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心理学史》复习题及答案《心理学史》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为心理学的诞生奠定科学基础的领域中,不包括的是:A.神经生理心理学的研究进展 B.脑机能的研究 C. 心理物理学的发展 D.行为规律的探讨2、文艺复兴的实质是: A.人性化运动B.人文主义运动 C. 文化运动 D.宗教化运动3、关于17到19世纪的心理学思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英法两国以经验主义心理学为主要特征 B. 经验主义以联想主义和感觉主义为主要表现形式 C. 理性心理学以官能心理学和统觉心理学为形式 D. 统觉团”这一概念反应了经验主义的心理学思想4、科学心理学的创立者是: A. 冯特B. 华生C. 弗洛伊德D. 奈瑟5、提出内倾、外倾两种心理类型的心理学家是: A. 荣格 B. 弗洛伊德C. 阿德勒D. 弗洛姆6、阿德勒认为,人的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是: A. 本我 B. 自卑及其补偿 C. 超我D. 自我7、马斯洛认为,考察人性应当更加关注于研究: A. 自我实现的人 B. 平常的大众 C. 神经症病人 D. 超人8、勒温认为,心理生活空间是指: A. 影响行为的环境B. 影响行为的人格特征 C. 人的居住空间 D. 影响行为的所有事实总和9、罗杰斯认为,可促进成长的治疗氛围所需要的基本要素中,不包含: A. 真诚一致 B. 同理心 C. 无条件积极关注 D. 指导建议10、阿德勒认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品质是:A. 优越感 B. 社会兴趣 C. 攻击本能 D. 利比多11、罗杰斯认为,不能促进个体成长的氛围形成的是:A. 共情 B. 接纳 C. 无条件积极关注 D. 指导12、斯金纳把自己的行为主义称为: A. 操作行为主义B. 目的行为主义 C. 新行为主义D. 符号学习理论13、斯金纳把华生研究的行为称为: A. 操作行为主义B. 目的行为主义 C. 新行为主义D. 应答性行为14、在华生看来,说话、写字和打棒球属于: A. 外显的习得行为 B. 内隐的习得行为 C. 外显的非习得行为 D. 内隐的非习得行为 1 / 12 15、以下不属于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的是:A. 安吉尔 B. 杜威 C. 华生D. 桑代克16、“智力年龄”概念的提出者是: A. 比纳 B. 斯皮尔曼C. 卡特尔 D. 桑代克17、明确提出集体潜意识概念的是: A. 弗洛伊德 B. 荣格 C. 班杜拉 D. 华生18、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的核心是: A. 人格面具 B. 阿尼玛C. 阿尼姆斯 D. 自性19、在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中,“俄狄浦斯情结”出现在:A. 口欲期 B. 青春期 C. 生殖器期 D. 肛欲期20、关于冯特的心理学思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注重个体差异研究B. 研究心理经验的分析与综合C. 尤其关注心理学应用D. 对行为进行实验分析21、皮亚杰认为: A. 智力的本质就是对遗传的继承 B. 儿童的智力起源于先天的成熟 C. 儿童的智力起源于后天的经验 D. 智力起源于动作22、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A. 7±2 组块 B. 5±2组块 C. 无限大 D. 1个组块23、托尔曼把自己所研究的学习过程称为: A. 潜伏学习 B. 观察学习 C. 试误学习D. 顿悟学习24、关于高峰体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可能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 B. 可能是转瞬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 C. 是自我实现者重要的人格特征 D. 是达到自我实现的唯一途径25、艾里克森认为青春期的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 自主对羞怯和疑虑 B.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C. 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D. 勤奋对自卑26、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不包括: A. 本我 B. 自我C. 超我 D. 自性27、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中的自我所遵循的原则是: A. 现实原则 B. 快乐原则 C. 完美原则 D. 至善原则28、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结构中发挥统合与平衡作用的是: A. 本我 B. 自性 C. 超我 D. 自我29、以下描述与新精神分析特点不符的是: A. 强调自我自主性 B. 强调影响人格的文化和社会因素 C. 强调对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 D. 坚持生物决定论的悲观主义态度 2 / 12 30、阿德勒认为,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是:A. 对自卑的超越 B. 性本能 C. 攻击本能 D. 利比多31、以下为验证完形心理学提供了证据的是: A. 苛勒的顿悟学习实验 B. 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分泌实验 C. 桑代克的猫走迷笼实验D. 华生的小阿尔伯特实验32、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不主张社会实际问题研究 B.强调以方法为中心 C. 强调以心理疾患为研究对象 D.尊重人的潜能与价值33.创立第一个公认的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A.冯特 B.艾宾浩斯C.铁钦纳 D.詹姆士34.第一个权威的智力测验的开创者是 A.比纳B.斯皮尔曼 C.卡特尔 D.桑代克35.主张进行自然教育,让孩子走向自然的是 A. 爱尔维修B.孔狄亚克 C. 马勒伯朗士D.卢梭36.在心理学史上被称为反射动作学说的创始人的是 A. 笛卡儿 B. 华生C.斯金纳 D. 巴甫洛夫37.对身心关系的看法是身心交感论与平行论混合的是 A. 莱布尼茨B.奥古斯丁C.斯宾诺莎D.铁钦纳38.在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将实验法与数学测定法结合起来研究感觉的人是 A. 冯德B.费希纳C.韦伯 D. 比纳39.脑作为心理的器官的看法逐渐被巩固下来的初始者是 A. 格林B.亚里士多德C.希波克拉底D.柏拉图40.《畀思黑》一书,有人译为《灵魂论》,它的作者是 A. 苏格拉底B.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D.毕达哥拉斯41.爱宾浩斯从记忆实验研究得到“遗忘曲线”,所用记忆材料是A.几何图形B.数字符号 C. 无意义音节D.文字材料42.布伦塔诺对后来心理学的影响相当大,他的心理学称为 A. 内容心理学B.二部心理学 C. 二重心理学D.作为心理学43.闵斯特伯格于1897年起定居美国,他倡导一种广义的应用心理学和在实验方面的创见给美国心理学留下较深的影响,他原籍是 A. 德国B.英国C.法国D.荷兰 3 / 12 44.1904年在美国出版的《青春期》一书的作者是 A. 卡特尔B.霍尔 C. 魏斯D.拉德二、名词解释1、情结2、信息加工心理学3、心理表征4、观察学习5、顿悟学习6、梦的工作7、自联想8、集体潜意识9、试误说10、似动现象11、生活空间12、生活风格13、需要层次理论14、自我同一性15、复合感觉16、个体无意识17、统觉作用三、简答题1、进化论对美国心理学有哪些影响?2、冯特的心理学包括哪两大体系?3、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4、斯金纳的研究在应用方面做了哪些贡献?5、解释韦伯定律及其意义。
6、弗洛姆认为人存在的基本矛盾有哪些?7、华生是如何界定行为的?8、荣格认为人格哪几部分组成?9、马斯洛如何描述高峰体验?10、斯金纳的理论对社会应用产生了哪些影响?11、弗洛伊德的认为人格结构有哪些部分组成?12、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工作有哪些?13、弗洛伊德如何对焦虑进行分类的?14、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发展的要素有哪些?15、皮亚杰是怎样划分人的认知发展阶段的? 4 / 12 16、桑代克提出了哪些主要的学习定律?17、什么是顿悟学习?18、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分歧是什么?19、罗杰斯认为,形成促进成长的治疗氛围所需要的基本要素有哪些?20.马斯洛如何划分人的需要层次?21.华生行为主义的哲学背景?22.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有哪些贡献和局限?23. 简述冯德在心理学史的重大贡献。
24. 试述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25. 艾宾浩斯对记忆的研究有哪些贡献?26.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有哪些对立的观点?27. 行为主义产生的心理学基础有哪些? 四、论述题1、试述进化论对心理学的影响。
2、试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贡献。
3、试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贡献与局限。
4、评介冯特对心理学的界定及其影响。
5、简述行为主义心理学产生的背景6、简述马斯洛对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评价7、巴甫洛的条件反射与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的异同8、试述勒温的“场论”。
《心理学史》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1 D 11 D 21 D 31 A 41 C2 B 12 A 22 A 32D 42 D 3 D 13 D 23 A 33 A 43 A 4 A 14 A24 D 34 A 44 B 5 A 15 C 25 B 35 D 6B 16 A 26 D 36 A 7 A 17 B 27 A 37 B8 D 18 D 28 D 38 C 9 D 19 C 29 D 39A 10B 20 B 30 A 40C 二、名词解释1、情结是构成整体人格结构的独立单元,它是自主的,带有强烈的情绪,因而有自己的驱 5 / 12力。
2、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说明人的认知过程,主要研究人对知识的接受、编码、操作、存储、提取和利用的过程,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表象、思维和言语等。
3、也称表征,指信息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方式。
是人的认知历程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步骤,也是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4、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对示范反应做出实际的外显操作。
5、学习不是盲目试误的渐进过程,而是豁然贯通、突然顿悟的结果。
是和试误学习相互补充的过程。
6、隐梦到显梦的过程,包括凝缩、移置、象征等。
7、就是病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并且不给予任何思路的指引,但病人必须把每一件他自己感受到的都说出来,而不能屈服于自己的判断,把自认为不够重要、不太有关系或根本毫无意义的弃置一旁。
8、是人格和心灵结构中最底层的潜意识部分,是在生物进化和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心理上的沉淀物,是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结构中的遗传痕迹。
9、桑代克的学习理论. 在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中,获得满意效果的行为被习得。
10、先后出现的两个静止刺激,被个体知觉为刺激从前面一个刺激的位置向后面一个刺激位置运动的现象。
11、指在某一时刻影响行为的各种事实的总和,它包含了人及其环境。
12、指个体在早期社会生活道路上已经定型化的行为模式,在人格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它在四、五岁时已在家庭环境中形成,以后几乎一生不变。
13、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4.埃里克森的重要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个体性、整体性和整合性、一致性和连续性、社会团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