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29 20XX年复习资料教学复习资料班级:科目:电路分析1.如图所示,t R 为金属热电阻,1R 为光敏电阻,2R 和3R 均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V 为理想电压表,现发现电压表示数增大,可能的原因是( )A.金属热电阻温度升高,其他条件不变B.金属热电阻温度降低,光照强度减弱,其他条件不变C.光照强度增强,其他条件不变D.光照强度增强,金属热电阻温度升高,其他条件不变2.如图所示,12R R 、为定值电阻,L 为小灯泡,3R 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减小,当光照强度增强时( )A.电压表的示数减小B.2R 中电流减小C.小灯泡的功率减小D.电路的路端电压增大3.如图所示的闭合电路中,当滑片P 右移时,两电表读数变化是( )A .电流表变小,电压表变小B .电流表变大,电压表变大C .电流表变大,电压表变小D .电流表变小,电压表变大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 S 后,12L L 、两灯泡都正常发光,后来由于某种故障使2L 突然变亮,电压表读数减小,由此推断,该故障可能是( )A.1L 灯丝烧断B.电阻2R 断路C.电阻2R 短路D.电容器被击穿短路5.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 ,两个灯泡都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而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A.电流表坏了或未接好B.从点a 经过灯1L 到点b 的电路中有断路C.灯2L 的灯丝断了或灯座未接通D.电流表和灯12L L 、都坏了6.如图所示,电源为交流恒压源,即无论电路中的电阻如何变化,接入电路的交流电压始终保持恒定.12R R 、阻值保持不变,理想交流电压表V 与理想交流电流表A 的示数分别为U I 、.当恒压交流源的频率变大时,理想电压表V 与理想电流表A 的示数变化量分别为U 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UR I∆=∆B. U 变大, I 变大C. 灯泡变暗, I 变小D.12UR R I∆=+∆ 7.如图所示,一个边长10cm l =,匝数100N =(匝)的正方形线圈abcd 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OO '匀速转动,磁感应强度0.50T B =,线圈转动的角速度10πrad/s ω=,闭合回路中两只灯泡均能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图中位置开始计时,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5πcos10π(V)e t =B.增大线圈转动的角速度ω时,感应电动势的峰值m E 不变C.抽去电感器L 的铁芯时,灯泡2L 变暗D.增大电容器C 两极板间的距离时,灯泡1L 变亮8.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 E ,内阻为 r 。
电路中的2R 、3R 分别为总阻值一定的滑动变阻器,0R 为定值电阻,1R 为光敏电阻(其电阻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减小)。
当电键 S 闭合时,电容器中一带电微粒恰好处于静止状态。
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逐渐增大1R 的光照强度,电阻0R 消耗的电功率变大,电阻3R 中有向上的电流B.只调节电阻3R 的滑动端2P 向上端移动时,电源消耗的功率变大,电阻3R 中有向上的电流C.只调节电阻2R 的滑动端1P 向下端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带电微粒向下运动D.若断开电 S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变大,带电微粒向上运动9.如图甲所示为一个调谐接收电路,图乙、图丙、图丁为电路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 )A.1i 是1L 中的电流图像B.1i 是2L 中的电流图像C.2i 是2L 中的电流图像D.3i 是流过耳机的电流图像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 E 和内电阻 r 为定值,1R 为滑动变阻器,2R 和3R 为定值电阻。
当1R 的滑动触头 P 从左向右移动时,伏特表1V 和2V 的示数的增量分别为1U ∆和2U ∆,对1U ∆和2U ∆有( )A.12||U U >∆∆B.12||||U U ∆∆=C.1200U U ∆>∆<,D.2100U U ∆>∆<,11.如图,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 P 原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选地面的电势为零,当滑动变阻器4R 的滑片向 b 端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读数减小B.小球的电势能减小C.电源的效率变高D.若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变化量分别为U ∆和I ∆ ,则1U r R I∆<+∆12.如图所示 ,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平行板电容器与理想二极管( 正向电阻为 0 ,反向电阻为 O )连接 ,电源负极接地。
开始时电容器不带电 ,闭合开关 S ,稳定后 ,一 带电油滴恰能静止在电容器中 P 点。
在开关 S 保持接通的状态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动时 ,带电油滴将会向上运动B.若电容器的上极板向上移动时 ,带电油滴将仍然静止C.若电容器的下极板向下移动时 , P 点的电势将不变D.若电容器的下极板向左移动时( P 点仍处在电场中),极板间的场强将增大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金属热电阻温度升高,则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所以通过光敏电阻的电流增大,而总电流减小,所以通过3R 的电流减小,故电压表的示数减小,A 错误;金属热电阻温度降低,光照强度减弱,外电路电阻可能减小,则干路电流增大,内电压增大,路端电压减小,而2R 两端电压增大,所以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即通过光敏电阻的电流减小,而总电流增大,所以通过3R 的电流增大,故电压表的示数增大,B 正确;光照强度增强,则光敏电阻减小,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而2R 两端电压增大,即3R 和热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通过3R 的电流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减小,C 错误;光照强度增强,金属热电阻温度升高,1R 减小,t R 增大,若总电阻减小,则总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而2R 两端的电压增大,所以并联电路电压减小,3R 所在支路的电阻增大,所以支路电流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1R 减小,t R 增大,若总电阻增大,则路端电压增大,总电流减小,而2R 两端的电压减小,所以并联电路电压增大,所以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通过光敏电阻的电流增大,而总电流减小,所以3R 所在支路的电流减小,故电压表的示数减小,D 错误. 2.答案:B解析:当光照强度增强时,光敏电阻3R 的阻值减小,故电路的总阻值减小,总电流增大,由11U IR =,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增大,A 错误;2R 两端的电压21()U E I R r =-+,知2R 两端的电压减小,故通过2R 的电流减小,B 正确;由2L I I I =+知L I 增大,故小灯泡的功率增大,C 错误;电路的路端电压U E Ir =-,总电流增大,故路端电压减小,D 错误. 3.答案:D解析:闭合电路中,当滑片P 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大,使电路中电阻变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电流变小,则电源内电压及0R 的分压减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大。
故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变大,D 正确。
4.答案:D解析:电压表读数减小,说明并联部分电路两端电压减小,电阻减小,因此故障不可能是断路,故选项AB 错误;若R 2短路,L 2不亮,C 错误;电容器被击穿短路,电路电阻减小,路端电压减小,总电流会增大,L 2变亮,D 正确。
5.答案:B解析:若电流表坏了或未接好,电路中没有电流,电压表就无示数,故A 错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流表和2L 完好,电压表直接与电源两极相连,说明从点a 经过1L 到点b 的电路中有断路,故B 正确,C 、D 错误. 6.答案:A解析:AD 、由电路的结构可知,电阻2R 两端的电压的增大值与电阻1R 两端的电压的减小值是相等的,则|1UR I∆=∆,故A 正确,D 错误; B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 U 变大, I 减小,故B 错误;C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通过电容器的电流增大,则通过灯泡的电流增大,所以灯泡变亮,故C 错误。
7.答案:A解析:由m E NBS ω=可得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m 5πV E =,由于从线圈垂直于中性面开始计时,所以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m cos 5πcos10π(V)e E t t ω==,故A 正确;根据m E NBS ω=可得增大线圈转动角速度ω时,感应电动势的峰值m E 增大,故B 错误;抽去电感器L 的铁芯时,即减小自感系数,电感器的感抗减小,流过灯泡2L 的电流增大,灯泡2L 变亮,故C 错误;增大电容器C 两极板间的距离时,根据r 4πSC kdε=可知电容器的电容C 减小,则电容器的容抗增大,流过灯泡1L 的电流减小,灯泡1L 变暗,故D 错误. 8.答案:A解析:逐渐增大1R 的光照强度,1R 的电阻减小,回路总电阻减小,回路总电流增大,根据2P UI I R ==可知0R 上消耗的电功率变大,同时,2R 上端电阻两端电压也增大,则电容器两端电压增大,根据QC U=知电荷增加,则3R 中有向上的电流,故A 正确.恒定电路中电容器所在支路相当于断路,滑动3R 的滑片不改变电路通电情况,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故B 错误.调节2R 的滑动端向下移动时,回路总电阻不发牛变化,电压表测的路端电压也不发生变化,示数不变,但是电容器两端分得的电压增大,电场强度增大.电场力大于重力,带电微粒向上运动,故C 错误.若断开开关S,则电容器在与23R R 、组成的电路中放电,电荷减少,电压减小,电场力减小,带电微粒向下运动,故D 错误. 9.答案:ACD解析:1L 中为接收到的携带信号的无线电波,如图乙所示,但是由于2L 和二极管D 串联,所以当2L 的电压与D 反向时,电路不通,因此这时2L 没有电流,所以2L 中的电流图像应是丙图,故A 、C 正确,B 错误;通过耳机的电流为通过解调还原出来的信号,如同丁图中的3i ,故D 正确. 10.答案:AD解析: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E U U =+外内,U U ∆=∆外内,()13U I r R ∆=∆+,23U IR ∆=∆,结合公式可知12U U ∆>∆,故A 对,B 错:当1R 的滑动触头 P 从左向右移动时,回路中电阻减小,电流增大,所以电压表2V 增大,由于路端电压减小,所以电压表1V 变小,则知20U ∆>,10U ∆<故C 错,D 对。
故选AD 。
11.答案:AD解析:A 项:由图可知,2R 与滑动变阻器4R 串联后与3R 并联后,再由1R 串连接在电源两端;电容器与3R 并联;当滑片向 b 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减小,则电路中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同时1R 两端的电压也增大;所以并联部分的电压减小,故A 正确;B 项: 由A 项分析可知并联部分的电压减小,即平行金属板两端电压减小,根据U E d=,平行金属板间的场强减小,小球将向下运动,由于下板接地即下板电势为0,由带电质点 P 原处于静止状态可知,小球带负电,根据负电荷在电势低的地方电势能大,所以小球的电势能增大,故B 错误; C 项:电源的效率:=P IU UP IE Eη==出总,由 A 分析可知,路端电压减小,所以电源的效率变低,故C 错误;D 项:将1R 和电源等效为一个新的电源,新电源的内阻为1r R +,电压表测的为新电源的路端电压,如果电流表测的也为总电流,则1Ur R I ∆=+∆总,由 A 分析可知3=R A I I I ∆∆+∆总,由于总电流增大,并联部分的电压减小,所以3R 中的电流减小,则A I 增大,所以A I I ∆>∆总,所以1AUr R I ∆<+∆,故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