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引言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疾病,以足趾关节、踝、膝及腕等关节红、肿、热、痛伴功能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主要发病原因为体内嘌呤代谢障碍、尿酸生成过多和排泄减少,导致尿酸盐结晶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等组织中沉积[1-2]。

我国AGA发病率为1~3%,多发于青中年男性[3],其常与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伴发[4],随着病程不断进展,后期关节呈现出持续压痛、肿痛、畸形及功能障碍,并最终导致多系统损害及肾功能障碍,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西医一般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早期发作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和秋水仙碱等一线推荐用药止痛、消炎[5-6]。

西药虽能快速抗炎镇痛,但胃肠道风险、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不容忽视[7]。

AGA属中医“痹证”范畴,因内外合邪致湿热痰瘀留滞经络、气血凝滞不通,不通则痛,故治疗当以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为主[8]。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AGA的方法和疗效成为研究痛风性关节炎的热点。

针灸治疗AGA可有效避免口服药物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及肝肾损伤,研究发现其可通过控制血尿酸、炎性因子缓解症状,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实惠等特点,且安全性较高[9-10],其中刺血疗法使用最多,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在于祛除包括气、血、痰、湿等各种病理障碍积聚凝结而成的尿酸结晶及其他废物,实现迅速疏通气血,散凝化滞的作用[11]。

相关研究[12-13]表明刺血疗法治疗AGA可发挥较好的镇痛作用,明显改善患者关节肿痛等症状,且有降低血尿酸(SUA),改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指标的趋势,效果优于西医常规疗法。

由此可见,临床运用刺血疗法治疗AGA可操作性强,值得推广应用。

目前已有研究中,刺血疗法治疗AGA放血部位的选择多为疼痛关节周围的阿是穴,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痛苦。

“郄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其中所载郄穴有7个的主治病症涉及急性痛证,奠定了郄穴治疗急、痛证的基础,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阴经郄穴多治血证,阳经郄穴多治痛证[14]。

郄穴是指经脉之气深聚部位的腧穴,主要用于治疗本经脉、本脏腑的急性、发作性、疼痛性病症[15]。

现代研究发现郄穴对40多种痛证治疗均有疗效,且多为阳经郄穴,可认为阳经郄穴治疗痛证效果好,范围较广,是痛证治疗中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的特定穴之一[16]。

但目前选用郄穴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报道并不多。

故本研究以经络学说为指导,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通过点刺循行经过发病关节的手或足三阳经郄穴放血,探讨阳经郄穴刺血疗法改善AGA患者的关节肿痛症状、降低视觉模拟评分(VAS)的治疗效果,以及其降低SUA、ESR的作用,为临床治疗AGA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思路,进一步发挥刺血疗法的作用和优势,为临床选取该法配合常规西药治疗AGA提供实验依据。

第一部分临床研究1 临床资料1.1 病例来源本次临床研究所选病例均来源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伤科、肾病内分泌科住院部确诊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40例。

1.2 诊断标准符合《2016年中国痛风诊疗指南》中推荐使用的2015年9月由美国风湿病协会(ACR)及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发布的最新痛风诊断标准[17]。

该标准包括一个适用标准、一个确定标准和一个分类诊断标准。

(见附录1)(1)适用标准:关节局部出现一次及一次以上的肿痛或压痛的症状和体征,类似痛风发作者;(2)确定标准:在病变关节、组织或其分泌物中证实有尿酸盐结晶存在者;(3)分类诊断标准:采用积分制诊断法,含有3个步骤、8个评分点,一共23分,达到8分及以上可作出痛风诊断,即“三步走,八分制”。

(4)满足(2)条件可直接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只有在满足(1)条件的情况下才可继续用(3)诊断。

满足痛风诊断标准且发病时间在48小时以内者即可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1.3 纳入标准(1)符合以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者;(2)年龄在18-70岁之间,性别不限;(3)本次急性发作在48h之内,临床症状表现为1个或多个关节红、肿、热、痛,体温<38℃;(4)VAS评分≥4分;(5)一周内未针对本病进行其他相关治疗;(6)全身情况良好,无其他严重基础疾病及脏器功能衰竭;(7)了解本研究的步骤及相关问题,志愿加入本研究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见附录2)。

1.4 排除标准(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2)妊娠期、哺乳期妇女;(3)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4)实验室指标(血尿酸、血沉)未见异常者;(5)晚期关节畸形严重,有手术适应证;(6)肾脏疾病、肿瘤等引起的继发性患者;(7)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心血管、消化、造血等系统严重疾病患者;(8)合并有风湿性、类风湿性、化脓性、结核性、创伤性关节炎等疾病者;(9)凝血功能异常、皮肤破溃、感染性皮肤病以及对针刺过敏者;(10)不能配合治疗的精神病患者或意识不清者。

凡符合上述任何一条者,均予以排除。

1.5 剔除标准(1)患者依从性差,不配合治疗者;(2)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误入者;(3)资料不全,无法判断疗效者。

1.6 脱落标准(1)中途更换其他治疗方案者;(2)疗程中受试者自行退出本研究。

1.7 中止标准(1)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其他意外事件,不宜继续接受实验者;(2)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可能发生危险而必须采取紧急措施者。

1.8 剔除、脱落与中止病例处理(1)当受试者脱落后,负责医生应尽可能与受试者联系询问理由,记录最后一次治疗时间,完成所能完成的评估项目;(2)填写临床观察表中“临床研究完成情况”;(3)因不良反应而退出研究者,应填写不良反应观察记录表;(4)因不良反应、治疗无效而退出试验的病例,负责医生应根据受试者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受试者中途撤出临床研究,其数据不计入最终疗效统计。

2 研究方法2.1 随机分组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编号为1-40,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简单分组,确定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

将与治疗组20个编号相同的患者分到治疗组,与对照组20个编号相同的患者分到对照组。

对入组的所有患者进行最基本的信息采集,填写相关信息,并在治疗过程中及时记录观察指标情况(见附录3、4)。

2.2 治疗方案2.2.1 基础医疗健康指导每组均给予基础医疗健康指导:(1)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注意保暖,避免外因刺激;(2)戒烟酒,低嘌呤饮食,加强体育锻炼;(3)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ml,以增加尿量;(4)普及痛风专业知识,进行思想开导,增强患者的信心,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2.2.2 治疗组(阳经郄穴刺血疗法+西药组)采用阳经郄穴刺血疗法+口服西药(塞来昔布胶囊)进行治疗。

2.2.2.1 阳经郄穴刺血疗法(1)取穴:若疼痛关节在上肢,即指间关节、腕关节、肘关节疼痛者选取患侧手三阳经郄穴温溜、养老、会宗;若疼痛关节在下肢,即跖趾关节、踝关节、足跟、膝关节疼痛者选取患侧足三阳经郄穴梁丘、金门、外丘。

(2)操作步骤:患者在治疗床上取仰卧位,充分暴露施术部位,让患者放松心情,消除其紧张情绪,对穴位及术者双手常规消毒后,手持一次性注射针头(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 20163151593,规格:2mL)在所选取的穴位施行点刺,待血液不再自行流出即可,用络合碘消毒局部皮肤;小关节部位可使用酒精棉球轻檫点刺放血部位,防止血液凝固,至其血液不再流出,或血液颜色变淡红为止,用络合碘消毒局部皮肤;针刺放血过程中如果出血过多,应立即予以止血等相关处理;出血量不足,可在穴位周围施以推、挤等方法,助于局部血液流出,也可在放血前适当拍打、推揉放血部位使局部血液充盈集中,或在点刺穴位后,立即配合真空罐将血拔出。

隔日1次,治疗1周,共治疗4次。

2.2.2.2 西药治疗给予塞来昔布胶囊(由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40072;规格:0.2g×6粒),用法用量:饭后顿服,早晚各1次,每次0.2g。

治疗时间为1周。

2.2.3 对照组(西药组)仅给予塞来昔布胶囊(由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40072;规格:0.2g×6粒),用法用量:饭后顿服,早晚各1次,每次0.2g。

不做任何刺血治疗,治疗时间为1周。

3 观察指标及临床疗效评定3.1 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简称VAS[18]。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是在纸面上划一条10cm的横线,将疼痛程度平均分为10个等级,一端为0级,另一端为10级,依次表示疼痛的程度。

0分表示没有任何疼痛感,不影响日常生活;1-3分表示有轻微疼痛,但仍可正常生活、工作;4-6分表示疼痛较为明显,影响工作,但生活仍能自理,睡眠较差;7-9分表示比较严重的疼痛,无法从事工作,生活不能自理,无法入睡;10分表示剧烈疼痛,难以忍受,影响睡眠。

请患者分别在首次治疗前、第1次治疗结束后1h及治疗1周后根据自身的疼痛程度在横线上做标记,并完善相关记录(见附录5)。

3.1.1 即时止痛效果评定即时止痛效果[19]:以第1次治疗后1h止痛效果为根据,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制定,以第1次治疗后1h的评分为标准与治疗前相比较。

即效:治疗后VAS评分=0;显效:除去VAS评分=0,两次评分差≥3分;好转:除去VAS评分=0,0<两次评分差<3分;无效:VAS评分无变化或加重。

即时显效率=即效率+显效率。

3.2 症状体征积分症状体征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中痛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症状体征积分表通过综合性评价反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情况。

包括关节疼痛积分、关节触痛积分、关节肿胀积分、累及部位、间歇时间、局部肤色、活动受限、全身症状等进行评分,能更加客观、科学地量化疗效。

请患者分别在首次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进行量表内容测试,并完善相关记录(见附录6)。

3.3 血尿酸(SUA)分别在患者首次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抽取静脉血,送往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检测。

3.4 血沉(ESR)分别在患者首次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抽取静脉血,送往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检测。

3.5 综合疗效评定参照2002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而定。

(1)痊愈:红、肿、热、痛症状完全消失,关节活动正常,疗效指数≥95%,血尿酸、血沉水平正常。

(2)显效:红、肿、热、痛症状基本消失,关节活动略受限,70%≤疗效指数<95%,血尿酸、血沉水平明显好转。

(3)有效:红、肿、热、痛症状好转,关节活动轻度受限,30%≤疗效指数<70%,血尿酸、血沉水平好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