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健康监测预警管理平台方案书河南腾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1月学生健康监测预警平台意义(好处)1、规范体检档案管理,避免纸质体检不易保管、不易更新的问题,彻底解决纸质体检报告存放的难题,节约了纸质体检报告的投资。
一次投资,终身受益。
2、为更好地掌握中小学生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使医疗卫生机构和相关部门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广大中小学生健康状况和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
3、对每个学生体检数据作个体评价,又可对群体样本作评价汇总分析。
并将学生体检数据进行个体及群体评价,同时出具体检报告,提出健康指导意见,及时向学校及其家长(短信形式)反馈。
4、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学生健康管理,强化学校卫生健康服务内涵,以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为总体目标,积极推进学生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
可准确掌握各种病情的分布范围、传染区域,以及潜在病情的预防与控制,为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全面提高学生健康管理水平。
5、有效整合卫生及教育资源,使学生健康管理工作由原来的各自为政逐步转化为互联互通,从而达到信息利用的最大化;同时通过软件中图表、曲线等直观智能化的数据分析,提高政府、卫生、教育部门对学生健康问题的敏感性和科学决策,做到疾病早发现、早干预,实现早期管理的可及性、有效性,同时降低干预成本。
此外,通过信息平台的建设,使学校卫生服务模式由“单向服务模式”向“互动服务模式”、“传统经验管理模式”向“规范程序管理模式”、“单纯体检模式”向“全程健康干预体检模式”进行转变。
6、实现了对学生健康全面、科学和前瞻性管理;是对公共卫生系统服务体系的延伸;也是对整个社会事业管理模式的一大飞跃。
7、采用互联网的便利手段完成学生健康体检工作,无需网络施工完全实现上下级直联,真正体现网络的便捷性。
从而极大地减轻工作强度,使疾控中心管理工作有一个质的飞跃。
8、本平台体现了在线上报、动态查询、自动预警的功能。
一旦出现疫情,便能及时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真正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检查、早治疗。
9、更加系统地了解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第一手资料。
同时为中小学生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信息。
10、深化“医教结合”,加强信息化管理,推动学校负责、家庭参与、卫生指导、社会关注的“四维一体”学校卫生工作模式,切实推进学校卫生条件标准化建设,做好学生健康档案管理。
学生健康监测预警管理平台网络系统布局学生健康监测预警管理平台平面系统布局目录一、背景 (7)二、指导思想 (7)三、工作目标 (8)四、建设目标 (9)五、总体建设要求 (10)六、系统平台总体框架 (11)6.1、系统结构 (11)6.2、学生健康监测预警管理平台各模块的关系 (11)6.3、网络系统 (13)6.4、采用技术 (13)6.4.1、数据架构 (13)6.4.2、数据库 (14)6.4.3、............................................ 开发工具14七、软件功能概述 (14)7.1、基本信息管理 (15)7.2、健康体检管理 (17)7.3、综合统计管理 (19)7.4、决策分析管理 (22)7.5、信息公告管理 (23)一、背景按照国家卫生部、教育部《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结合省卫生厅、教育厅《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工作质量,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做好健康体检结果反馈,规范健康体检档案管理,确保学生健康体检工作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全面启动《学生健康监测预警管理平台》势在必行。
二、指导思想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开展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状况,及早发现疾病,矫正生理缺陷,做到对各类疾病的初步检查及预防,对学生常见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和监测,使患病学生能够及早得到治疗,保证广大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
同时,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也是卫生状况指征之一。
通过开展定期健康体检,建立学生健康体检档案,可以全面地、动态地了解在校学生生长发育状况以及传染病、常见病发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健康干预措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生健康监测预警管理平台》是以国家卫生部最新发布的《儿童年龄体重和年龄身高评价标准》、《营养评价参考标准(青春期前、早期、中期、晚期)》等数据为基准,并依据卫生部、教育部要求的年报表格式进行汇总,适应于中小学校学生体检需要,并能智能化地对学生营养、发育、体形作出评价、产生相应的治疗与保健建议。
本平台可根据录入体检的原始数据,自动做出评价、生成健康指导建议;进行三种检测指标(身高、体重、胸围)的统计、龋齿情况统计、体检健康统计,还可进行健康统计分析、视力统计分析、营养统计分析、发育统计分析、体型统计分析等。
《学生健康监测预警管理平台》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依据国家及有关部委制定的规范、标准研制开发。
本平台也为规范卫生工作,促进主管部门能及时、真实地掌握辖区学生健康状况;实现对学校学生体检、常见病预防治疗等档案进行统一管理、自动生成评价结论,并把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档案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家长等功能,从而极大地减轻校医的工作强度,使管理工作有一个质的飞跃。
该平台对学生的健康体检数据进行个体和群体的统计、分析、评价,形成体检报告,及时将体检数据传递给学校,并提交综合分析报告,协助学校做好学生健康状况综合评价,并且以学校为单位,对学生健康状况动态分析,做出学校学生健康评估,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健康普及教育,对重点人群给予健康指导。
该平台的建立,不仅提高了对传染病防控工作能力,而且为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建立可行的症状监测预警反应机制,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科学依据。
以便实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做到快速应对。
通过该平台随时掌握、监测各级各类学校及托幼机构在校学生的健康状况,并对学生的发病情况做全面系统分析,为防病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及对疾病预警预测。
通过该平台也可定期对学校和托幼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知识培训信息发布,以提高学校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管理和技术水平。
三、工作目标3.1、及时掌握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发展、变化趋势,为学校卫生及健康教育提供基础资料,学生体检率达到100%;3.2、建立中小学生健康档案,推动学校卫生信息化管理工作;3.3、掌握中小学生常见病、多发病和传染病的分布规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为学生卫生保健和预防工作提供参考,学生健康行为干预管理率达100%。
3.4、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管理和技术水平。
四、建设目标1、通过该平台的建立,掌握学生健康现状、发展和变化趋势,是疾控中心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评价不同地区和学校卫生工作质量的主要手段,同时可为各级政府制定改善学生健康状况的政策、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为有关部门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决策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通过该平台的建立,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状况,及早发现疾病,矫正生理缺陷,做到对各类疾病的初步检查及预防,对学生常见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和监测,使患病学生能够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意外发生,保证广大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
3、通过该平台的建立,推动信息化管理工作,促使全体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心理健康水平,对全体学生生长发育、健康状况等长期的动态观察。
4、通过该平台的建立,为促进主管部门能真实地掌握辖区学生健康状况;实现对学生体检、常见病预防、治疗等档案的统一管理、自动生成评价结论,并把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质健康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家长。
5、通过该平台的建立,为教育管理机构、学校、医疗机构、学生家长关于学生身体心理健康提供一个时时交流平台,方便学生家长、老师全面对学生做出教育方案。
6、通过该平台的建立,使管理工作有一个质的飞跃。
对学生健康状况动态分析,并做出学生健康评估。
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健康普及教育,对重点人群给予健康指导。
7、通过该平台建立,可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平台进行对接;也可与全国学生健康监测预警网络平台;可与学籍管理系统无缝对接。
五、总体建设要求根据“学生健康监测预警管理平台”项目的工作要求,本平台首先要重点解决学生健康档案信息共享和交换、数据重复录入、各应用系统间整合等问题,其次要充分保证系统升级的可操作性和便利性,要充分考虑学生健康档案和整个学校的体育卫生事业的发展。
具体建设规划要求如下:1、突出以人为本,学生健康档案为重点;以网络和数据库为基础,以实现应用、管理理念为核心,以学生健康监测预警管理平台为支柱,以信息畅通、资源共享、性能优良、功能完善为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涵盖学生体质健康档案以及学生升级,体能测试记录、体检记录、心理调查与交流记录、缺课追踪,突发事件上报等方面的健康档案信息,体现预防为主的方针,逐步实现学生体质健康档案与教学的一体化。
2、建立一个切实符合实际情况的学生健康监测预警管理平台, 要遵循以科学、规范、共享的原则为基础,教育机构上下级,教育机构与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
彻底解决数据重复录入问题,真正实现“一次输入,多处多次利用”;学生健康档案为教育部门,提供了充分、全面的科学依据;为社会与国家提供优质服务.3、建立学生健康监测预警管理平台坚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集中管理建设,其中信息化的标准以教育部信息中心的相关标准为基础,参照国家现有数据标准,同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未来数据格式统一的需要进行规范化的数据标准建设。
该平台在系统架构和功能上具备很好的扩展性与开放性,注重支持各种政务、业务管理系统的信息交换需求。
同时也考虑平滑升级和扩展的能力,以适应将来工程规模拓展的需要。
六、系统平台总体框架6.1、系统结构学生健康监测预警管理平台由部门业务系统、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中心平台三部分组成。
其中,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中心平台组成了平台的支撑环境。
作为数据集成的支撑环境,数据交换平台保证了分布、异构数据源的持续集成,为适应需求变化和集成未来应用系统,提供灵活与可扩展的系统结构。
数据交换平台是整个工程建设的核心,它规范了各部门交换业务数据的格式,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完整。
数据中心平台是数据完整可靠存贮和安全快速访问环境的支撑,它是数据的仓库及各种数据在线分析服务的基础。
满足数据查询和数据挖掘所需的性能要求。
6.2、学生健康监测预警管理平台各模块的关系建立学生健康监测预警管理平台根本目的是实现保障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减少学校传染病的发生,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环境,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在学生健康监测预警管理平台中,学生作为基本服务对象,其状态最为多样,以人的状态转移的路径信息来分析各模块的关系如下所示:从上图可以看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分析表明,学生健康档案信息都直接或间接地和身体检测与心理检测功能模块发生联系,个人健康信息(包括健康人,体质弱者等信息)主要由学生体能检测、医疗机构体检、心理检测的信息系统产生并动态更新,我们建立的学生健康档案信息包括学生基本资料,学生升级信息、学生体能检测信息、学生体检信息(医疗机构)、学生缺课追踪信息、学生心理检测与交流信息等等,这些信息都是以学生基本资料为核心,提供一个学生健康档案基本资料的信息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