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巴黎拉·德方斯区规划与实践刘霞(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摘要拉·德方斯从50多年前的郊区住宅区演变成今日欧洲最大商务办公区之一,其城市设计及实施过程是一部从艰难曲折走向成功辉煌的史篇。
它阐明了新区规划不可能由一张规划蓝图确定,应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迁而不断更新调整,是一个逐渐生长互动的过程。
这对我们的城市设计,特别是CBD的规划和实践,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德方斯CBD 新区规划1拉·德方斯概况拉·德方斯从50多年前的郊区住宅区演变成今日欧洲最大商务办公区之一,其城市规划及实施过程是一部从艰难曲折走向成功辉煌的史篇。
德方斯位于法国巴黎西北塞纳河畔,距凯旋门5公里,与卢浮宫和星型广场在同一条东西轴线上。
出于改善巴黎老区住宅拥挤、交通不畅的现状,同时又必须完好地保护古城历史原貌这一考虑,在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和继任者蓬皮杜的倡议下兴建了拉·德方斯新区。
这个新区的规划可追溯到1932年,那时塞纳省会搞了一个“设计竞赛”,对从星型广场到拉·德方斯一带的道路进行整治美化,使历史上形成的城市东西轴线得以进一步加强。
在1958年成立了“德方斯公共规划机构”,提出要把德方斯建设成为工作、居住和游乐等设施齐全的现代化的商业事务区,以作为公元2000年巴黎的“橱窗”。
1963年通过了第一个总体规划,包括东部事务区和西部公园区。
1962~1965年制订的《大巴黎区规划和整顿指导方案》中,德方斯区被定为巴黎市中心周围的九个副中心之一;全区规划用地750公顷,先期开发250公顷,其中商务区l 60公顷,公园区(以住宅区为主)90公顷。
并在此后的40多年里不断完善,80年代初已经基本建成。
现今已成为欧洲大陆最大的、新兴国际性商务办公区,世界著名、最成熟的CBD,这里聚集了法国一半以上的大企业总部。
3拉·德方斯规划●第一轮规划德方斯规划为2个片区,即商务办公区130公顷,公园区620公顷,在进行德方斯开发规划的第一轮草图期间,EPAD就开展了实质性工作,购买3土地,确立德方斯边界范围,1956年10月制定的德方斯第一轮规划草图中明确了德方斯建筑的功能、高度、和每栋建筑的面积。
该规划包含了27万平方米办公楼和27万平方米住宅。
●第二轮规划1960年,EPAD响应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柯布西耶的人车分流的功能性规划原则,基本确立建立2层步行平台的规划设计方案,直到1964年12月确定了德方斯第二轮规划,内容包括沿着大型2层空中步行广场按特定的标准尺寸布置办公楼。
这时期规划德方斯办公楼总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同时还有住宅、低层公寓楼、商业和娱乐建筑。
该规划是以中等规模建筑为主,这是后来称之为第一代高层办公楼的规划蓝图。
1969年,政府决定在德方斯国家工业技术展览中心(CNIT)附近建一栋250米标志性建筑,发起人到纽约邀请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一栋80层高的建筑,但贝先生建议,为了在该场地修建著名的皇家大道,他提出了一个巨型“V”结构摩天楼(即后来的大拱门位置)方案,象征胜利。
贝先生这样解释,德方斯的设计混乱了,很需要稳住它,我的设计有点像一位坐在桌子上的教父,面对一群不听话的孩子,突然卷起衣袖喊道:够了!不过最后,此方案未被采纳。
第三轮规划70年代初,法国进入了一个经济快速上升时期,第三产业急速增长,要求在商务活动方面扩展空间,尤其是保险业领域。
第二轮规划因不允许各建筑作必要的变化而显示其局限性,办公市场要求EPAD调整德方斯规划。
促使德方斯进行第三轮总规的起因是UAP保险公司的进入,UAP公司要求把分散在巴黎的办公室集中到德方斯,它需要70000平方米的办公塔楼,但按照第二轮规划EPAD最多能提供2栋各28000平方米的办公楼。
UAP和后来的GAN 公司对高层办公楼的经济要求超过了美学要求,这就意味着需要比以前更大的办公空间,因此,政府决定再给德方斯一次修改规划的机会,使投资效率更高。
1972年第三轮总体规划出台了,商务办公面积从80万平方米增加到160万平方米,建筑高度不再限制,最后使UAP 大楼高度达190米,GAN大楼高度达214米。
1972年巴黎人对市中心区摩天楼展开了辩论,同时巴黎人开始看到德方斯的GAN混凝土构架升上了地平线,新生的商务区开始“侵犯“巴黎最神圣的地方,尽管市中心的高层建筑造了几栋后就停止了,但德方斯作为巴黎老城区之外的CBD新区仍然按照规划实施了高层建筑群。
这种把新老城区、不同时代分区建设的规划,事实证明是成功的。
1973年经济危机也使德方斯对城市规划有一个新的调整机会,1978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国际部长级会议对德方斯建设是个重要的转折点。
国家领导同意采取措施改善EPAD的经济状况,批准附加35万平方米办公楼面积,继续投资建设地下高速公路,重新恢复德方斯信誉。
1986年,因经济形势的好转,CBD规划的办公建筑面积增加到208万平方米。
经过多年的努力,德方斯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建设成果。
3拉·德方斯发展历程●1956-1958起步起初,德方斯最宏伟壮观的工程首推展览中心(CNIT),这是在法国第4共和国的最后日子里奠基的项目造就了一个规模尺度宏大的展览会馆,巨大的拱顶具有很强大的震撼力,标志着法国工业复兴的专门技术和活力。
1958年,戴高乐总统为展览中心开幕剪彩,在德方斯以后10年历史上,它一直是仅有的惟一的大型建筑,它是一个建筑丰碑,为德方斯在世界成名起了重要作用。
●1958-1973 拉开建筑序幕1964年,ESSO公司和SICEM公司在展览中心附近建设了它们的办公总部。
1967年施工开挖德方斯圆形交叉口以做成公交换乘中心和郊区地铁快线隧道等,使之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建筑工地。
●1974-1977 第一次经济危机这阶段德方斯遇到全国性经济危机。
76万平方米的办公面积中有60万平方米空置。
●1978-1982 再起航这阶段德方斯新增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至1982年德方斯办公建筑面积达107万平方米。
1981,欧洲最大的商场“4 Temps Shopping Center”在德方斯开张,其商业面积达10万平方米。
●1983-1992 伟大的工程这阶段建成了德方斯建设史上的伟大工程——大拱门,使巴黎历史轴线上的德方斯有了标志性建筑,这项重点工程也带来了德方斯开发建设的黄金时代。
●1993-1997 第二次经济危机这是德方斯建设史上的零增长期,仅完善了一些已建工程。
●1998-迄今辉煌的年代1999-2000德方斯办公楼市场需求达到空前高涨,出现供不应求的形势,投资激增,租金和市值都大幅增长。
如今的德方斯已成为法国内外投资商寻找商机的必到之处。
4拉·德方斯设计建设特点4.1 彻底的人车分流交通规划体系德方斯规划通过开辟多平面的交通系统,严格实行人车分流的原则。
车辆全部在地下三层的交通道行驶,地面全作步行交通之用。
在中心部位建造了一个巨大的人工平台,长600米,宽70米,有步行道、花园和人工湖等,形成67公顷的步行系统。
人工平台板块将过境交通全部覆盖起来,不仅满足了步行交通的需要,而且提供了完美的游憩娱乐的空间。
板块下部是公路,再往下是地下铁道,在与城市干道垂直的方向,在公路和地铁标高之问安排铁路。
三种交通互不干扰,畅通无阻。
凡需进入德方斯的汽车,先驶入街区外围的高架单行环形公路,通过几组立交经几条放射形的公路进入板块下部。
由于将机动车道全部掩埋于地下,因而保持了新市区街面的完整性。
同时,还便于利用地面的自然坡度铺设出行人路面。
德方斯分设13个相互独立的,与周围环路和附近主要建筑物紧密联系的地下停车场,停车量达3.5万辆。
为了使上下班的人们和这些楼房群中的居民交通便利,规划设计还考虑了小型电车、传送带和电舱。
通过开辟多平面的交通系统,来达到车多而不杂乱、人多而不拥挤的效果。
完善的交通设施,有效地解决了该区域的交通问题。
4.2 街与区合二为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的城市街区建设,街和区总是截然分开的,而又总是先建街道,后建里边。
这种街道建设,叫做“绣花边式”的街道建设。
如莫斯科高尔基大街,街道两边的建筑物,成了里边“区”的边框或“堤岸”,将街道封得死死的,居住在街道两旁的居民,苦于噪音干扰,而街区里面的居民犹如生活在“大墙”后面,生活缺乏乐趣和生气。
北京的前三门大街,也是这种过时的街道。
德方斯的街区规划,街和区在平面上虽有的划分,但由于沿街建筑以塔楼为主,高层、多层和低层相结合,不是均匀布置,而是成组成团,不是左右看齐,而是有进有退,构成的空间是多变的,不像传统的街道那样像一条放大了的窄胡同。
又由于人工平台不是一条窄长的矩形,而是不规则的平面,因而很难区别何处为街、何处为区,加上铺装、绿化、水面将各个空间沟通,使整个德方斯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更由于在功能上,街和区已经取消了界限,也就是说传统街道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4.3.重视功能分区和环境设计德方斯的功能十分完善,它采取了与现代主义功能分区所不同的方法。
高层写字楼与低屋的住宅彼此毗邻,使得这个新市区昼夜一样充满生气。
在白天商业贸易的繁忙喧闹之后,晚上主要是文娱社交活动。
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城市中通常所见的各类建筑,如电影院、药房、旅馆、游泳池等;也包括其他各种新的设施,如艺术中心和业余活动中心、区域性商业中心、展览馆等。
这里建成占地25公顷的公园,商务区的l/10用地为绿化用地,种植有400余种植物,建成由60个现代雕塑作品组成的露天博物馆,环境的绿化系统良好。
优美的环境及完善的设施每年吸引约250万游客慕名而至。
拉德方斯的规划和建设强调由斜坡(路面层次)、水池、树木、绿地、铺地、小品、雕塑、广场等所组成的街道空间的综合协调,主轴线中央独特的巨门——“新凯旋门”建筑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创造出了极富魅力的城市空间。
4.4 各具特色的建筑发挥了积极的效应在德方斯内,建筑物的形状、高度、色彩都互不相同,各具特色。
办公楼以高层居多,居住建筑多为中层,而商业文化娱乐设施一般都为低层。
这里拥有现代化的超高层办公楼,吸引着世界著名的财团和机构,以显示巴黎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
这里所有的现代建筑都以几何型外壳作为其标志性特征:有外观呈大圆球状的是全世界最大的全景电影放映馆;整体造型就像一个倒扣着的贝壳,外表光滑如镜,几乎就像是一座玻璃城的欧洲最大的百货商场一复合购物商城等。
而在这所有的建筑之中最著名的有两座。
一座是法国国家工业与技术中心(图7),这是拉德方斯新区最早建造的一座建筑,也是造型非常独特的一座建筑。
那高高鼓起的凸顶就像一块等边的三角形丝巾飘飞在半空中,闪亮光滑的顶部形成了一个巨大优美的弧形。
而另一座则是过目难忘的,矗立在拉德方斯新区最西头的“新凯旋门”(图8)了,这座建筑惊人地简洁,却又十分壮观,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门框”,屹立在拉德方斯新区的现代建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