又相互联系的工作,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上一直起着重要作用。

2、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3、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

4、商品的价值是人类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抽象劳动。

5、国际价值是指在世界经济现有条件下,按照世界平均劳动强度和熟练程度产生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6、世界自由市场价格是指国际间商品在不受垄断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由独立经营的买者和卖者进行交易的价格。

7、世界封闭市场价格是指商品通过封闭性渠道到达消费者手中,如跨国公司在内部交易时采用的调拨价格,与外部企业交易时采用的垄断价格,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的价格和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等。

8、调拨价格又称转移价格,指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战略目标,在母公司与子公司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销售商品和服务时采用的内部价格。

9、垄断价格是垄断企业或组织同其他企业交易时采用的价格。

第三章1、绝对成本是产品的生产成本或生产费用,它是决定国与国之间开展国际分工和贸易必要性以及其模式的关键因素。

(亚当斯密)2、比较成本是指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生产成本或所耗费劳动量的相对比较或比率,它对国与国之间的分工和贸易模式起决定作用。

(大卫李嘉图)3、生产要素禀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或对生产要素的拥有状况。

4、里昂惕夫之谜也称里昂惕夫反论,是指通过实践验证得出的与H-O模型理论性结论完全相反的一种结果。

5、贸易差额论是重商主义进入晚期后所形成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由于它强调对外贸易发展及贸易顺差的实现,因此被称为真正的重商主义,或重国际贸易主义。

6、幼稚产业是一国受到国外强有力竞争且有发展前途的产业,是那些尚不成熟,经不起外国竞争冲击的产业,但一旦对其进行保护扶持,未来即可获得比较优势。

7、对外贸易乘数指一国的进出口变动如同投资的变动一样,也会对该国国民收入产生倍数(倍增会倍减)效应,即一国出口贸易的增加会使本国国民收入产生倍增,反之会使本国国民收入出现倍减,对外贸易乘数的这种作用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

第四章1、对外贸易政策是指该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商品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所实行的各种政策的总称。

2、国际贸易政策是指世界各国国家、有关国际经济贸易条约与组织所制定和实施的调整国际商品或服务的规模、构成和方向等方面内容的各种政策措施的总和。

3、自由贸易政策,即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和服务贸易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4、保护贸易政策,即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和控制经营领域与范围的措施,保护本国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和服务贸易给予优待和补贴。

5、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该国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本国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收。

6、关境是指海关所管辖和执行有关海关各项法令和规章制度以及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

7、进口税是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关境时,根据海关税则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关税。

8、出口税是出口国家的海关在本国商品输出本国关境时,对本国出口商所征收的关税。

9、过境税又称通过税,是一国对通过其关境的外国货物所征收的关税。

10、保护关税是指以保护本国某些商品市场、促进有关产业的发展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11、特惠税又称优惠税,是指对从某个国家和地区进口的全部商品和部分商品,给予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

12、差价税又称差价额,是指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征收的关税。

13、进口附加税是指对进口商品除了征收一般进口税外,还往往根据某种目的再额外加征的关税。

14、反补贴税又称抵消税或补偿税,它是直接或间接接受奖金或补贴的外国商品进口所征收的一种附加税。

15、反倾销税是对于实行商品倾销的进口货物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其目的在于抵制商品倾销,保护本国同类产品的国内市场。

16、海关税则,又称关税税则,它是一国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口、出口的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

17、非关税壁垒是指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各种手段。

18、进口配额又称进口限额,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半年或一季度)以内,对于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进行直接的限制,规定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规定的则不准或者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罚款后才能进口。

19、关税配额是指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的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征收附加税或罚款。

20、自愿出口限制又称自愿出口配额,即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愿”规定在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由出口国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21、进口许可证制度是指为了控制进口,规定某些商品进口必须领取许可证,没有进口许可证一律不准进口。

22、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价的一种制度。

23、进出口的国家垄断是指资本主义国家队某些商品的进出口由国家机关直接经营,或者把商品的进出口经营的垄断权给予某些垄断组织。

24、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是指一国通过制定法令,规定政府机构在采购时要优先购买本国产品的做法。

25、进口押金制又称进口存款制,即进口商在进口商品时,必须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和规定时间,在指定的银行无息存放一笔现金作为抵押。

26、出口信贷是一个国家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加强商品的竞争能力,出口国家的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国外进口厂商提供的贷款。

27、卖方信贷是出口方银行向出口厂商提供的贷款。

28、买方信贷是出口方银行直接向进口厂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起附带条件是贷款必须用于购买债权国的商品,因而起到促进商品出口的作用,即所谓的约束性贷款。

29、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是指国家为了扩大出口,对于本国出口厂商或商业银行向外国进口厂商或银行提供的贷款,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进行出面担保。

30、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是指一些国家的政府为了降低其国内出口商品的价格,增强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力,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措施。

31、商品倾销是指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商品,打击竞争者以占领市场。

32、外汇倾销是指以降低本国货币汇率的方法来扩大商品的出口。

33、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都是划在关境以外,对进出口商品全部或大部分免征关税,并且准许在港内或区内进行商品自由储存、展览、拆散、改装、重新包装、整理、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以便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和对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的区域。

34、保税区又称保税仓库区,是海关所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受海关监督的特定地区和仓库。

35、贸易协定是缔约国之间为巩固和发展彼此间经济、贸易关系而签订的一种书面协议。

36、贸易协定书是有关国家在签订贸易协定之外,就两国贸易关系中某项具体问题所达成的书面协议。

37、支付协定是规定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和其他方面债权结算办法的一种书面协定。

38、国际商品协定是指某项商品的生产国与消费国就该项商品的价格、购销等问题,经过协商达成的政府间的多边协定。

39、最惠国待遇条款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奖励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

也同样给予缔约国对方。

40、互惠过待遇条款是指缔约国的双方根据协议相互给予对方的法人或自然人以对等的权利和待遇。

41、国民待遇条款是指缔约国的一方根据条约的规定,应将本国公民和法人享有的权利和优惠扩及缔约国对方在本国境内的公民和法人。

42、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相互协商制定经济贸易政策和措施,并缔结经济条约或协定,在经济上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性经济贸易联合体的过程。

43、自由贸易区是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相互彻底取消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