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细胞分离技术

血细胞分离技术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 PE,即血浆单采术)是一种特殊的体外血液净化技术,利用血浆分离器或离心的方法将患者的血浆与血细胞分离,弃掉含有致病物质的血浆,并同时补充等量的置换液,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血浆置换比药物治疗更快、更有效地去除致病因子,为原发病的治疗创造了有力条件。

血浆置换可以去除血浆中的致病的大分子物质,如:免疫球蛋白、免疫复合物、抗体、类风湿因子、内毒素及炎性介质、胆红素、LDL、病毒等。

血浆置换的治疗模式
1.单重血浆置换:血浆分离器分离患者的血浆和血细胞,弃掉含有含有致病因子的全部血浆,然后补充相同体积新鲜冰冻血浆(FFP)或白蛋白溶液。

目前还有两种更高级的方法可以选择性地去除血浆有害物质,而保留其他的有益物质。

2.二次膜式分离(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
首先是用一级血浆分离器分离患者的血浆和血细胞,然后再用孔径较小的二级滤器分离出大分子致病物质(如:球蛋白和免疫复合物),而保留宝贵的白蛋白等中分子物质。

3.血浆吸附(plasma adsorption,PA)
血浆分离器分离患者的血浆和血细胞,然后血浆再经过吸附柱,选择性地去除有害物质分。

血浆置换的临床应用
目前血浆置换可应用于临床上多种疾病,具体如下:
1.肾脏风湿疾病:
抗肾小球基底膜病(抗GBM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冷球蛋白血症、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移植后超急性或急性抗体介导的排异反应、肾移植后FSGS复发、噻氯匹定/氯吡格雷相关的血栓性微血管病、SLE及狼疮性肾炎、类风湿关节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等。

2.脓毒血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3.神经系统疾病:
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慢性炎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病、儿童自身免疫性神经精神障碍合并链球菌感染、IgG/IgA相关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病,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多发性硬化。

4.代谢性疾病: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甲亢危象、淀粉样变性。

5.血液系统疾病: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血友病。

6.结缔组织病:
(灾难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

7.皮肤疾病:
重型药疹、天疱疮、类天疱疮、重症银屑病、妊娠疱疹、迟发性皮肤卟啉病等。

8.药物、毒物中毒性疾病:
三环类药物、地高辛、茶碱、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毒蘑菇、对硫磷中毒,原因不明的“致死性”中毒等
9.其他疾病:
蕈样肉芽肿病、wilson病相关的急性肝衰竭、重症肝炎、慢性丙型肝炎、高黏滞综合征、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重度血型不合妊娠、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