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简答题
1、简要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
(1)情境交融;(2)虚实相生;(3)感会于心;(4)韵味无穷。
2、简要阐释文学的基本属性。
①文学呈现为语言蕴藉;②文学表现个体生存体验;③文学再现社会境遇。
3、简单阐释再现型文本及其特征。
再现型文本是注重客观地和理智地呈现社会事物并讲究细节逼真的文本。
它的特征有客观性、理智性、细节逼真性。
4.、简要说明文学媒介演变的主要历史阶段
1.口语媒介;
2.文字媒介;
3.印刷媒介;
4.大众媒介;
5.网络媒介。
5、简单阐释大众文化文本及其特征。
大众文化文本是工业化和都市化以来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传输的、注重满足普通市民的日常感性愉悦需要的文学文本。
它的特征是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文体的流行性和模式化、故事的类型化、观赏的日常性、效果的愉悦性。
6、简要说明文学文本层面要素。
(1)语言层;(2)形象层;(3)意蕴层;(4)余意层;(5)衍意层。
7、简单阐释表现型文本及其特征。
表现型文本是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
它的特征有主观性、情感性和想象性。
8、简单阐释文学的特征。
①文学是一种语言性作品;②文学的语言富有文采;③文学要表情达意。
9、简单阐释象征型文本及其特征。
象征型文本是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
它的特征有暗示性、说理性和待解性。
10、简单阐释高雅文化文本及其特征。
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
它的特征是语言形式创新、表现社会关怀、呈现个性化趣味。
11、简要回答文学意象的特征
①指意性②暗示性③朦胧性
12、简要阐释文学媒介的特点。
文学媒介的选择和运用在特定语境里总是关涉文学文本的意义及其修辞效果。
特点:①涉义性;②物质性;③中介性;④语境依托性。
1、简述历史上的文学批评论。
①第一,批评是艺术说。
②第二,批评是科学说。
③第三,批评是兼容说。
④第四,批评是意识形态说。
2、批评者具备的主体条件是什么?
①审美感受力。
②理性分析能力。
③文学史眼光。
3、小说的时空情境是如何构成的?
①叙述时间既遵循时间的客观性,同时赋予人的主观感觉因素,是客观时间与主观时间的矛盾统一。
②小说中的空间是叙述空间。
叙述空间不是纯客观的空间,是由作家选择的地域范围、景致器物、社会环境、文化氛围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
③叙述空间与叙述时间紧密相连,叙述空间要在特定的时间段中伸张延展,叙述时间也要在特定的空间中连绵持续。
叙述空间的各个因素和叙述时间的不同类型相组合,就创设建构出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虚构性的动态立体的时空情境。
4、简要阐释文学阅读中读者的主体条件。
①阅读期待;②语言阅读;③形象感受;④意蕴体味。
5、举例说明散文“结构形散神聚”的特点。
①散文的“散”是“形散神不散”,“形散而神聚”。
②“形散”指散文结构自由随意,不拘成法;“神聚”是散漫的材料、形式、手法等都被统一的主题、情感、意蕴所凝聚。
所以,形散是散文外在的表象,神聚才是散文内在的精髓。
③举例。
6、心理分析批评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①第一,以揭示文学活动中潜伏的各种无意识动机为目的,文本语言的隐意内容成为批评关注的对象。
②第二,心理分析批评的途径是“症候”分析。
7、简要阐述文学阅读过程中处于高潮阶段的几种基本情况。
①共鸣;②净化;③领悟。
8、文学为什么能与影视汇通?
①首先,文学与影视得以汇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叙事艺术。
②其次,小说这门艺术样式本来就蕴含着某些电影因素。
③再次,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叙述场景的自觉运用。
9、简要阐述文学阅读的一般过程。
①发生阶段;②发展阶段;③高潮阶段;④后效阶段。
10、文学批评论文写作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①反复阅读文本。
②寻找突破口。
③条理化。
④确定结论。
⑤文字表述。
11、文化批评模式中包括哪几个批评流派?
①解构主义。
②新历史主义。
③女性主义。
④西方马克思主义。
12、戏剧文学有哪些特征?
①戏剧文学的语言具有个性、动作性并富于潜台词。
②戏剧文学的人物、行动、情节、场面都要高度集中,因此要有分幕分场、紧凑浓缩的戏剧结构。
③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情节的主要成分,是在特定戏剧情境中,两种力量之间相互作用尖锐对抗的过程及结果。
戏剧冲突是体现戏剧性的最高形式,是戏剧文学最基本的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