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分离机ppt课件
1.含量高、纯度高。 2.白细胞和红细胞污染率低。 3.接触抗原及受免疫的机会降低。 4. 感染输血相关疾病的机会降低。
.
4
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输注的适应症 (一)预防性血小板输注:
推荐输注标准:血小板﹤20×109 特殊情况:1 侵入性检查或手术
血小板﹤50×109 2 脑部或眼部手术:血小板﹤100×109
蛋白质,脂质: 1. 营养 2 . 维持胶体渗透压
无机盐: 酸硷,电解质平衡 。
凝血因子:
.
13
大分子 中分子 小分子
血浆成分分类(分子量)
血脂Hale Waihona Puke 蛋白化学中毒胆红素
维生素 尿素氮 肌肝 糖水
电解质 水份
免疫球蛋白 免疫复合物 白蛋白 内毒素 细胞因子 炎症介质
—— 血 透
——
—— 血 滤
血细胞分离机的临床应用
———COBE Spectra
.
1
原理 (离心)
血浆
含血小板 的血浆
白细胞
红细胞
单核细胞 多核细胞
.
临床应用
血浆置换术
血小板去除 单采血小板
淋巴-血浆 淋巴细胞采集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 粒细胞采集 粒细胞去除
红细胞去除 红细胞置换
2
输血医学的发展
最突出的两方面
成分输血:纯度高,浓度高;输血反应少;节约血源.
(二)治疗性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生成减少:恶性肿瘤大量化疗和放疗后骨髓抑制或衰竭,
白血病,淋巴瘤,再障等.
血小板功能异常:药物性,尿毒症,严重肝病,体外循环机.
血小板稀释性减少: 大量输血输液,体外循环.
血小板破坏增多:ITP
血小板寿命降低: 感染和DIC。
.
5
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输注的禁忌症:
1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2 输血后紫癜
3 无传播疾病的危险
3 无凝血因子和免疫球蛋白
代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明胶
优点:
缺点:
1 价格低
1 用量大可发生出血现象
2 扩张血容量效果好
2 无凝血因子和免疫球蛋白
3 无传播疾病的危险
3 偶有过敏反应
(* 晶体液+代血浆<40%总置换液量)
.
18
置换液的选择
白蛋白:
优点: 1 扩张血容量效果好 2 过敏反应少 3 无传播疾病的危险
液)
.
16
常见适应症
7
8 9 10 11 12
类风湿关节炎,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有凝血因子抑制物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同种异体肾移植排斥反应 重症肝炎
.
17
置换液的选择
晶体液:生理盐水,林格氏液等
优点:
缺点:
1 价格低
1 扩张血容量效果差
2 过敏反应少
2 输入过多可引起组织水肿
置换一个血浆容量 置换两个血浆容量 置换三个血浆容量
可去除原血浆 64 % 可去除原血浆 86 % 可去除原血浆 95 %
(据病情可置换 1—2 个 血浆容量)
.
20
血浆成分的恢复
电解质 : 基本无变化 凝血因子: 数小时恢复 纤维蛋白原和补体C3: 3—4 天恢复到正常 血小板: 3—4 天恢复到正常
2)静脉注射 5%葡萄糖酸钙 10ml。 预防: 术前或术中给予口服钙片或静脉注射 5%葡
萄糖酸钙
单采血小板 单采白细胞
治疗性输血:
血液成分的去除: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 血液成分的采集:单核细胞的采集 血液成分的置换:血浆置换、血浆-淋巴细胞置换、红细胞置换。
.
3
单采血小板的临床应用
血小板制品的种类
(一)浓缩血小板: 一个治疗量:5-6×1010(6-8份200ML全血)
(二)单采血小板: 一个治疗量:2.5×1011
(用COBE Spectra进行TPE基本无明显变化)
.
21
置换速度及抗凝剂
– 置换速度:
20ml—80ml /分
– 抗凝剂:
1 ACD-A( 枸橼酸盐): 2 肝素:用于有 肝肾功能衰竭,低钙血症的病人。
.
22
不良反应及处理
抗凝剂过量
1 枸橼酸盐中毒 低钙血症
处理: 1)减慢抗凝剂滴速或降低血浆置换速度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
1 血小板的质量问题; 2 非免疫学原因;
脾大、感染、DIC、出血等 3 免疫学的原因;
同种免疫抗体。约占血小板输注无效的70%
.
6
血液制品中的白细胞污染 引发的问题
1 非溶血性输血发热反应(NFTR); WBC污染﹤5×108可避免发生NFTR。
2 同种异体免疫反应; WBC污染﹤5×106,可避免或降低同种异体免疫反应。
缺点: 1 价格高 2 无凝血因子和免疫球蛋白
新鲜冰冻血浆:
优点: 1 含各种凝血因子 2 扩张血容量效果好 3 含有免疫球蛋白
缺点: 1 有传播疾病的危险 2 偶有过敏反应(1-3%)
.
19
置换量
血浆容量的计算方法:
75 ml/kg ×(1—红细胞压积) 或 40 ml/kg ( 成人)
置换量的确定:
1. 血小板的去除: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2 .白细胞的去除
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
3 .红细胞的去除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10
单核细胞的采集
1. 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的应用 进行干细胞移植。
2 .采集淋巴细胞的应用 LAK 细胞培养。提高人体免疫力.
.
11
血浆置换的临床应用
.
12
血浆的主要成分及功能
——
.
—— 血 浆
置 换
——
14
血浆置换的基本原理
去除血浆中的致病物质
即起致病作用的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 以及其它有害因子。
.
15
血浆置换常见适应症
1 中毒 特别是与蛋白结合的毒素( 有机磷,安眠药)和原因不明的
中毒
2 药物过量 麻醉药,洋地黄等 3 高粘滞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 4 重症肌无力 5 格林-巴 利综合症 6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用新鲜冰冻血浆作置换
3 巨细胞病毒感染: WBC污染﹤5×106,可有效防止亲白细胞病毒的感染。
4 呼吸窘迫综合症; 5 白细胞引起的免疫抑制;
--------少白细胞血液制品(血小板、红细胞)的应用
.
7
白细胞输注的临床应用
单采粒细胞:
一个治疗量:1×1010 (为原手采400ml×10名的献血者)
单采粒细胞的适应症:
从严掌握,一般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 中性粒细胞〈0.5×109/L) 2 有明显的细菌感染。 3 强有力的抗生素治疗48h无效。
.
8
白细胞输注的临床应用
粒细胞输注的方法:
白细胞 1X1010 每日一次,连续输注4-6天。感染控制。
注意:
有肺部并发症或输注无效时应停用。
.
9
血液成分的去除
原理:去除血液中的病理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