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说课稿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重大发现和发明相继问世,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刚刚过去的20世纪更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
经济建设离不开能源,而最好的能源就是--电能.人类生产、生活、经济建设都离不开电能,饮水思源,我们不能忘记为人类利用电能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法拉第,以及他的伟大发现也就是我今天说课的题目—电磁感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等八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
吃透教材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基础,本课内容是选自国家级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煤矿电工学》第二章中的第三节《电磁感应》。
它是在学习了电的磁效应基础上,进一步讲述电磁感应现象及感应电动势,并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总结得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从中揭示电与磁的内在联系。
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既不感到难以入手不会因为太容易而产生轻视情绪呢?
这需要对学生情况有比较准确的定位:在学习本次课之前,学生虽然已经学会判断电的磁效应现象及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
但是还欠缺开拓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学生接受能力有差异,正是基于这一点所以在讲授本次课程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们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首先是认知目标,认知目标包括以下内容:1、了解电磁感应现象2、了解感应电动势 3、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能力目标是:通过演示实验,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即设想-实验-规律。
思想目标是:通过对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坚持不懈、苦经十载艰辛研究,最终发现电磁感应定律的相关史实介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情感目标:培养他们坚韧不拔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探索精神,努力学好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为将来在学术或技能领域有所建树打好扎实的基础。
依据《煤矿电工学》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结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难点:直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我们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
所以教师讲课过程中教学方法应用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有效程度。
本节课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积极大胆地采用探究式教学,突出现代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展双向交互活动。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 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 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种方法相辅相成将贯穿于我的整个教学过程。
教法的选择依据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指导思想。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即在课堂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来。
教学过程我将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以层层递进的六个环节,来完成新课的讲解。
课前教学仪器的准备和组织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用到一下的教学仪器。
第二个环节复习旧知、引入新课,首先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提问,我们知道电流可以产生磁场,那么磁场可不可以产生电流呢?让同学们讨论。
然后给同学们讲解这个问题在1831已经被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用实验的方式回答了。
法拉第1831年的实验是什么样的?下面就到了我们探究实验、创新学习的环节,今天我们就要通过演示实验的方式昨日从显一下。
这时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当磁铁迅速插入、拔出时,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偏转?(开始演示)通过演示我们可以看到当条形磁铁插入或拔出线圈的时候,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这种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就我们今天要研
究的电磁感应现象。
从而又引出了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的概念。
我们知道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是具有方向性的,那么它们的方向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进行判断呢?先让同学们积极讨论,再对同学们的回答进行合理评价后给出问题的答案,从而引出楞次定律和右手螺旋定则。
学会了判断感应电动势的方法,那么它的大小怎么计算呢?此时继续演示实验2,改变磁铁插入和拔出的速度,让同学们观察指针摆动幅度的大小。
(演示实验)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条形磁铁插入或拔出的速度越快、电流表指针摆动幅度越大。
而磁铁插入和拔出的速度反应的是线圈磁通变化的速度。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得出: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中磁通的变化率成正比从而得出公式:
课的重点。
为了拓展学生的思路,在上面结论的基础上,我继续提出问题:直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该如何求呢?这是本节的难点,我在处理教材上呢,继续以课件演示试验进行教学。
让导体两次切割磁感应线,所用的距离一样,但切割磁感应线的快慢不同,这时问学生:这两次实验的磁通变化量相等吗?变化的快慢相同吗?哪个变化快?指针偏转哪个大?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总结分析后,最终得出导体作垂直切割磁感应线产生的电动势的公式为e=BLv,这个公式很简单,但是对于一些才开始学习并且记忆力不太好的同学,掌握起来可能有些困难,不过难不倒我,下面请看我的公式教学法,该公式其中B可以理解为“包”的汉语拼音首字母,LV为法国著名箱包品牌,所以该公式可以理解为:咦?包LV的?我相信通过这个方法记忆后,我们的同学一定会感到SO easy!
我们知道了的直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那么他的方向怎么判断呢?因为在初中教材已学过右手定则,我在教材处理上对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故采用直接提问方式。
并对右手定则结合图示进行说明。
把一些电磁感应在日常中的应用实例以图片的方式展示给大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我在讲述法拉第电磁现象规律时,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向学生展示法拉第的生平事迹。
通过对法拉第坚持不懈、苦经十载艰辛研究,最后终于发现电磁感应定律的史实介绍,达到预定的思想目标和情感目标。
本节课的内容讲解完了,下面到了问题讨论环节。
在这个环节上我应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
该活动有一个比较有趣的名字叫做人人都是法拉第,其
内容如下,首先请看一下我们强大的演员阵容:法拉第由所有学生扮演,学生甲由老师扮演。
场景:清晨,天刚蒙蒙亮。
学生甲满脸疲惫的低头走出了实验室。
似乎他又工作了整整一夜,无意间抬头看到了对面走来的法拉第,急忙快走几步迎了过去。
“法拉第教授,有一问题让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昨天晚上工作了一夜还是没有得出结果,具体情况是这样……请您帮我解答一下。
法拉第思考片刻后做出了以下回答。
在上面的场景中提出了本节课要讨论的摇绳发电的问题,这时给同学们5分钟左右的时间思考并讨论,要求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该环节让学生和老师进行了一个学习上的换位。
使学生感受到能够为人答疑解惑后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由被动学习变为饱含兴趣的主动学习。
鉴于问题的难度,我又给同学们进行了适度的提示性的指导(给出了一下图片)。
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教师要给以评价,以鼓励表扬为主,增强学生主动探究未知世界的信心。
侧重点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协调学生与教师之间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它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最后通过作业一,使同学巩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通过作业二,使所讨论的问题上升到理论水平,以小论文的方式使学生在经过充分思考后写出自己的研究结果。
以下是我这节课的板书设计。
我在本课中采用通过实验演示――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这个科学规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充分运用多媒体演示、提问等交互手段,并把难点分散于实验观察与思考问题中,这样既突出教学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从而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教学本应就是师生共同理解、共同感悟的过程,只有在这种平等友好积极进取的环境中,才能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构建和谐课堂,共建和谐校园。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来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