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10篇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1《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一文,对笔者触动很深。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凝聚和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要厚植文化沃土,扎下稳固根基,保护传统文化,营造浓厚氛围,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扎实的基础。
文化是历史的索引,要保护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人类得以栖息的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百花齐放、多姿多彩的文化与文明,留下了许多广为传颂的篇章,是古代智者先人的智慧结晶,是老祖宗留给后辈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习优秀文化可以催人奋进,亦可以发人深省,我们可以顺着文化这条索引找寻心灵慰藉和奋发向上的力量。
要在学习中坚持辩证的观点,既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留住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又要对传统文化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出新,不断探索新时期下文化发展的思路与方向。
文化是思想的牵引,要把稳中华儿女精神之舵。
文化是一种内生动力,它对人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般地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可以幻化成文字、诗歌、舞蹈、歌曲等各种形式,陶冶情操、怡情养性、补充能量、凝聚共识,是人类的心灵导师。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始终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共同的文化牵引。
民族文化能释放出强磁场,汇聚成大能量,将亿万中华儿女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为中华儿女点亮心灵之灯、把稳精神之舵、照亮前行之路。
文化是时代的显照,要推动文艺创作大放光彩。
文化的传承既要回望过去,也要立足当下,文化创作要紧跟时代节奏,反映当下的社会生活与人间百态,与时代同频共振。
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承担着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要时刻秉承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理念,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弘扬社会主旋律、倡导社会正能量,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要为文艺创作营造宽松的创作氛围,不断推动新时代各项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一个拥抱未来的民族不仅要有仰望星空的精神高度,也要有根深千尺的精神厚度。
当前,我国正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源于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源于天长日久的文化积淀,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坚定不移地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引领中华民族迈向更加辉煌的新征程,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2我国最著名的四大国学是什么?是《百家姓》、《三字经》、《增广贤文》、还有《千字文》,今天我正好看了《千字文》,那让我来说给你们听!宇宙洪荒,辰宿列张为开头,这句话的解释是: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色的,宇宙处于着混沌蒙昧的状态中。
太阳正了又斜,月亮圆了又缺,星辰铺满在那无边的宇宙中。
寒来暑往、闰余成岁、秋收冬藏、律吕调阳这句话的解释是寒冬暑热循环变化,寒冬过了,又换了暑夏,秋天过了,又换了冬天,秋天的时候收获了粮食,储存起来到了,冬天的时候,来吃储存的食物。
我再给你们说一个吧!孔杯兄弟,交友投缘解释是:兄弟之间要相互关心关照,因为兄弟都是同一个父母的血气,如同长在同一棵树的枝叶相连。
结交朋友是要意气相投有缘,要是能学习上切磋琢磨,品行上互相告勉一起进步,朋友哪里有错要说出来。
我来说一个故事吧!这是关于兄弟情义的事,我来说给你听吧!这个故事叫作《紫荆树》。
西汉时期,有一个,他的麦子去世了,农民就把他的三个儿子辛辛苦苦地养大,他的每个儿子出生时,他就会在门前种下一棵紫荆树,儿子长大了,这三棵紫荆树很有趣。
下面的枝干里分开的,上面枝条是连在了一起的,象征团结。
许多年过去了,三个儿子都分别成了家。
他们都不愿意离父亲和兄弟,又过了几年,父亲年纪大了,得了重病,去世了。
老大、老二和老三都去田里拿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老婆们都说不行,于是三个兄弟商量了起分家的事。
于是他们自立门户,自己过自己的,他们把家里的东西都分了就还剩下了三棵紫荆树,老大出了主意把棵砍开,三棵树到了明天就枯死了。
兄弟看见之后把分开的东西放在了一起,三棵树又活过来了,比原来时候的树更高大,还长出了新绿叶枝,而且花开的更漂亮了。
三兄弟和好如初了。
这就是国学的《千字文》了。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3同学们,你们知道动漫节吗?你们想了解动漫人物吗?那么就和我们小记者们一起走进温州市第七届动漫节吧!一到会展中心,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人山人海的热闹场面,我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哇!好多人啊!就连吹来的风也是热的,仿佛是一阵阵的热浪迎面而来。
我们这次的任务是采访几个动漫人物、游客和工作人员,了解动漫节的有关内容。
我们的小组成员有我、郭文杰、杜妙可、吴佳琦、章均然。
这次动漫节的主题是:幸福温州,漫想生活。
这次有二百多个参展商,一千多个工作人员。
动漫节每年都会举办一次,都在国庆期间。
走进展馆,里面的人就像密密麻麻的蚂蚁一样,我们就艰难地往前挤。
忽然听到一阵阵响亮的音乐声,热烈的掌声,动漫迷们的叫喊声。
我们凑近一看,原来是大型的动漫表演。
有很多我们不认识的动漫人物,他们各个穿着稀奇古怪的衣服。
我们马上抓住机会开始我们的采访工作。
通过采访我们认识了日本《夏日友人帐》里的丰月神,《天使列需区》里的红英,《花千骨》里的妖神,还看到了《三国演义》里的孔明。
他们告诉我们,参加这次的动漫节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为了让大家更多地认识动漫人物。
再往里走发现有更多的展位,这里的动漫商品应有尽有,火影的手里剑,珍藏版的七龙珠扑克,可爱的漫画书看得我眼花缭乱。
最独特的就是沙雕展了。
那些沙子在工作人员的巧手下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个个鲜活的动漫人物。
一瓶瓶可口可乐就像真的一样;可爱是加菲猫和米老鼠懒洋洋地躺在沙地里对着我们微微笑;坚固的长城久像是在保护这些沙雕不让人破坏我们一路走,一路看,还不忘我们的采访任务。
不知不觉在里面已经快三个小时了,走出展馆,我想:人类真是伟大啊!我们期待着每年的动漫节更加精彩!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4构建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不仅要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也要注重精神文明的充实。
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强调,要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文化润泽美,用道德涵养美,用治理保障美。
以文化为纸,为家园画卷注入底蕴。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注重发挥国民教育基础性的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把知识教育和文化熏陶结合起来,推动书法、诗词、曲艺进校园,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
发挥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的功能,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群众文化参与的热情。
弘扬中国传统建筑美学,在水韵江苏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建设现代化的美丽城市与乡村。
不断找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产生活的契合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各个方面。
以道德为墨,为家园画卷浸入颜色。
雷锋曾在日记中写道: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
道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我们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每一个时代楷模就是一面鲜艳的旗帜。
我们应自觉向高标准看齐,广大党员干部更需率先垂范。
要向身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学习面对疫情挺身而出、奋勇担当的精神,向抗洪救灾的官兵学习对祖国的深深挚爱和对人民的深情大义,向在平凡岗位上的人学习默默付出、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向和睦的邻里学习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的相处之道传扬先进事迹、学习时代楷模、弘扬优良家风,我们从举手之劳做起,崇德尚义、积小成大,涵养自身的高尚情怀和道德情操,自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用实际行动为美丽家园增色添彩。
以治理为笔,为家园画卷勾勒蓝图。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大规模改造,市民的流动与搬迁使得邻里关系和社区文化正处于重新建立和融合的阶段。
因此要更加重视基层社区的治理工作,推动网格化管理,增强党建引领作用,推广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社区医生、小巷管家、党员义工等形式的基层自治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主人翁的意识,让基层党员、工作者和群众广泛参与到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中来,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法治为百姓服务的效能,大力开展法律知识进社区、进农村的活动,建设法治长廊、法治书屋、法律调解室,予民方便,为民解忧,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让群众真正成为描绘井然有序、和谐美好家园的执笔人与观赏者。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5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任务,要着眼于人民的新期待,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着力办好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啃下脱贫攻坚路上的硬骨头,催生美丽乡村蝶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探索产业发展,描绘富美乡村卷。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
推动产业振兴,要积极探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根据各村特色,打造一村一品,培育特色产业。
通过旧村复垦、土地流转等形式,整合盘活闲置土地,发展果蔬种植、水产养殖等多种产业,并试点发展林下经济,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引导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
深化村企帮扶脱贫模式,引进企业+农户的扶贫车间,拓宽贫困户就业渠道。
依托本地生态人文资源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引进乡创文旅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创收,村民在家就业创业。
提升生态环境,描绘秀美乡村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是乡村发展的最大优势。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将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走绿色发展之路。
坚持宣传教育先行,通过印发卫生知识宣传单、发送短信、推送微信、广播等形式,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文明卫生习惯,并成立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通过召开党员会议、党群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各种会议,进行自上而下的发动,号召全体村民自觉保护环境。
紧紧围绕路面干净、水沟畅通、边角清楚、门前整洁的目标,精细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强力开展厕所革命、裸房整治、百路千村、两违综合整治,切实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涵养文明乡风,描绘和美乡村卷。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让群众在优秀传统文化及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下,拥有厚实的里子,成为乡村振兴的受益者和践行者。
要积极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推进农村文化广场建设,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注重保护和开发并重,保护古村落、古民居,从乡村记忆、家规家训中挖掘优秀文化,守住文化根基,让乡村依然保有浓浓的乡韵,让乡愁有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