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风、学风、教风、校训、感悟

校风、学风、教风、校训、感悟

校风、学风、教风、校训、感悟
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个性,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座右铭”的作用,对于造就和培养学生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作为全校师生共同遵循的准则,校训是对学校的人文传统、治学精神、办学风格的高度概括。

踏踏实实做人:是为人处事中具有和谐之美的境界。

古今中外,踏实做人可以说是一种美德,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

满招损,谦受益。

踏踏实实做人是一种智慧的处世之道。

满瓶不响,洪钟无声。

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的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却没有谁能取代她作为万物的地位……踏实做人,是一种品格,一种姿态,一种风度,一种修养,是做人的最佳姿态。

认认真真做事要求我们能够静得下心来做好每件事情,不以功利心态去考虑做事的价值回报问题。

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积极主动去把事情做好,如何才能把事情做好,而不是斤斤计较做事之后的回报。

这是一种做事的态度,也是一种心态,只有勤勤恳恳、认认真真、积极进取的人,才能不断成功,不断取得好成绩。

校风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具有的思想行为作风。

它是在共同目标和共同认识的基础上,经过集体的长期努力所形成的行为风气。

和谐:和谐体现为一种教育生态的平衡,它涉及校园内外两大系统要素。

就内部环境来说,体现为校园内的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和谐相处。

就外部环境来说,学校应与家庭、社区和谐相处。

就教育本质来看,和谐教育是一种提供适合孩子天性的教育,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
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

尚德:德者,仁也。

仁者,爱也。

而仁爱又以谦让和与人和谐相处为基础,我们学校把诚信、感恩、节约、礼让、谦逊、友善、关怀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陶冶情操,传承美德。

求是:实事求是是我们共产党执政的思想精髓,也是我校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

只有尊重客观,不虚伪不矫饰,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氛围,才可以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自觉自愿地加入这个队伍中。

教风,它包括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的精神面貌和教师的行为能力,归结为德、才、学、识、仪(貌)。

教师良好的道德素质,高度责任感是教师的职业良心,是做好工作的巨大动力,也是教师劳动质量保证。

敬业:勤勉笃实,爱岗奉献;潜心学术,诲人不倦;勤奋刻苦,学而不厌。

博学:博于问学,追求新知;虚怀若谷,求知若渴;刻苦钻研,锲而不舍。

求新:审时度势,引领潮流;除弊兴利,革旧布新;志存高远,与时倶进。

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气质。

学风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关系着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

学风是学习者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具体体现。

文明:是礼貌和尊重,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我们若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得学会尊重别人。

文明是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人格和生命的尊重;文明是个人诚信,社会诚信的体现;文明更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和社会和谐的保证。

“言为心声,行为内现”,真正讲文明懂礼貌的人,是有着美好
心灵的人,美好的语言来自美好的心灵。

乐学:即以学为乐,寓学于乐。

源自《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意蕴教师善学乐教,寓教于乐;学生善学乐学,乐中启智。

旨在希望全体师生乐于学习,全体师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共同创建学习型、书香型校园。

“乐学”是学习的动力。

只有乐学,才能把学习看成是一种乐趣、追求和责任,一种通向智慧的快乐的人生旅途。

“乐学”,既意味着宽阔的心胸,达观的态度,也是一种很高的学习境界: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工作,在快乐中生活。

求真:教学需要返璞归真,需要回到人的本位上来解放人。

教育返璞归真的核心是变革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把“学”置于课堂的中心。

我校教师与学生共同追求事物发展的真理所在,寻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在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