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一)1、北京的春节阅读一①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
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②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
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③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
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
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④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
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⑤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
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⑥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
除夕前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
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1.概括上述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段中的一个俗语写下来,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文段中的两个比喻句,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是如何讲述怎么泡腊八蒜的?“色味双美”具体是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③段中的“零七八碎儿”在文段中具体是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段中孩子们过年时有哪几件事是喜欢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段中哪句话说明了“大人们也紧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二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
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
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
这广告可不庸俗。
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
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在选文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正月十五有哪些风俗习惯?在后面的括号里打“√”。
吃团圆饭()放花炮()吃饺子()观花灯()逛庙会()吃元宵()3.作者分别从数量、种类两方面来写“灯多”,突出灯数量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作者描写处处悬灯结彩的热闹场景是为了突出元宵节是4.用“____”画出文中最能说明“有声有光”的句子。
5.根据你的课外阅读积累,把下面的人物按其所属名著分类。
林冲贾宝玉诸葛亮宋江孙悟空林黛玉唐僧吕布鲁智深曹操《水浒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楼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国演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游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三元(宵霄)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正(zhènɡzhēnɡ)月十五,处处张灯结(采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pùpū)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
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
1.用“√”从文中选出正确的汉字和音节。
2.用“”画出选文中的一个排比句。
3.文中画浪纹线的句子()一个比喻句。
A.是B.不是4.给选文取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四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正(zhēnɡ zhènɡ)月十五,处处张灯结(jiē jié)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pù pū)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zhuàn chuán)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
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
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
2.照样子再写几个词语。
各形各色(AB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中表示“全部、都”意思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文中缺少标点的地方补上合适的标点。
5.“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请你联系上下文,想想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说元宵是“又一个高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作者在这段话中着力描写灯的_______多,_______多,为的是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五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赶回家来,吃团圆..万不得已,必定饭,祭祖。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文段第1句话与后面几句话是________关系。
2.文段从多个角度描写了除夕的热闹,读句子选一选。
A.视觉 B.听觉 C.嗅觉(1)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______)(2)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
(______)(3)鞭炮声日夜不绝。
(______)3.读画横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六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1.选文第2自然段写的是(_______)的景象,运用的是(_______)的写作手法。
2.选文的第一句话在本段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除夕真热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万不得已”“必定”“吃团圆饭”等词中,你感受到怎样的民俗文化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答案】阅读一:1.写了从腊八到除夕之前人们的活动和习俗。
2.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运用俗语,形象地说明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北京的春节也从这个时候开始了。
3.比喻句: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目的:把粥比作农业展览会,形象地说明了腊八粥的米、豆、干果多。
把腊八蒜比作翡翠,说明腊八蒜的颜色美。
4.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
“色味双美”指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
5.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杂拌儿。
6.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
7.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答案】阅读二:1.、、,,,2.放花炮(√)观花灯(√)吃元宵(√)3.处处几百盏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和美好快乐的日子4.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5.林冲、宋江、鲁智深贾宝玉、林黛玉诸葛亮、吕布、曹操孙悟空、唐僧【答案】阅读三:1.宵zhēnɡ彩pù2.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