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中有他人》教学设计

《心中有他人》教学设计

学生抓住本题中的关键词句或不同角度进行理解记忆。
学生做作业
通过理解记忆,才能让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指导自己的生活。
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作业布置
1、基础作业:怎样做到心中有他人?
2、弹性作业:怎样做到宽容?
3、实践作业:向在合作中真心帮助或原谅过自己的人致谢!
板书设计
心中有他人
1、理解之上
2、宽容他人
(3)怎样做到宽容?
(三)乐于助人
1、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接受别人帮助或帮助别人的经历以及当时的感受。
2、小结
(1)为什么要乐于助人?
(2)怎样帮助他人?
二、互动交流:
怎样做到宽容?
怎样帮助他人?
怎样做到心中有他人?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自主预习,找出问题所在。
学生阅读故事,积极思考问题。
目标依据
1.教材分析
本项目围绕友善待人,探讨友善待人的具体表现,阐释友善待人在日常交往中的重要意义,提出友善待人的具体要求,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
2.学生分析
中学生由于年龄小,各方面缺乏经验,在人际交往中如果遇到他人对自己造成伤害,往往不能宽以待人,友善相处。学习本项目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乐于助人




阅读课本68页,管鲍之交的故事,然后思考问题:
鲍叔牙身上的什么品质让管仲和他成为至交?
3、小结
(1)理解他人的意义?
(1)怎样理解他人?
(二)宽容他人
阅读课本第69页“六尺巷”,思考问题:
1、是什么使傅以渐的家人和邻居转变了态度?
2、这一故事对我们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3、小结
(1)宽容的表现?
(2)宽容的重要性?
学生自主学习,找出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畅所欲言。
班内交流。
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认识理解的重要性。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明确理解他人的做法。
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宽容的表现。
通过学习,学生能明确宽容的表现、重要性及做法。
通过回归生活,学生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教 学 过 程设 计
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备
巩固旧知
怎样平等待人?
同桌互查
温故知新
开放导入
故事感悟:管鲍之交
学生读故事
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本课的课题。
核心过程推进
一、自主合作
(一)理解至上
阅读课本第67页,思考问题:
1、小石是怎样对待自己所受的委屈的?
2、小石的哪些举动给我们带来温暖和感动?
课备课
课题
心中有他人
课 型
新授
案 序
学习目标
1、通过开展友善经典阅读故事等活动,培养与人为善的观念。
2、通过创设交往情境开展讨论分析活动,能够区分生活中的善和恶。通过开展“你的心情我能理解”等活动,学会换位思考,增进相互理解。
3、通过讨论交流活动,知道理解他人、宽容他人、帮助他人等是友善的具体要求。
通过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拓展延伸
1、总结提升:
宽容是有原则的,并不是是非不分,曲直不辨、一味迁就。
宽容不是纵容,我们绝不能迁就“坏人”“恶人”,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
2、拓展反馈:
小强飞非常喜欢打篮球,一直梦想成为乔丹式的人物,他对不喜欢打篮球的小兵说:“我不想和你成为朋友”。
小强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