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的认识——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小学
潘钰红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33例9和做一做。
例9呈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情境,用学生问答的形式提示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方式。
以解决“怎样安排恰好运完”为问题主线,让学生采用列表格的方法解决问题。
对于列表法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有初步的接触。
教学例题时要让学生先弄清题意,如果方案中有不符合题意的方案应该舍弃。
学生在列举时可能会有遗漏,指导学生通过表格顺着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枚举,有序且完整地思考问题。
教学中渗透并强化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基本方法,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二)核心能力
在参与学习的过程,掌握运用列表策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考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
(三)学习目标
1.运用列表方法解决问题,学会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通过观察、比较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经历通过列表枚举的方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有序思考的能力,体验列表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四)学习重点
运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五)学习难点
感受列表法的有序性和解决问题的完整性。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解决问题》教学课件、《解决问题》练习纸
二、学习设计
(一)小考验
让我们一起帮生鲜店解决一些问题吧!
完成下列填空:2×(
)+3×(
)=18
(1)括号里可以填哪些数?其中一个括号的数确定了,是否另一个括号里的数就能确定?
(2)想三步:已经算了多少?还差多少?能填几?
(3)这样想的好处是: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
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各种策略。
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运用策略来解决一些问
题吧!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填空题答案的过程,一方面为后面的分析埋下伏笔,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
(二)大考验
出示课本例9
①明确题意
(1)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2)帮助理解关键的字词句。
“两辆车”是什么意思?(可以只用2吨这一种类型的车,也可以只用3吨这一种类型的车,还可以两种类型的车一起配合使用,也就是既用2吨的车又用3吨的车。
)
“都装满”是什么意思?(每一辆车都要装满。
)
“恰好运完8吨煤”是什么意思?(不能少运,也不可超出,即少于8吨或超过8吨都不合题意。
)
②探究策略
(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
如果只用2吨这一类型的车运,需要几辆才能运完?如果只用3吨这一类型的车运呢,需要几辆才能运完?
学生交流列式并汇报。
(2)引导学生探寻不同方案。
同桌讨论:还有其他的方案吗?能否将两种类型的车同时派
出来运呢?
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在想不同方案的时候也要用到“小考验”里提到的方法:想三步。
想三步:用2吨的车已经运了多少吨?还差多少吨?3吨的车需要几辆才能运完?
(3)指导学生列表呈现方案。
①图表给别人看时,怎样才能更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呢?课件出示表格。
先出示空白表,让学生说说表格第一行可以怎么填写合适。
(只用1种车运完的情况)
②学生先独立尝试,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汇报展示。
③观察表格,总结通过列表有序呈现派车方案的方法:
第一步:定位。
想:只用1种车运完的辆数是多少,比如这一题,只用2吨的车运,需要4辆。
第二步:逐步递减。
以此类推,如果是4辆,那接下来可以探究3辆、2辆……直到0辆。
第三步:想三步推理。
用2吨的车已经运了多少吨?还差多少吨?3吨的车需要几辆才能运完?
第四步:算出来。
列式算出总吨数。
第五步:选出来。
根据题目要求选出合适的方案。
(4)引导学生探寻不同方案。
①刚才是从只用2吨的车开始想起的,你还有其他的列表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