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 一年级 上册 道德与法治《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教案

人教版 一年级 上册 道德与法治《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教案

《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我最喜欢的地方”,发掘校园各项设施带来的新鲜有趣的体验,逐步喜欢新环境,适应新生活,增强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

2.知道各种校园设施都有相应的使用规则,并能尝试自觉遵守,并体验安全文明地开展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教材分析:
《我们的校园》是《校园生活真快乐》单元中的第一课。

“我最喜欢的地方”这一板块是学生在完成探秘活动后交流的一个话题。

文中呈现的是学生在校内操场开展的“爬云梯”“打球”“观察蚂蚁、蝴蝶”“捉迷藏”等兴趣盎然的活动场景,旨在展现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引导学生回忆并交流在新学校中“我最喜欢的地方”,使其逐步适应新环境、新生活,产生热爱校园的情感。

当学生把目光聚焦到教室里时,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室,了解教室内不同区域的功能,并随机指导学生安全文明地用好各种设施,保持教室的整洁美观和有序,逐步适应校园生活。

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课时“校园探秘”活动的开展,学生对我们的校园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因此在他们的心目中肯定也产生了对自己最喜爱的地方的初步印象。

在本课时中,让学生深入交流自己最喜爱的地方是哪里,既增进自己与学校的亲
密关系,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校园新生活。

同时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每天学习和生活的教室,了解教室内不同区域的功能,并随机引导学生安全文明地用好各种设施,保持教室的整洁美观和有序,为学生逐步适应校园生活做铺垫。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熟悉校园环境,熟悉班级里的各项设施和区域。

教学难点:知道要自觉维护班级的各项设施,保持班级里的卫生整洁。

教学准备:
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汇报“校园探秘”活动
1.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带着朱迪警官一起参观了美丽的校园,我们去了哪些地方呀?(指名回答)
过渡语:没错,我们去了操场、教学楼、综合楼、食堂和阅览室。

2.师:在参观的过程中,哪些地方令你印象特别深刻?
预设1:科学教室。

预设2:少先队队室。

预设3:食堂的厨房。

设计意图
通过交流在“校园探秘”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激发学生对校园的亲近和喜爱之情。

并引导他们对今后的校园新生活产生期待。

3.师:课后,小朋友们有没有对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呢?你还去了哪些地方,有了什么新发现?
预设1:小果园。

果树上已经结出了绿绿的小橘子。

预设2:高年级的教室,他们的教室布置得很漂亮。

……
设计意图
鼓励孩子二次探秘,不仅是为了交流所用,更是激发孩子们在将来学习、生活中能充满好奇感,积极地去探究发现。

4.小结:小朋友们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对校园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更加喜欢我们这个新校园了。

二、交流“我最喜欢的地方”
(一)校园大家庭
师:校园里,你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呢?为什么呢?(板贴“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因为……”)
预设1:我最喜欢的地方是操场,因为操场上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1)哪些同学也喜欢我们的操场?你喜欢在操场上干什么呢?
预设1:拍球
预设2:跑步
预设3:爬云梯
……
(2)操场上的体育设施有很多,在玩这些体育设施的时候,有没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预设1:要排队
预设2:不要拥挤
预设3:要小心,注意安全。

(3)小结:只有安全、文明、有序地活动,才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快乐。

预设2:我最喜欢的地方是操场旁边的小花园,因为那里有很多小蚂蚁,我会拿着放大镜去观察蚂蚁。

回应:你真是个爱观察的小朋友。

在观察小昆虫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伤害它们哦!
(1)还有谁也喜欢这个小花园?你喜欢去那里干什么?
预设1:欣赏美丽的花朵。

预设2:和小伙伴一起捉迷藏。

过渡:我们的校园生活可真有趣!
预设3:我最喜欢的地方是教室,因为我们每天都在教室里学习新知识。

小结:看来,小朋友们都特别喜欢我们美丽的校园,校园是我们共同学习生活的大家庭,我们的班级就是由我们42个小朋友组成的小家庭。

设计意图
以孩子们最熟悉的操场、小花园为例,继续交流,进一步引导学生发掘校园设施带来的新鲜有趣的校园新生活,并自然引出各种校园设施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使他们明白只有安全、文明、有序地活动,才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快乐。

(二)班级小家庭
1.师:小朋友们瞧,在我们的教室里,你最喜欢哪里呢?
预设1:展示墙。

师:你为什么特别喜欢教室后面的展示墙?原来上面有你的作品!哪幅作品是你的?还有哪些小朋友的作品也在后面展出呢?
过渡语:我们的教室因为你们的作品变得更加漂亮了!
设计意图
当学生把发现的目光聚焦到学习的主阵地——教室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室,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地方。

预设2:班级荣誉墙。

师:瞧,这张奖状是我们全班小朋友们一起努力的成果。

真是来之不易,难怪大家都引以为豪呢!
设计意图
展示墙上有小朋友们自己的作品,班级荣誉墙里展示着全班同学集体的力量。

这些区域都能激发小朋友的小主人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预设3:电子白板。

师:你对讲台前的电子白板特别感兴趣,为什么呀?
师:这个电子白板真的好神奇啊,只要轻轻一碰就会出现好看的图片,只要轻轻一碰就能在上面写字画画。

可是,它特别容易被损坏,因此我们一定要格外爱惜它。

设计意图
电子白板等电教设备对于刚进校园不久的小学生来说十分好奇,因此他们在课后会不自觉地去探索和触碰,因此要注意引导小朋友们爱护公共财物。

2.师:你还喜欢教室的哪些区域呢?
预设:图书角、卫生角、生物角。

3.师:那么,我们平时该怎么做才能当好班级的小主人,保持教室的整洁和美观呢?先请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吧!(小组讨论)
(1)生物角。

预设1:生物角里的植物需要经常浇水。

预设2:生物角里的植物需要经常晒太阳。

师:你为这些植物浇过水吗?它们大约需要多久浇一次水呢?
过渡:没错,差不多一周左右一次就可以了。

如果天气好,我们还要把植物搬到走廊上去晒晒,让它们吸收阳光。

(2)图书角。

预设1:图书角里的书看完要及时归还。

预设2:整理图书角,把书本摆放整齐。

过渡:图书角里的每一本书都是小朋友们带来和大家分享的,每一本书中都藏着生动有趣的故事。

相信小朋友一定会及时归还、摆放整齐的。

师:书看完后该怎么放回书架上,谁想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学生上台演示) 师:小朋友们看清楚了吗,他们当中谁的书摆放的最正确?
小结:是的,在归还课外书时要把书名朝外,竖着插进书架里。

课间如果我们看见图书角乱了,就可以用刚才学到的办法,理一理放一放,让它们更整齐。

设计意图
选取“生物角”和“图书角”,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上台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互相补充,从而激发学生的小主人公意识,学会保持教室整洁美观和有序。

同时也为课间的有意义的活动作了无痕的引导。

(3)卫生角。

师:卫生角也是教室的一部分,你们看,它有时是这样的,可有时又变成了那样的。

你们说,这是为什么?
预设:卫生工具没有摆好。

……
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的做法,你们认为谁的做法是正确的?
过渡:就是这么小小的一个动作,却能使我们的教室变了样。

4.小结:看来你们都是我们班级的小主人,希望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能为教室的整洁美观出一份力,为我们班级小家庭的共同荣誉出一份力。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对比,展现学生生活中的不同情境,引导学生明白爱护教室环境,应该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三.小结升华:
通过这两节课的参观和学习,小朋友们对我们的校园有了更多的了解,相信大家都越来越喜欢我们这个幸福的大家庭了,在这个大家庭中学习、生活,我们要做到安全、文明、有序,保持教室的整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则,文明礼貌地对待他人。

希望小朋友们在这个校园大家庭里健康快乐地成长,交到更多的朋友,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结,进一步让学生明确新校园里有新的设施和使用方法,有新的校园秩序和规则,还有新的伙伴(老师和同学)……激发他们对校园的喜爱和亲近感,增强作为校园小主人的自豪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