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与教学内容1、古诗二首课时
安排
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会写本课八个生字,会读文中10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了解古诗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过程方法
通过自由朗读,来理解诗意,体会诗中的情感。
朗读感悟想象画面,感知诗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引
导学生进行查阅资料,了解诗人贺知章和徐俯。
情感态度初步感受两首诗所表达的兄弟间的真情,朋友间的友
情.
教学札记
教学过程设计
预设教学路径预设学生活动备择方案
第一课时
一、激情入境,引趣揭题,认
识美。
1、同学们,万物复苏的春天你们喜欢吗?
2、动画展示春景,定格河边垂柳婆娑的画面,多美的春天啊,瞧,那河岸的柳树给这美丽的春景添上了浓浓的春气。
唐代大诗人贺之章沉醉在这美景之中,不禁吟咏作诗,想知道他是怎么说的吗?今天咱们一起学习古诗《咏柳》。
板书:咏柳
3、读题释意。
指名那么诗人在诗中是怎么赞美的呢?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感受美。
1、打开书借助横条里的拼音自由读古诗,遇到不会读是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字音,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都可以。
2、请同学再读一遍古诗,争取把字音咬得更准。
3、把古诗读给同桌听听,相互提提意见。
4、出示生词
5、抽读词卡:碧玉、垂柳、丝绦。
6、再读古诗,这一遍要争取把每句诗读通顺。
三、细读诗文,深入领会,品味美。
1、图文结合,远近对照,品悟第一、二句。
①看柳树远景图。
课件出示
②想象表达:你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
③诗人发出的感叹是什么?喜欢
观看课件
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学生读题识字咏(yǒng)柳(liǔ)。
咏
柳就是赞美柳树,
自由读
学生圈划
学生认读,其他同学帮其正音同
桌互查,巩固生字的认读情况
学生自由读生字;指名读;领读;
齐读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学生展示读课文
(1)自由读(2)指名读,(3)
同桌互读
学生欣赏
学生自由发言
像美女
像丝带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
如有个别学生出现不认
识的生字可采取:学生当
小老师互帮互学。
图下出示两句诗。
④你觉得这两句诗是什么意识呢?
⑤指导朗读这两句:
假如你是诗人,你会怎样来读这两句可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呢?
2、探究协作,读中悟情,品读第三、四句。
①过渡,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
②出示柳树近景图
③根据观察到的树叶的样子,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从这两句诗中你读明白了什么?
④这两句除了赞美柳叶的精致,更主要的是赞美什么?⑤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句。
四、拓展延伸,内化情感,表现美。
学了这首诗,柳树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我们可以美美地把它读出来,还可以采用什么方式把你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呢?
五、古诗表演大看台,群英聚会展示美。
1、组织各小组展示各组不同的表达赞美的方式,并适当讲解点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内化情感。
2、指导背诵古诗,师扮演角色创设情境。
①扮演耳背的奶奶。
②扮演不懂事的小妹妹。
③扮演严格的绦。
学生谈自己对字词的初步理解。
理解:碧玉、妆一树、绿丝绦碧玉,翠绿而晶莹,很美。
而随风轻拂的柳枝就像千万条丝带。
妆:打扮
一树:整棵树
绿丝绦:绿色的丝带。
学生读学生自主试读,体会感情及语气。
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
激励赛读。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读第三、四句。
学生看课件观察柳树叶子的形状。
指导学生理解裁:裁剪。
小组交流各自理解
指名说
学生朗读
a、自由读。
b、指名读、互评互议、教师相机指导。
c、齐读。
学生列举自己喜欢的表达形式。
①开朗读会。
②绘画。
③写话。
④当解说员。
学生在小组内背诵
全班背诵
妈妈。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春天来了自然界的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
自古就有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诗文,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春游湖》。
板书课题
春天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春天的湖畔,春意更加浓郁,诗人是如何描写春天游湖时的情景的呢?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兴趣。
出示生字卡
三、细读课文,读懂诗句。
1、出示课件
2、看着图你想到了什么?
3.品读诗句,感悟诗情(1)出示“双飞燕子几时回?”借助图画和想像入境课件显示“双飞燕子图”
(2)出示夹岸桃花蘸水开。
”(3)出示“春雨断桥人不度”(4)悟诗情:桥断了,不能过湖,你的心情怎样?指生自由发言。
齐读课题
展示课件
1. 看插图,朗读欣赏。
学生试读课文
对照格里的生字画出文中的生
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读准字
音。
开火车读生字。
看插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指名学生读诗句。
春暖花开,河水解冻,柳树发芽
理解:双飞、几时
指名读古诗第一行
借助图画和想像入境
夹、蘸
指名读古诗第二行
借助图画和想像入境:
品读感悟
指名说
读诗句
借助图画和想像入境:
品读感悟
如果学生说的不全面,教
师可以适当补充。
(5)出示“小舟撑出柳荫来”
课件播放古诗
四、背诵课文:体验情感,积累语言。
五、拓展延伸:激发读写兴趣诗歌欣赏
第三课时
一、读古诗。
再次整体感悟诗意,背诵古诗。
二、用多种形式认读二类字:
三、分析字形,指导生字书写。
(1)、认读生字。
(2)、记忆写字形、指导书写。
(3)、师领着书空。
(4)、口头组词。
(5)、在田字格小黑板上范写,指导学生仿写。
齐读“小舟撑出柳荫来”
再欣赏古诗,体会情感。
学生欣赏
学生背诵
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加入自己的识字经验及想象来记忆。
形近字比较,度——席;形声字比较,似——以;阴——荫
先让学生自己观察结构,怎样写漂亮?在指导学生按笔画顺序规则写字,并注意汉字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