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原理》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人类历史上,对外贸易产生于( )A.原始社会早期B.原始社会末期C.奴隶社会末期D.封建社会早期2.与复式税则相比,单式税则( )A.又称二栏税则B.只适用于享有最惠国待遇的国家C.被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用D.不利于实行差别待遇3.世界市场集团化趋势的表现之一是国家间的集团化,国家集团化的特点是( )A.技术转让外部化B.内部市场垄断而对外加强竞争C.内部贸易自由化而对外统一贸易壁垒D.交易市场外部化4.买方信贷是指( )A.出口方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B.出口方银行向外国进口商提供的贷款C.进口方银行向外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D.进口方银行向本国进口商提供的贷款5.共同市场与完全经济一体化相比,前者未实现( )A.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B.统一的对外关税政策C.货物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D.统一的对外经济社会政策6.与从价税相比,从量税( )A.在商品价格上涨时保护作用更强B.在商品价格下降时保护作用更强C.能够体现公平税负原则D.目前被大多数国家采用7.如果区域内成员国的所有经济部门均纳入一体化的范畴之内,这种一体化形式称为( )A.垂直经济一体化B.水平经济一体化C.部门经济一体化D.全盘经济一体化8.资源条件较好的发展中大国,对外贸易的政策应选择( )A.进口替代型组合B.出口导向型组合C.自由贸易型组合D.混合型组合9.出口直接补贴的形式是( )A.提供给厂商比其在国内销售货物时更优惠的运费B.退还或减免出口商品的直接税C.超额退还间接税D.给予厂商现金补贴10.《洛美协定》规定欧盟对参加协定的发展中国家所提供的进口关税是( )A.普惠税B.差价税C.最惠国税D.特惠税11.资本主义国家所实行的普惠税也是()A.最惠国税 B.特惠税 C.滑动关税 D.进口附加税12.战后各国海关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的完税价格标准,大体上分为()A.CIF价格 B.FOB价格C.Threshold Price D.Trigger Price13.在进口押金制下,进口商按规定存入指定银行的存款是()A.有利息B.无利息C.取决于进口商品的不同分为有息或无息D.根据押金时间长短分为无息、低息和高息14.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决定性因素是()A.自然条件 B.社会生产力C.上层建筑 D.生产关系15.根据最惠国待遇条款,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缔约国对方的特权、优惠及豁免待遇,应与缔约国一方给予()A.任何第三国的待遇相同B.本国的公民、企业的待遇相同C.第三国或本国的公民、企业的待遇相同D.其参加的关税同盟的其它成员国的待遇相同16.转口贸易的商品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A.只能采取间接运输 B.只能采取直接运输C.既可直接运输,也可间接运输 D.只能过境运输17.总贸易体系是指以一国的()作为统计界限。
A.货物进出口B.服务进出口C.国境D.关境18.在封建社会,()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A.奢侈品B.农产品与原材料C.农产品与工业品D.矿产品19.赫克歇尔——俄林提出()学说。
A.绝对成本B.比较成本C.动态比较成本D.要素禀赋20.普遍的、大规模的国际资本移动始于()A.18世纪60年代B.19世纪60年代C.二战后D.19世纪末20世纪初21.()是指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产品、原材料、技术与服务的流动。
A.产业内贸易B.公司内贸易C.中间产品贸易D.对外直接投资22.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基调是()A.重商主义B.自由贸易C.保护贸易D.协调管理贸易23.进口税主要分为普通税和()A.最惠国税B.优惠关税C.差价税D.特别关税24.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世界市场上主要国家的关税税率的增减幅度与国际贸易发展的速度()A.成正比关系B.成反比关系C.没有关系D.同方向变化25.美国、日本等国规定进口酒精饮料的消费税大于本国制品,这种措施属于()A.关税壁垒B.鼓励出口的措施C.非关税壁垒D.出口管制措施26.约束性的贷款是指()A.卖方信贷B.买方信贷C.短期信贷D.进口信贷27.出口加工区与自由贸易区有所不同。
出口加工区()A.以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取得工业方面的收益为主B.以发展转口贸易、取得商业收益为主C.由海关设置或批准注册D.不享受关税优惠28.乌拉圭回合谈判的议题分两部分、货物贸易与()A.服务贸易B.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C.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D.纺织品和服装29.发展中国家采用均衡汇率并配上极低的进口关税,对进口的调解效应是中性的,这样的对外贸易政策属于()A.进口替代型B.出口导向型C.自由贸易型D.混合型30.世界市场是 ( )。
A.各国和地区的商品和服务交换的领域B.由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市场构成C.国际分工的基础D.与对外贸易同时产生31.凯恩斯主义的贸易理论是 ( )A.自由贸易理论B.超保护贸易理论C.关税同盟理论D. 内部化理论32.下列各种关税中,税率平均水平最高的是 ( )A.普惠税B.普通税C.最惠国税D.特惠税33.在国际技术贸易中,专利技术的转让是 ( )A.有形贸易B.无形贸易C.专有技术贸易D.中介贸易34.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决定性因素是()A.自然条件B.社会生产力C.上层建筑D.生产关系35.根据最惠国待遇条款,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缔约国对方的特权、优惠及豁免待遇,应与缔约国一方给予()A.任何第三国的待遇相同B.本国的公民、企业的待遇相同C.第三国或本国的公民、企业的待遇相同D.其参加的关税同盟的其它成员国的待遇相同36.转口贸易的商品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A.只能采取间接运输B.只能采取直接运输C.既可直接运输,也可间接运输D.只能过境运输37.总贸易体系是指以一国的()作为统计界限。
A.货物进出口B.服务进出口C.国境D.关境38.在封建社会,()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A.奢侈品B.农产品与原材料C.农产品与工业品D.矿产品39.赫克歇尔——俄林提出()学说。
A.绝对成本B.比较成本C.动态比较成本D.要素禀赋40.普遍的、大规模的国际资本移动始于()A.18世纪60年代B.19世纪60年代C.二战后D.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判断题1.由于进入保税区的外国商品不必通关手续和缴纳关税,因此,进入该区的商品不受海关监管。
()2.战后,在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3.一国政府对本国出口商品直接给予退税、免税,以扩大出口,称为直接出口补贴。
()4.古典学派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后由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
( )5.垂直经济一体化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所形成的一体化。
()6.在独占许可协议项下,在规定的时间和地域内,技术的许可方有权使用该项技术制造和销售该产品。
()7.70年代中期以来,保护贸易主义又重新抬头,各国竞相提高关税,关税壁垒大大加强。
( )8.财政关税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因此,其税率通常较高,以增加关锐收入。
()9.关税是海关直接向本国进出口商征收,但它仍是间接税。
()10.战后初期国际资本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资本在发达国家间对流型移动()11.在从价税率不变的情况下,从价税额与商品价格的涨落成正比关系。
( )12.技术贸易中的可分许可证协议也属于排它性许可性协议。
( )13.当一国某种出口商品以外国货币表示的价格下降,即为外汇倾销。
( )14.自动进口许可证是进口国家主管机构为了限制商品进口而自行签发的一种许可证。
( )15.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下,1998年我国实行人民币贬值,以促进商品的出口。
( )16.1948年中国已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
( )17.70年代中期以来,保护贸易主义又重新抬头,各国竞相提高关税,关税壁垒大大加强。
( )18.古典学派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后由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
( )19.净出口是指出口商品以净重计数的出口量。
( )20.世界国际货物贸易额是各国和地区的货物进口额或货物出口额之和。
( )三、名词解释1、出口导向政策2、保护贸易政策3、出口信贷4、普遍优惠制5、贸易创造6、国际贸易7、自由贸易政策8、经济特区9、区域经济一体化10、进口替代政策四、简答题1、国际贸易产生的条件是什么?2、出口信贷的特点有哪些?3、非关税壁垒的特点4、简述一国鼓励出口的措施五、论述题1、试述非关税壁垒的主要措施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是什么?3、试述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4、当代国际贸易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