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随州市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随州市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旅游资源与开发》结业论文题目:随州市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院(系)名称: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xxxxxxxxxxxxxxxxxxxxxx学生姓名:xx xx学号:xxxxxxxxx指导教师:xx xx xx20xx年x月xx日摘要随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以“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而闻名海内外,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就诞生在这里,他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兴贸易,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

神农氏又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后因误食“火焰子”肠断而死。

进一步走进随州,认识随州,本论文将以旅游资源为挈机,从随州的地理位置、特色旅游、人文旅游及对随州旅游资源SWOT分析&开发策略建议等方面进行调查与评价。

关键词名城;旅游资源;特色随州;分析;开发策略ABSTRACTSuizhou is the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with "yan shen nong native place, the bells GuLe township" and is well-know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Chinese forefather ,yan shen nong was born in here, he cultivate the grain, tasting 100 grass, xing trade, started farming civiliz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emperor shen nung again once taste all 100 grass, looking for treating, in order to save deaths .after injury caused by ingestion of "fire son" pain but dead.gointo Suizhou closer,known more about Suizhou.This paper will be to tourism resources for Qie machine,from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suizhou special tourism, cultural tourism and tourism resources of suizhou SWOT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advice of survey and evaluation.Keywords city;Tourism resources;Characteristic suizhou;analysis;Development strategy目录摘要 (1)Abstract (1)1 概述 (2)1.1 整体情况描述 (2)1.2 交通及地理位置 (2)1.3 气候及环境特征 (2)1.4 工业资源概述 (3)1.5 旅游资源概述 (3)2 随州市旅游资源调查 (3)2.1 历史人文旅游资源 (4)2.2 自然风景旅游资源 (6)2.3 生活休闲娱乐旅游 (9)3 随州市旅游资源分析评价 (10)3.1 S(strengths)——优势 (10)3.2 W(weaknesses)——劣势 (10)3.3 O(opportunities)——机遇 (11)3.4 T(threats)威助 (11)4 随州市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11)4.1 深度开发,塑造随州旅游的主题形象 (11)4.2 创新融资方式,加大旅游产业的投资力度 (11)4.3 定位目标市场,多手段全面营销 (12)参考文献 (12)1 概述1.1 整体情况描述随州市位居中原腹地,综合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境内风光秀丽,有原生态大洪山,中华山和桐柏山;有地质奇观白龙池火山口遗址,有湖水别样绿的徐家湾,封江风景区,有名著中外的朝圣地——炎帝故里,以及出土世界奇迹编钟的曾侯乙墓,随州是聚人文和自然观光一体的综合型旅游休闲胜地。

1.2 交通及地理位置随州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

随州市是国务院于2000年6月25日批准设立的地级市。

全市版图面积9636平方公里,总人口25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50万),辖曾都区、广水市,有55个乡、镇、城(郊)区办事处和国营农场,2个省管经济技术开发区,1610个行政村、居委会。

1999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119.6亿元(现价),财政收入8.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3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30元。

随州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是特大城市武汉向西北辐射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京广铁路、汉丹铁路和107、316、312国道以及即将兴建的“汉十”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国家正在兴建的西宁铁路经过随州北部,西宁铁路与汉丹铁路的连接正在随州建设,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1.3 湖北随州的气候及环境特征随州处于中纬度季风环流区域的中部,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因受太阳辐射和季风环流的季节性变化的影响,随州气候温各,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严寒酷暑时间较短。

据统计,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865-1070毫米,年光照相馆总数在2009.6-2059.7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15.5摄氏度,无霜期220-240天。

温暖的气候条件,良好地地貌特点,造就了优越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大洪山一带,保留着很多珍贵的植物种类,其中主要包括中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和北亚热带的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

繁茂的植和充足的果根,使随州的动物资源也相应丰富,从腔肠动物、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到哺乳类,应有尽有,而且至今还保留有一些珍贵的物种如大鲵、金鱼等。

可以说,自古以来,随州大地一直是动植物栖息和繁衍的理想场地。

1.4 工业资源概述随州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已初步形成了以医药化工、汽车机械、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建材、卷烟为主的工业体系。

车轮、电梯、齿轮、油泵、油咀、气泵、台钻、避雷针等产品在全国均有较高知名度。

7240细帆布、牛仔布、牛仔服装是国际市场的抢手货,铁树牌商标和铁树牌牛仔服获第三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金奖。

腊梅王、伟哥牌香烟,高强度电瓷配件,L-乳酸,高效节能风机,PVC管材管件等60多种产品获国家和省级创优、创新奖。

农业形成优质大米、优质小麦、优质棉等9个全国农业基地;香菇、油桃、银杏、大枣、红梅李、葡萄、板栗、银鱼产量居全省前列,是湖北省林业、烤烟、蒜薹出口和鳄鱼养殖的重要基地。

其他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科技达标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城市。

1.5 旅游资源概述随州物产丰富,是全国优质大米、优质小麦、优质棉、商品牛基地。

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有40多种,其中黄金、铁、磷矿石、大理石、重晶石、钾长石等18种资源已经开发利用;特产众多,茶叶、香菇、银杏、蜜枣等产品扬名海内外。

随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就诞生在这里,他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兴贸易,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曾侯乙编钟震惊世界,被誉为世界音乐史上的奇迹;随州曾是隋文帝杨坚封地,隋朝因随州而命名;随州山川秀丽,大洪山、桐柏山、中华山、徐家河、封江等风景名胜旅游区享誉省内外。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以“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的不朽诗篇赞美随州。

被誉为“楚北天空第一峰”的大洪山,集各类风景名胜之精华,峰峻、山秀、林幽、洞奇、泉醇、湖美,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封江、徐家河水库岸柳依依,百岛竞秀、渔舟游弋,有“水上公园”之胜名;平靖、黄土、武胜三大古关雄踞险地,突兀而立,气势非凡。

处处佳境引人入胜。

2 随州市旅游资源调查随州古称“汉东之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景秀丽,物产丰富,以“古、奇、美、新”而著称,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古----神农故里。

据史籍记载和国内外专家学者考证,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就诞生在随州烈山(厉水镇),近年来随州烈山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

奇----编钟故国。

随州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战国草期大型成套系列编钟(打击乐器),精美绝伦,价值连城,被海内外誉为世界奇迹。

美----旅游胜地。

被称为“楚北天空第一峰”的荆楚名胜大洪山,风光秀丽,景观奇特,为中原一绝,是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

新----新型城市。

随州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杰地灵,特产众多。

经济基础雄厚,城市功能齐全,经济增长迅速,是闻名全国的改装汽车城。

2.1 历史人文旅游资源2.1.1 炎帝神农文化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诞生在烈山(现随县厉山镇)脚下,他始作耒耜,教民与耕;遍尝百草,发明医药;治麻为布,制作衣裳;日中为市,首倡交易;削桐为琴,练丝为弦;弦木为弧,剡木为矢;作陶为器,冶制斤斧;台榭而居,安居乐业,开启了五千年华夏文明。

2.1.2 炎帝神农寻根节农历4月26日,相传是炎帝神农诞辰。

从2008年,每年4.26日,世界华人都齐聚随州历山,吸引了美国,韩国、菲律宾、祖国大陆与港台朝祖的炎黄子孙超过千人左右。

2.1.3 曾侯乙墓编钟文化一九七八年春,湖北省随州市爆出了一条轰动全国乃至世界的新闻:在城西两公里一个叫“擂鼓墩”的地方,发掘了一座战国早期的大型木椁墓葬——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其中许多造型奇特,工艺精湛的文物是前所未见的珍品。

编钟文化自1978年夏擂鼓墩曾侯乙墓文物出土以来,围绕编钟的研究、复制、展演及编钟的相关产品,先后多次在华夏大地掀起编钟狂潮。

这套编钟的出土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举世瞩目,被誉为“世界奇观中独一无二的珍宝”,“古代世界第八奇迹”。

而编钟是我国出口数量最多、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整套编钟。

它十二个半音阶齐备,能演奏五个八度的旋宫转调,是我国文物考古、音乐兄长冶铸史的空前发现,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万里长城”。

2.1.4 桐柏山太白顶盘古、佛道及古寨古堡文化桐柏山太白顶风景区属省级名胜风景区,区内奇峰竞秀,层峦叠嶂,瀑泉众多,景象万千,专家评价“比华山高险,与黄山竞秀”。

桐柏山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不仅有独特的淮源文化,更兼具盘古文化、佛道文化和古寨古堡文化于一身。

桐柏山是盘古文化传说十分集中的地方,史书记载“盘古开天地,血为淮渎”。

佛道文化在桐柏山文化内涵中也占据着较重的份量,“佛道合一”是桐柏山宗教文化的独有特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