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 (1)第一节概述 (1)一、卫生服务需求 (1)二、卫生服务需求曲线及变动 (3)三、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 (5)四、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 (6)第二节卫生服务需求的弹性 (9)一、卫生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 (9)二、卫生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 (12)三、卫生服务需求的交叉弹性 (13)第三节卫生服务消费者行为理论 (14)一、边际效用分析 (14)二、无差异曲线分析 (16)【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对卫生服务需求进行分析,首先界定卫生服务需求的概念,以及和卫生服务需要之间的区别,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其次运用经济学中需求弹性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别介绍卫生服务的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的定义和类别;最后根据效用理论的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探讨卫生服务消费者的行为理论。
第一节概述一、卫生服务需求(一)卫生服务需要卫生服务需要是指从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分析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该获得卫生服务及获得卫生服务的合理数量。
对卫生服务的需要客观上反映了居民健康问题或疾病质和量的实际状况,即居民健康问题或疾病应该得到的卫生服务的种类和数量,而不考虑卫生服务的价格、个人收入、医疗保健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如:某人病了,无论这个人是否要求医疗服务,不管其是否有经济能力就诊治疗,客观上已经具备接受卫生服务的必要性。
因此卫生服务需要实际上是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根据流行病学研究与健康普查所判定的卫生保健需要,及人们为了生存发展和繁衍后代所产生的要求。
卫生服务需要往往要高于现实的卫生服务水平,评价卫生服务需要的指标包括健康知识知晓率、发病率、慢性病患病率、死亡率、残疾率、两周每千人患病人数、两周患病率、两周每千人患病日数、每千人因病卧床天数等众多数据。
卫生服务需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卫生服务需要即为上述所指的医学专家判定的需要,而广义的卫生服务需要不仅包括医学专家判定的需要,还包括个体认知判定的需要。
两者做出的判定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如表2-1中的ABCD即为四种可能性分析,其中A为专家和个体均认为有利用卫生服务的需要,因而有必要利用卫生服务;B为医学专家认为有卫生服务需要,个体认为无卫生服务需要,表明此人确实存在健康问题,并且需要利用卫生服务才能解决,但个体尚未认知到自己存在健康问题;C为医学专家认为无卫生服务需要,个体反倒认为有卫生服务需要,表明此人不存在健康问题,完全不需要利用卫生服务,但由于个体怀疑生病或稍感不适,尚未达到需要利用卫生服务的必要;D为专家和个体均认为无卫生服务需要,因而也就不需要利用卫生服务。
通常所指的卫生服务需要即为狭义的概念,因此消费者是否有卫生服务需要应以医学专家的判定为依据。
表2-1 医学专家和个体认知对卫生服务需要做出的判定医学专家个体认知有卫生服务需要无卫生服务需要有卫生服务需要 A B无卫生服务需要 C D(二)卫生服务需求在经济学中,必须区分需要不等于需求,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需求是对应供给而言的,供需关系是研究市场经济的核心工具。
经济学中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根据定义可以看出构成需求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消费者的购买愿望;二是消费者的支付能力。
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有购买愿望而没有支付能力,或者只有支付能力而没有购买愿望,都不能构成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
如果没有支付能力,则不能将需要称为需求。
需求可以分为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
个人需求:指某一特定时期单个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
市场需求:指某一特定时期消费者全体对某种商品需求的总和。
根据单个消费者的个人需求曲线求取市场需求曲线的过程如图2-1所示:图2-1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关系曲线卫生服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类特殊商品(服务),人们为了获取这种特殊商品(服务)同样需要付出一定代价。
卫生服务需求(demand of health care)是指卫生服务的消费者(患者)在一定时期、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购买且有能力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数量。
构成卫生服务需求同样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消费者必须有卫生服务需要,即要有购买愿望;二是消费者必须能够购买的起相应的卫生服务,即要有购买能力。
如果消费者有卫生服务需要,不管是个人还是医疗专家判断的卫生服务需要,没有相应的支付能力,就不能形成消费者的卫生服务需求,只能称之为愿望。
反之,消费者有购买卫生服务能力,没有卫生服务需要,也同样不能形成卫生服务需求。
卫生服务需求是居民对卫生服务实际发生有支付能力的利用。
卫生服务需求来自健康需要,但不同于病人自己认识到的卫生保健需求,也不同于卫生专业人员根据流行病学研究与健康普查判断的卫生服务的需求,更不同于卫生计划的管理人员根据卫生服务供求分析结果制定的卫生服务要求。
卫生服务需求是消费者实际接受卫生服务的程度,即消费者不仅愿意,并且有能力(如经济能力)接受的卫生服务。
卫生服务需求通常与卫生服务利用相一致,反映卫生服务需求的指标有:健康教育参与率、就诊率、未就诊率、人群住院率、未住院率、门诊两周就诊率、两周内就诊次数、疫苗接种率等。
(三)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卫生服务需要和卫生服务需求具有密切的联系。
按照定义的解释应该是先有需要后有需求,有了需要还不一定产生需求,两者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
但在现实中,还有可能产生其它的可能性。
现就目前情况下的卫生服务需要和卫生服务需求之间的关系用图2-2来表示。
需求图2-2 卫生服务需要和需求的关系Ⅰ为没有认识到的需要,首先表明有需要,即根据医学专家的判定身体已经出现健康问题,需要利用卫生服务来解决,但由于没有认识到或察觉到身体状况的变化,因而也就不会去利用卫生服务;Ⅱ为认识到的需要,同样有需要,同样的健康出现问题,并已被患者所认识或察觉,但出于各种原因没有去就诊,最终也没有形成真正的需求,比如患者经济困难无法支付医疗费用而放弃就医等等;Ⅲ为需要=需求,恰好为消费者既有购买愿望,又有支付能力,当满足了需求的两个基本条件,自然而然的构成了真正的需求,这才是卫生服务利用的主体;Ⅳ为没有需要的需求,本来没有需要,即无任何健康问题,但却形成了需求,造成有限卫生资源的浪费和缺乏,比如由于医生的诱导而创造出来的需求。
Ⅰ和Ⅱ为卫生服务的潜在需求部分,潜在需求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卫生服务利用障碍的大小,应采取措施减少潜在需求,使之转化为真正的需求,即第Ⅲ部分。
Ⅳ由于属于过度需求部分,因此要坚决杜绝这部分需求的出现。
(四)卫生服务需要与卫生服务需求的政策意义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研究意义在于它们可以作为卫生资源配置的依据。
如果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根据卫生服务需要来配置卫生资源,可导致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原因在于:若估计的资源配置高于实际利用,居民卫生服务支付能力不足,导致配置的卫生资源利用不高,使得卫生资源过剩或者闲置;若估计的资源配置低于实际利用,就会出现资源配置不足。
例如,美国20世40年代根据希尔-伯顿(Hill-Burton )公式来进行医院床位规划,其配置标准为每千人配置4.5张床,结果造成一些地区(经济落后地区)床位利用不足,而另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床位不足,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需要只是影响需求的因素之一,不是服务利用的唯一决定因素。
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卫生服务需求来配置卫生资源,可以提高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
但是,一部分支付能力差的人群(如贫困或者低收入者),由于缺乏支付能力使其需要不能转化为需求,导致卫生服务分配和利用的不公平性,影响或者降低支付能力弱的群体健康。
因此,选择根据卫生服务需要还是需求来配置卫生资源,本质上是选择通过计划手段还是市场手段来配置卫生资源。
二、卫生服务需求曲线及变动(一)卫生服务需求曲线卫生服务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卫生服务需要,因此,凡是影响支付能力和卫生服务需要的因素,都会对卫生服务需求产生影响。
如果把影响卫生服务需求量的所有因素作为自变量,把卫生服务需求量作为因变量,就可以用函数关系表述卫生服务需求量和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这个函数就是卫生服务需求函数:Q d=f(T,I,P,Px、E...)其中,Q d代表卫生服务的需求量,T代表偏好,I代表收入,P代表该项卫生服务的价格,P X代表相关卫生服务的价格,E代表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还有其它影响因素等等。
经济学认为,价格是影响消费者需求最主要的因素。
因此,假如影响卫生服务需求其它因素不变,只研究价格这一影响因素,则函数关系变为:Q d=f(P)其中,Q d表示某项卫生服务的需求量,P表示该项卫生服务的价格。
卫生服务需求函数显示了随着价格升降而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个体在每段时间内所愿意购买的卫生服务的数量。
在某一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某一卫生服务的总数量称为需求量。
在不同价格下,需求量会不同,需求函数表明了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
这说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卫生服务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反向的依存关系,即卫生服务需求量随着卫生服务价格上升而下降,随着卫生服务的价格下降而上升。
这就是卫生服务需求规律,也称卫生服务的需求定理(the law of demand),这是经济学中需求规律在卫生服务领域的应用。
在卫生服务市场中,卫生服务需求量与卫生服务价格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关系,如果用图示法表示出来,就可以得到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就是卫生服务需求曲线(demand curve)。
需求曲线可以是直线,如图2-3(1)所示(纵轴P表示卫生服务价格,横轴Q表示卫生服务需求量,曲线D就是卫生服务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也可以是曲线,如图2-3(2)所示。
直线还是曲线则由价格与需求的关系决定。
需求曲线是一条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斜率小于零,这是需图2-3 卫生服务需求曲线(二)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动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动包括两种含义: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卫生服务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当其它影响因素不变,卫生服务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称为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在图形上表现为在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移动。
如图2-4(1)所示,假设其它条件不变,在需求曲线D上,随着卫生服务价格的变动,点a、b、c之间的位置移动,即为卫生服务需求量的变动。
当卫生服务本身价格不变,由于其它因素的变动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称为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在图形上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
如图2-4(2)所示,假设卫生服务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由于某种因素使原来的需求曲线D0右移至D1,表示卫生服务需求增加;需求曲线从D0左移至D2,表示卫生服务需求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