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案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松鼠和松果》
教学手段及目标:
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拼音已较掌握,课文基本读通,生字已能通过拼音自己认读;但对课文只是很浅的理解,真正读懂课文还需靠老师讲,所以教学方法应是基础的让学生自学,较难的由老师带学。

同时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视觉上的冲突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与兴趣,所以加入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使教与学的过程更形象化.感性化,效果良好。

我想通过以上的教学手段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认识到人类向大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这样才能拥有美好的家园。

四、教学过程
1、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岀生字和标岀 自然段。

(老师巡视指导)
运用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1) 小组内讨论识字的方法, 记忆的方法。

(2) 全班交流汇
(3) 分段朗读。

2、岀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效果。

二、初读课文、 自主识字(1 0 分钟)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文后,在 文中画岀生字和标岀自然段。

用投影显示 生字,效果会好 止匕
—\ o
3、让学生分段朗读
五、案例反思
1、给学生以充分发挥的空间:
由于学生的拼音已掌握较好,我采用了让学生预学生字、个别字老师带学的方法,效果较好。

让学生事先预读课文,简单理解课文讲了件什么事,学生也完成的较好。

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自己答岀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答,不包办。

课后的作业讲故事、画未来都可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他们以发挥的空间。

2、让信息技术手段在课文中较好的发挥作用:
在本课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采用对学生学课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像最开始的猜谜后岀示投影图、学习生字用投影显示、讲课中用录音配乐烘托气氛。

用投影图的出示增加直观效果,在学生读课文或讲故事时配乐,这些都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

3、以启发式教学带领学生学课文:
对课文进行学习分析时,教师不是一味地讲或读,而是采用了引导启发得手段,学生能说的让他们尽量说,老师只是在学生确实无法弄懂的情况下才讲解,以避免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现象,使学生学会自主的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