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聚乙烯醇的制备
化工系毕啸天2010011811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高分子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2.了解聚乙酸乙烯酯醇解反应的原理、特点及影响醇解反应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
由于“乙烯醇”易异构化为乙醛,不能通过理论单体“乙烯醇”的聚合来制备聚乙烯醇,只能通过聚乙酸乙烯酯的醇解或水解反应来制备,而醇解法制成的PVA精制容易,纯度较高,主产物的性能较好,因此工业上通常采用醇解法。
聚乙酸乙烯酯的醇解可以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进行。
酸性条件下的醇解反应由于痕量酸很难从PVA中除去,而残留的酸会加速PVA的脱水作用,使产物变黄或不溶于水,因此目前多采用碱性醇解法制备PVA。
碱性条件下的醇解反应又有湿法和干法之分,为了尽量避免副反应,但又不使反应速度过慢,本实验中不是采用严格的干法,只是将物料中的含水量控制在5%以下。
聚乙酸乙烯酯的醇解反应激励类似于低分子的醇-酯交换反应。
本实验采用甲醇为醇解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醇解条件较工业上的温和,产物中有副产物乙酸钠。
PVAc醇解主要有湿法和干法两种。
湿法醇解中,氢氧化钠是以水溶液的形式(约350g/L)加入的,VAc-MeOH体系的含水量在1%-2%。
该法的特点是醇解反应速度快,设备生产能力大,但副反应较多,碱催化剂耗量也较多,醇解残液的回收比较复杂。
干法醇解中,碱以甲醇溶液的形式加入。
反应体系中水含量控制在0.1%~0.3%以下。
该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副反应少。
醇解残液的回收比较简单,但反应速度较慢,物料在醇解机中的停留时间较长。
主反应:
*
*
O
O Me
+MeOH**
OH
+
O n n
*
*
O
O Me
+EtOH**
OH
+
O
O n n
四、实验仪器
磨口三口瓶,普通三口瓶,球冷,抽滤瓶,布氏漏斗,抽滤垫,表面皿,量筒,弹簧搅拌棒,电热套,机械搅拌器。
反应装置图简要表示如下(有很多东西画不出来,凑合一下):
六、实验注意事项
1.投料时要将PVAc 剪碎后一次性投入三口瓶中,搅拌时注意不要让PVAc 粘成团。
在看不到膜后再多搅一会;
2.PVAc 溶于MeOH ,但是PVA 不溶。
随醇解反应的进行,PVAc 大分子上的乙酰基逐渐被羟基所取代,当达到一定醇解度(60%)时,体系由均相转为非均相,外观也发生突变,出现一团胶冻,此时必须强烈搅拌把胶冻打碎,才能使醇解反应进行完全,否则胶冻内包住的PVAc 并未醇解完全,使实验失败,所以搅拌要安装牢固。
在实验中要注意观察现象,当胶冻出现后,要及时提高搅拌转速;
3.弹簧搅拌尽量靠近瓶底,并且要装得充分牢固。
因为在这一步中,需要高速大力搅拌,装不牢固搅拌棒可能滑下去;
4.发现凝胶块及时停止加料,靠机械力量把它打碎。
七、产率计算
干燥后称重,实际得到了PVA 6.410g 。
八、思考题
8.1 碱催化醇解和酸催化醇解有什么不同?
它们的产物均是酯以下给出两种催化的机理, 为了作图方便,机理中未画出高分子长链,而将基团以“R ”代替。
碱催化:
R
R OR
O + R
2OH
酸催化:
R 1
OR 2
O
H
R 1
OR 3H
OH
R 2O
R 3
HR -R 2OH -H
R 3
O
质子转移
R 2OH
二者都会发生副反应有酯的水解。
O O + NaOH
ONa
O + EtOH
O
+ NaOH ONa O
+ MeOH
+ H 2O
O
O H+
OH
O
+ MeOH
O
O H+
O + EtOH
+ H 2O
此外,酸催化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有成烯和成醚,PVA 链上就可能发生。
以乙醇为例:
H +
H +
O
另外若体系中有杂质如VAc ,则有可能催化作用下生成乙醛等物质。
这将会在以下几题中讨论。
8.2 聚乙烯醇制备中影响醇解度的因素是什么?
(1)醇解温度。
升温醇解反应会加速,但是副反应也会增加,酯在碱性条件下加热会水解,体系中残存的醋酸根会增多,影响PVA 产品纯度。
醇解反应初期温度高,酯交换速率快,生成醋酸甲酯的量大,加速了副反应水解的进行,使碱的消耗变快。
至反应后期,氢氧化钠浓度下降,酯交换和水解反应的速度大大降低。
(2)PVAc 浓度。
在醇解其它条件固定时, PVAc 浓度太高则体系粘度变大,流动性差,与碱的混合均匀性差,导致醇解度下降,同时产品残存醋酸根增加。
但是从工业的角度讲,如果PVAc 浓度低,则反应停留时间变长,螺杆生产能力下降。
而且浓度过低会导致溶剂回收量大。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醇解时PVA 析出后状态变差,低碱醇解时,产品外观从粒状或颗粒状变成絮状兼粒状。
文献中查到一般高碱PVAc 浓度控制在21-26.5%,低碱控制在28-35%为宜。
(3)相分离。
PVAc 溶于MeOH ,而PVA 不溶。
不同的条件会影响到相变时间。
相变后,析出的PVA 脱离了溶液体系,如果此时PVA 较难接触到MeOH ,那么析出的PVA 将无法再度醇解,这会极大地降低醇解度。
如果生成了胶冻,部分PVA 被包裹在中间,同样会影响反应的进程。
因此在于体系内刚刚出现胶冻时,必须采用强烈的搅拌,将胶冻打碎,才能保证醇解较完全地进行。
(4)杂质。
这张PVAc 膜是在上次实验中,直接将制备PVAc 的反应液倒在水面上析出而得。
注意到一点细节,我们上次做成的PVAc 膜在从水中捞出来时,在局部区域观察到有气泡嵌在膜中。
气泡说明体系的粘度较大,可以想见膜中肯定有未除尽的VAc 。
猜想上次的溶液聚合中说不定还发生了酯交换反应。
O
O + MeOH
O
O
+
OH
H O
VAc 单体残留在体系内,醇解时会消耗碱生成乙醛。
乙酸甲酯这样的杂质也会消耗碱。
这些都是降低醇解率的因素。
同时查到这些物质的存在可能使PVA 的状态变坏,如成粉状。
此外,醛的存在,可能使PVA 发生缩醛反应,使PVA 着色。
(5)含水量。
醇解系统的含水率对醇解反应影响极大。
由于水是酯水解反应的催化剂,随着系统中含水率的增加,水解反应加快,增加碱的消耗。
(6)含碱量(MR )。
碱摩尔比是影响聚乙烯醇醇解度最重要的根本因素。
碱是醇解反应的催化剂,同时参与主反应和副反应。
碱的摩尔比太高,醇解反应快,副反应产物醋酸钠多;但如果碱的摩尔比太低,醇解反应速度慢,反应时间需延长,而且醇解不完全,醇解度低。
8.3 如果乙酸乙烯酯干燥得不够,仍含有未反应的单体和水,试分析在醇解过程中会有什么影响。
突然发现这题我在上面的(4)和(5)中已经回答过了
VAc 单体残留会消耗碱同时生成乙醛。
可能使PVA 的状态变坏,如成粉状。
还可能使PVA 发生缩醛反应,使PVA 着色。
水是酯水解反应的催化剂,水的存在会使水解反应增加碱的消耗。
8.4 高分子的化学反应有什么特点?
(1)带有相同官能团的聚合物和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反应性。
官能团活性与分子尺寸无关。
但是由于聚合物结构的复杂性,如分子量的多分散性、结晶与非结晶等,使得其反应特性不同于小分子化合物,通过反应速率和转化率要低于小分子化合物。
(2)转化率与小分子反应转化率的意义不同。
即每个大分子上都含有反应的以及未反应的基团,如本次实验得到的产品中,碳链上同时连接了羟基和酯基。
一般用平均转化率来表示,也不能将未反应的结构从大分子中分离出来。
(3)存在着多种高分子效应,即由高分子骨架引起的,使高分子体现出与小分子化合物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包括结晶效应、溶解度效应、邻基效应、几率效应、位阻效应、交联和疏水相互作用。
8.5 本实验中的所有反应 主反应:
*
*
O O Me
+MeOH
*
*OH
+O n n
*
*
O
O
Me
+EtOH
*
*OH
+O
O n n
副反应:
O O + NaOH
ONa
O + EtOH
O
+ NaOH ONa O
+ MeOH
O
O + MeOH
O
O +
OH
H O
九、参考文献
1.《高分子化学》,唐黎明、庹新林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高分子化学实验与技术》,杜奕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3.《聚乙烯醇醇解度影响因素浅析》,张荣梅,王爱青,崔晓芳,山西三维集团
4.《聚乙烯醇生产醇解度的控制》,丘天荣,化学工程与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