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2年中国移动3G 业务运营策略分析

2022年中国移动3G 业务运营策略分析

中国移动3G 业务运营策略分析尽管我国3G牌照发放悬而未决,但是运营商惟有未雨绸缪,及早拟定3G进展战略和策略,才能在3G时代抓住机遇,获得进展。

在3G 时代即将到来之际,笔者从分析中国移动的内在优势、劣势,以及外部机遇、挑战着手,得出其在将来3G市场的竞争策略。

启动3G势在必行3G时代虽然还没有到来,但是欧美和日本都已有较为胜利的3G运营案例的消失。

在我国,移动通信已经进展到一个瓶颈状态,启动3G 势在必行。

1.中国的GSM系统进入产品生命周期的转折点。

伴随着GSM在中国的进展和完善,目前,它已进入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并开头暴露出其固有的局限性。

首先,中国GSM900MHz网络系统容量日趋紧急,有些地区GSM900MHz频谱资源已基本用完。

其次,GSM体系结构不能供应分组数据服务,难以支持高速度数据应用。

2.启动3G业务是适应移动用户数量急剧增长、实现持续快速进展的需要。

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量快速增长,对有限的频率资源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据悉,随着用户数的增长,联通现有的10MHz×2频率资源将会日趋紧急,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有关计算分析表明,现有的频率资源难以满意移动通信的进展,从持续性进展的角度来看,为确保网络力量和网络质量,我国必需启动3G业务。

3.3G系统是开发新市场和新业务,提高网络竞争力的需要。

众所周知,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移动用户渴望随时随地获得Internet及多媒体业务服务。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消失将会给电信运营商带来无限商机。

利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运营商可以用比其次代系统更加敏捷快捷的方式,为用户供应更加丰富多彩的新业务,业务范围涵盖商贸、信息服务、消遣等领域。

中国移动3G业务的SWOT分析1.优势分析(strengths)中国移动在3G时代拥有令竞争对手畏惧的种种优势。

首先,中国移动积累了丰富的移动业务运营阅历。

中国移动拥有为众多移动用户服务的阅历,同时创立了针对移动运营市场各个层次的经典品牌,如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还开发了移动梦网等一系列多媒体业务。

其次,中国移动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

2022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移动完成业务收入1468亿,雄踞6大运营商之首。

其中,新业务增长成为拉动中国移动收入提升的重要方面,到2022年第三季度末,新业务收入已经超过260亿元,占整体业务收入的比例已超过17%。

数据表明,中国移动的资金实力特别强大,在移动通信领域第一的位置不行动摇。

第三,中国移动的优势还体现在用户基础上。

截至2022年底,中国移动用户数超过2.2亿,而为3G预备的GPRS也拥有了超过700万的用户,为将来3G业务的进展奠定了良好的用户基础。

中国移动只要确保高端用户和现有用户不流失,让其顺当地过渡到3G网络上,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网络掩盖,进展新的用户和拓展低端市场即可。

第四,中国移动的优势还体现在业务方面。

中国移动在运营中一直重视新技术新业务的进展,在新技术和新业务方面投入了较大的力度。

3G相对于2G及2.5G的重要优势之一在于数据传输速率的提高,体现在业务范围上则是由2G及2.5G的语音、数据、图像业务进展到语音、数据、图像、视频和多媒体等多种新业务。

其中,数据业务在3G时代将具有极好的进展前景。

这一趋势目前已经在2G和2.5G中有所体现,例如数据业务中的网上移动办公商机渐浓,已是移动、联通的必争之地,这一业务虽然用户不肯定许多,但利润较为丰厚。

展望将来的3G时代,以无线上网为代表的无线数据业务将超过传统的无线语音业务成为业务的主流。

中国移动在投资方面未雨绸缪,已经有意识地加大了新业务的投入,将会在3G业务进展方面保持优势。

2.劣势分析(weaknesses)中国移动在标准和网络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3G标准的选择上,中国移动倾向于WCDMA。

这是由于WCDMA 基于GSM网络平台,在网络演进上相对比较平滑;同时,采纳WCDMA 标准的国家和运营商数目众多、技术比较成熟,将来可漫游的国家较多;另外,中国移动的GSM系统采纳的大部分是欧洲厂商的设备,这些厂商都是WCDMA的忠实支持者。

因此,中国移动采纳WCDMA作为3G建网标准的可能性最大。

但是WCDMA存在种种缺陷,如初期建设投资太大,目前成熟版本的数据业务供应力量不如CDMA1XEV-DO,同时终端供应业务的力量较弱,而且,WCDMA只定义业务力量而不定义业务实现,因此不同制造商供应的业务无法实现互通。

其次,在网络建设方面,当前中国移动正在大力建设2.5G的GPRS,在2.5G网络尚未得到充分推广应用、获得相当效益之前,中国移动不会大规模建设3G第一阶段的R99版本的WCDMA网络,而资金的限制也不允许中国移动大规模升级乃至重新铺设一张新的网络。

中国移动可以预期的3G用户群主要来自GSM和CDMA网中的少量高端用户,在牌照发放之前中国移动不会大笔投入3G项目。

此外,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早先推出的2.5G业务的应用效果来看,中国移动的GPRS在数据业务方面要落后半步。

这主要是由两方面缘由造成的,一是GPRS的速率存在问题,二是结盟的SP太少。

据了解,自2022年推出GPRS业务以来,中国移动只网罗到特别有限的GPRS 用户,这与其原先的期望相差甚远,而中国联通在数据业务上的布局和成果则令中国移动倍感压力。

2.5G业务的应用效果,可以在肯定程度上预示到3G业务的效果,与中国联通相比,中国移动在这方面稍处劣势。

3.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首先,从中国移动财务报表的纵向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移动存在着网络压力日趋增大、资费日趋下降、利润日渐削薄、投资需求压力增大的进展问题。

面对这种状况,3G的到来会成为中国移动再次高速进展的契机,而中国移动在新技术新业务方面的投入则为3G时代的业务运营提前热了个身。

其次,中国移动现有的网络铺设给其在3G时代供应了牢靠的机会。

中国移动现有的网络规划和建设已经重点掩盖了全部收入高、回收快的地区,这些重点掩盖的地区具有进展手机用户相对简单、高价值用户较多、潜在用户群较多、投资回收较快的特点,将是3G市场争夺的主战场,也是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市场,将成为决胜3G市场的关键。

中国移动已经抢先了一大步,为在3G时代的争夺制造了很好的机会。

4.威协分析(threats)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这两个潜在进入者对中国移动构成了最大的威逼。

固网的进展空间已经很小,很快将进入持续下降阶段,要解决这个问题,固网运营商必需依靠NGN、3G等新型业务的拉动。

目前,固网运营商已经开头着手部署3G,以扭转利润逐年下滑的不利局面。

中国网通早在2022年春节前后就开头建设3G试验网,进行WCDMA的测试。

中国电信正在全力申请3G牌照,力图从头建设一个“全新的”3G网络,并且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而从现有的网络资源看,中国电信有实力直接在全国范围内铺开3G网络,小灵通业务的开展也让中国电信积累了肯定的移动业务运营阅历。

在增值业务运营方面,中国电信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运营商,其市场份额占到了50%以上,不仅拥有丰富的带宽资源、互联网硬件资源,更拥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应用资源,这些资源将可能成为3G增值业务的重要基础。

中国网通在北方的互联网资源也相当丰富,足以威逼到中国移动的增值业务。

笔者认为,在引入3G后,市场监管的基本目标将是避开市场垄断、提高服务水平,为了培育新兴移动运营商,监管部门极有可能再次采纳“不对称管制”的政策,赐予新进入者肯定的政策倾斜。

这样,在政策方面,中国移动无疑将处于不利地位。

同时,现有移动运营商中国联通也会将3G作为打破现有移动通信市场格局的契机;而国外的3G运营商也对中国这块巨大的市场布满爱好。

它们将是中国移动无法回避的威逼。

中国移动3G业务的策略分析1.在战略层面上,采纳领先者竞争战略(1)发觉新用户,开拓新用途,增加使用量,扩大市场需求总量。

对于移动通信运营商来说,开拓新用途和增加使用量更为重要。

真正的竞争优势除了营销手段之外,就在于新的用途,因此运营商在争夺客户的同时要考虑如何丰富自己的服务,做到别具一格。

(2)以攻为守,运动防备,爱护现有市场占有率。

即不仅稳固目前的市场,而且还要扩展到新的市场,作为将来进一步巩固和进展市场的方向。

为此,中国移动必需在产品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和降低成本等方面,真正处于该行业的领先地位,同时,应当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抓住竞争对手的弱点主动出击,由于市场领导者即使不发动攻击,也应至少爱护其现有战线,而不能消失任何疏漏。

(3)开发新市场,提高占有率。

尽管对于市场占有率是否预示着更高的收益率现在还存在许多争辩,但是对于我国的移动通信运营商来说,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意味着更好的声誉。

市场领导者应当设法提高市场占有率,这也是增加收益、保持领导地位的一个重要途径,其实现方式主要是实行领导式服务和提高业务的市场接受力量。

中国移动处于移动通信市场第一位的位置,在竞争中,处于第一位的企业的基本战略是稳定整个市场,使整个行业在价格、市场占有率、技术、销售等方面不发生激烈的竞争。

第一位的企业要以自己为中心稳定市场,并和其次位企业保持差距;而对第三位的企业则应在产品系列上实行相容路线,以自身为中心稳定市场,以牵制其次位的企业,同时谋求整个市场的稳定和扩大。

2.在详细战术方面,中国移动可以实行以下的竞争策略(1)合作联盟随着电信业务渐渐由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转化,电信产业链也由原来简洁的基础网络运营商和电信设备供应商开头向SP以及终端销售等环节延长。

可以看出,今后的电信市场将越分越细,随着制造商、运营商、内容供应商、系统集成商等多个环节的丰富,新的产业价值链正在形成。

而新的产业链将越拉越长,专业性将越来越强,产业链上涉及的环节越来越多,电信运营商要想跨越整个链条,完全担当并做好全部的环节是难以实现的。

互联网的泡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形成一个良性的产业链,而I-mode的胜利则得益于多方共赢的产业链的形成。

3G运营商尤其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位于这个产业链的核心地位,应努力制造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

产业链中,“供应者”包括网络设备的供应者和终端设备的供应者,“互补者”包括内容开发商和内容供应者,“竞争者”就是指在同一个市场上的其他3G运营商。

3G产业链最胜利的经营模式是在各个产业链上都形成良性的循环。

比如,网络设备的供应者保证了移动网络的稳定和平安,终端设备的供应者通过运营商给用户供应好用的手机。

运营商经营得胜利,供应者也能获利,就像I-mode 的胜利关心NEC打开了欧洲的手机市场一样。

结盟策略在新业务市场的开拓中极为有效。

中国移动在3G初期要注意这一策略,可以和整个3G产业链的上下游都实行合作联盟的策略,从而集中资源,做好3G的业务运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