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精选多篇)第一篇: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人员管理1、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每2年参加医院组织的体格检查,每年1次肝功能及全套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乙肝表面抗体阴性的工作人员接种乙肝疫苗。
2、工作人员进入血液透析室应当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换工作鞋。
3、病人进入透析间应更换拖鞋或穿鞋套,非透析人员不得入内,家属和参观人员必须经科室负责人批准后,按规定要求入室。
4、工作人员如发生意外锐器刺伤,立即采取正确的处置方法,并上报院感防保科。
二、环境管理1、血透室内严格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每透析单元面积不小于3.2 m2,室内保持清洁干燥,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物品表面的清洁。
2、水处理间面积应为水处理机所占面积的1.5倍,地面有防水处理和地漏,避免阳光直射,通风良好。
3、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门、窗、桌、椅、床等,地面用含氯消毒溶液拖拭2次。
4、血透室、治疗室、反渗水室每日进行空气消毒1次,使用动态空气消毒机,室内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每月监测培养一次,空气细菌数≤500cfu/m3,物体表面细菌数≤10cfu/cm2,医务人员手细菌数≤10cfu/cm2。
5、血透室内配有洗手设施,洗手液,清洁干燥的擦手纸。
三、消毒隔离制度1、操作前后认真洗手,对病人进行有创性诊断和治疗操作时,应戴一次性消毒手套;对不同病人进行操作时应该更换手套。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应严格消毒。
3、病人被褥一人一用一换,床单、被套换下后,应放入专门的容器,送洗衣房清洗。
清洁用具应定期消毒。
4、新病人首次血液透析前,常规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测定肝炎标志物包括甲肝抗体、乙肝标志物、丙肝抗体、戊肝抗体、丁肝抗体,测定梅毒、HIV抗体。
血液透析病人根据情况,每隔6个月进行肝炎标志物的复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册。
5、透析器、管路、穿刺针一次性使用,用后装入黄色医用垃圾袋,密封后送焚烧处理。
6、建立HCV、HBV阳性血液透析病人登记制度。
乙肝、丙肝病人分别设置专用透析治疗区和透析机。
HIV感染病人应于专科医院接受透析。
7、加强对长期留置管病人的监测,如出现发热反应的病人,及时进行采样送检培养,查找感染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8、加强对血液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监测,每年监测微量元素一次,每月监测细菌及内毒素,反渗水和透析液所含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cfu/ml,且达到50cfu/ml后,应该采取措施纠正。
在水处理装置的输出端的细菌内毒素,应不得超过1EU/ml,在血液透析装置入口的输送点上的细菌内毒素,应不得超过2EU/ml,且超过1EU/ml时应该采取纠正措施。
并每天检查反渗水电导度、硬度、含氯量。
各项检查结果应登记并保留,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9、严格区分有菌和无菌的透析用品,分区存放,对无菌物品应根据灭菌的先后有序存放,每日检查有效期限。
10、透析液现配现用,工作人员配制前要洗手,戴口罩,两人核对并登记,B液配制后24小时内有效,B液桶每次用后用反渗水冲洗,定期消毒。
11、每人次透析结束必须进行透析机的内外消毒,并作好登记。
12、水处理各管路保证通畅不逆流,无死腔。
水处理系统消毒可参考生产公司的要求,至少每2-3月一次,包括供水管理和反渗机的消毒,在水质监测中超出干预水平的水处理系统必须立即消毒处理。
消毒液可使用过氧乙酸,福尔马林等。
前处理系统的再生与反冲应每天进行,同时根据软水监测结果确定更换时间。
所有的消毒维护工作应妥善记录。
13、血液透析室所有的医疗清洗用水(包括排出的透析液)均应严格消毒后,符合医院污水排放标准方可排放。
第二篇: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推荐)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血透室布局合理,设普通病人血液净化间(区)、隔离病人血液净化间(区)。
治疗室、水处理室、储存室、办公室、更衣室、待诊室等分开设置。
2.进入血透室的医务人员应穿工作服,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3.从事血液透析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后方可上岗。
4.血透室工作人员应掌握无菌操作及透析的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进行无菌操作时应佩戴口罩、帽子,在连续操作不同病人间必须进行手消毒。
5.血透室必须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清洁整齐、空气新鲜。
室内物表每日用含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地面用含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每日拖擦2次。
6.严重感染及危重病人应安置在隔离病房,并单独进行治疗。
加强对病人的监测,随时注意病人体温、脉搏的变化有无感染的征象,疑有感染立即送检血培养或局部培养,出现感染症状者应及时留取标本送检,以尽早确定诊断。
确定动、静脉感染时,及时更换瘘管,并行伤口引流和应用抗生素治疗。
出现感染暴发流行时,应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7.加强对血透室监测,预防感染及热原反应。
每月对血液净化系统进行监测:透析器入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必须≤200cfu/ml,出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必须≤20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
8.一次性使用的透析器应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血透室产生的医疗废物按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进行收集、运送、登记。
第三篇: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血液透析室应当加强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建立并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科学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
二、血液透析室的建筑布局应当遵循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要求。
三、血液透析室应当分为辅助区域和工作区域。
辅助区域包括工作人员更衣室、办公室等。
工作区域包括透析治疗区、治疗室、水处理间、候诊区、接诊区、储存室、污物处理区。
四、血液透析室的工作区域应当达到以下要求:1.透析治疗区、治疗室等区域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Ⅲ类环境的要求。
2.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
3.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应当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透析治疗区。
4.每个血液透析单元由一台血液透析机和一张透析床(椅)组成,使用面积不少于3.2平方米;血液透析单元间距能满足医疗救治及医院感染控制的需要。
五、血液透析室应设有隔离透析治疗间,传染病病人、感染病人和经血传播性疾病病人血液净化在隔离净化间内进行,配备专门治疗用品和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
六、血液透析室应当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并达到以下要求:1.进入患者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2.接触患者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七、血液透析室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八、每次透析结束后,应当对透析单元内透析机等设备设施表面、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对透析机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对透析单元地面进行清洁,地面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时使用消毒液擦拭。
九、血液透析室应当根据设备要求定期对水处理系统进行冲洗消毒,并定期进行水质检测。
每次冲洗消毒后应当测定管路中消毒液残留量,确保安全。
十、医务人员进入透析治疗区应当穿工作服、换工作鞋。
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或者护理操作时应当按照医疗护理常规和诊疗规范,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十一、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严格的接诊制度,对所有初次透析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每半年复查1次。
十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及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患者应当分别在各自隔离透析治疗间进行专机血液透析,治疗间或者治疗区、血液透析机相互不能混用。
十三、血液透析室应当严格按照血液透析器复用的有关操作规范,对可重复使用的透析器进行复用。
十四、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监测制度,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感染病例监测。
发现问题时,应当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改进;存在严重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透析工作并进行整改。
十五、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无菌操作、消毒隔离、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等各项规章制度。
十六、医疗机构发生经血液透析导致的医院感染暴发,应当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第四篇:二甲医院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二甲医院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一、血液透析室应当环境整洁、安静,按实际需要合理布局,严格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
二、病床每天湿式清扫一次,一床一套;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天擦拭一次,一桌一抹布,用后浸泡消毒、清洗、晾干后备用;有污染的物体表面随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病房和走廊地面每天湿式拖地三次,有污染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室内空气每日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自然通风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三、清洁区物体表面、环境表面、医务人员的手以及室内空气的消毒标准必须达到GB15982—1995中对Ⅲ类环境的要求,每月必须进行一次卫生学监测。
当检查结果超过规定标准值时,必须进行复查。
当怀疑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必须增加采样点。
四、医生和护士在对病人进行有创性诊断和治疗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对不同病人进行操作时,必须更换手套。
医护人员在操作中一定要注意自我防护,上岗前应检查身体并注射乙肝疫苗,建立定期体检制度。
五、工作人员进入血液透析室必须穿干净整洁的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换专用拖鞋,操作前后严格洗手。
非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工作人员不得在血液透析室进餐或吸烟。
六、透析患者进入室前应更换拖鞋,所用床单、被套、枕套等一人一用一消毒;换下的污染隔离衣、床单、被套、枕套等消毒后再送洗衣房双消毒处理。
七、如果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可以重复使用的血液透析器时,必须遵照《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执行;使用经批准的一次性血液透析器不得重复使用。
八、患者透析前必须做肝功能等各项检查;透析器和透析管专人专用。
血液出、入口和透析液出、入口消毒后即使盖上盖子备用。
九、血液透析器复用只能用于同一患者,复用标签必须能够确认使用该血液透析器的患者。
复用标签上应标明患者的姓名、病历号、使用次数、每次复用日期及时间。
复用次数不得超过3次。
十、传染病患者血液透析应在隔离透析间内进行,固定床位,专机透析,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
十一、透析中出现发热反应病人时,必须及时向院感科汇报,并及时进行血培养,暂停收、出病人,积极查找感染源,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