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匝道设计说明

C匝道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一、设计规范与技术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公路圬工桥梁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JT 391-1999《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327-2004二、技术标准1、设计荷载:公路-Ⅰ级2、桥面宽度: 0.5m(护栏)+净7.5m+0.5m(护栏)3、斜交角度:路线前进方向河流的右偏角90°。

4、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三、主要材料1、混凝土主梁、横梁采用C50混凝土;桥墩墩柱、桥台盖梁、肋身采用C30混凝土;耳背墙、护栏、挡块、垫石及桥头搭板采用C30混凝土;桩基础采用C25混凝土。

2、钢材①、预应力钢绞线低松弛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应符合GB/T 5224-2003的规定,公称直径为Φs=15.20mm,公称截面积A=140mm2,钢绞线标准强度f pk=1860Mpa,弹性模量Ep=1.95×105Mpa。

②、普通钢筋:所采用的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GB1499-1998)和GB13013-1991的规定,钢筋直径≥12mm 时,采用HRB335热轧螺纹钢筋;直径<12mm时,采用R235热轧光圆钢筋。

③、钢板采用符合GB700-88规定的Q235钢板。

3、锚具及管道成孔预应力钢束锚具采用预应力群锚锚具及配套设备,管道成孔采用钢波纹管。

锚具应符合《预应力筋锚具、夹片和连接器》(GB/T14370-2000)的规定。

4、支座全桥支座采用GPZ(Ⅱ)型盆式橡胶支座系列产品,其性能应符合交通部行业标准JT391-1999的规定。

5、伸缩装置伸缩缝采用60mm型模数式伸缩缝,其有关技术特性必须满足《公路桥梁橡胶伸缩装置》(JT/T327-2004)的有关规定。

6、其它材料铺装采用沥青混凝土,防水材料采用FYT-1型改进型防水剂。

四、设计要点(一)桥型总体布置C匝道中桥为上跨G匝道而设。

本桥起点桩号为CK0+193.9,终点桩号为CK0+271.5,桥梁总长77.6米。

桥梁跨径组合为(20+31+20)米。

本桥位于平面由R=190m的右偏圆曲线内,墩台径向布置。

(二)上部结构全桥一联采用满堂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单箱单室断面,梁高为1.7米,悬臂长2.00米。

现浇箱梁整体旋转顶板横坡与桥面横坡一致,顶底板平行,各腹板等高。

桥面铺装:10cm厚沥青混凝土。

(三)下部结构下部桥墩采用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

桥台采用柱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四)结构计算本桥采用“GQJS9.6”平面杆系程序进行结构分析计算,桥面板按单向板和悬臂板计算。

箱梁按部分预应力混凝土A类构件设计。

为提高箱梁抗剪能力,设计时采用腹板预应力钢束。

当普通钢筋与预应力束发生冲突时,应适当移动普通钢筋。

伸缩缝构造及安装图由供货方提供,本施工图仅设置了伸缩缝预埋钢筋和预留了伸缩缝槽口。

车辆荷载等级:公路-Ⅰ级温度:全桥均匀升温25℃、降温20℃,温度梯度按照JTG D60-2004有关规定取用。

一期恒载:一期恒载包括主梁材料重量。

混凝土容重取2.6t/m3,主梁按实际断面计取重量。

主梁横隔梁以集中力计入。

二期恒载:二期恒载为桥面防撞护栏、分隔带护栏等以及桥面铺装。

管道摩阻系数μ=0.25,偏差系数K=0.0015,一端锚具变形引起的钢束回缩量为6mm,钢绞线松驰率0.035。

钢束张拉锚下控制张拉力为σcon=0.75f pk=1395MPa。

基础不均匀沉降:L/3000cm(L单位cm)。

桥墩结构受力分析时,各墩所受的水平力按其刚度进行分配,基桩内力按“m”法进行计算并按摩擦桩进行设计。

五、施工要点施工时除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有关要求外,尚应注意:(一)材料1.混凝土:上部结构采用高标号混凝土,因而必须仔细研究确定施工工艺和选用的材料,进行高强混凝土最佳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控制质量,控制标准和检测方法,并严格执行;为保证全桥颜色的一致性,建议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牌的水泥用料。

2.钢材:普通钢筋、预应力钢材和锚具应按设计技术指标进行购货,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有关要求,进行严格验收和检验。

(二)连续箱梁1.箱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一次落架施工,因此,对支架必须从以下几点引起重视。

①、支架基础必须进行处理,必要时对桥下地面用低标号混凝土进行硬化处理,并加强地基排水,设置纵、横向排水沟渠,防止地基积水软化造成支架下沉。

②、施工中的振动和冲击、不均匀荷载、施工误差、风力、横向超高等水平向荷载是支架倒塌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取不小于5%的上部荷载作为水平荷载,作用于支架顶部进行支架横向稳定验算。

纵向应充分利用桥墩使支架支顶牢固。

③、支架搭设及承载验算应充分考虑弯道及斜坡上支架受力的不均匀性,适当加密曲线内侧及低坡处支撑杆件数量,支架纵、横向必须加密剪力撑,保持支架整体受力和稳定性。

④、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对支架进行预压(静压5天以上及达到稳定状态2天以上。

沉降稳定标准:24小时沉降±1mm),预压荷载应不小于上部结构自重,以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

⑤、在支架预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设置观测点,进行全方位观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2.现浇箱梁预应力张拉完成后才能再施工两侧桥台背墙。

3.箱梁混凝土可水平分层一次浇注完成(此方案内模一次安装),亦可水平分层两次浇注(此方案内模两次安装)。

分层一次浇注时,第一次浇注底板、腹板混凝土,在腹板混凝土初凝前第二次浇注顶板混凝土,并对腹板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此方案要求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初凝时间。

否则应采用两次浇注,采用两次浇注时接缝面设置在内上倒角下端,在第一次浇注的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对第一次浇注混凝土表面凿毛并冲洗干净,然后再浇注顶板混凝土。

同一次浇注时应从跨中向墩顶方向浇注,最后浇注墩顶两侧各3米左右范围内梁段及横隔梁,以防止在浇注过程中墩顶位置及施工缝位置出现竖向裂缝。

4.预应力管道定位筋应设置准确,管道半径小于50m时每隔50cm设一处,其余部分每隔100cm设一处。

管道的连接必须保证质量,应杜绝因漏浆造成预应力管道堵塞。

5.箱梁在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严禁踏压波纹管,防止其变形,影响穿束及张拉。

6. 浇筑箱梁时,注意充分捣实混凝土,特别是锚下、普通钢筋密集处及波纹管下方的混凝土,防止出现蜂麻面。

7.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时方可张拉预应力钢束。

张拉预应力钢束时,采用张拉吨位控制,并用伸长值进行校核。

当预应力钢束达到张拉控制吨位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误差必须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否则查找原因,排除不利影响后重新张拉。

施工时应确保锚垫板与预应力束垂直。

8.钢绞线进场后,应按照规范进行验收,并对其强度、伸长值、弹性模量、外形尺寸进行检查、测试。

锚头进行裂缝探查,夹片进行硬度试验。

9.压浆用水泥浆的水灰比宜控制在0.4~0.45之间,水泥浆的掺合材料要求对预应力束不能起腐蚀作用。

水泥浆的标号要求其设计强度不低于箱梁混凝土设计强度的80%,据此进行配合比设计。

10.为防止混凝土裂缝和边棱破损,并满足局部强度要求,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侧模。

支架应在预应力张拉完成,预应力管道内灌浆混凝土强度达到后方可拆除。

卸架时应先卸悬臂部分,再从跨中向两边卸架。

落架应遵循全孔多点、对称、缓慢、均匀的原则,从跨中向支点拆卸。

11.施工时箱梁顶板、底板的上、下层钢筋及腹板的内、外层钢筋之间应采用Φ12短钢筋(两端用90°弯钩)固定绑扎成整体。

12.施工时,应注意为下道工序预埋钢筋、构件或预留孔、槽,应注意护栏、伸缩缝、支座、泄水管、通讯电缆等预埋件的预埋,并确保位置准确。

13.为了使桥梁外观颜色一致,要求主梁采用同厂家、同品种水泥。

14.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及时予以养护,以确保其质量。

15.为便于内模拆卸,建议在箱梁0.25L的顶板处设置60cm厘米(纵向)×40cm(横向)的人洞。

(三)预应力施工1.预应力管道质量(1)所有预应力管道必须采用镀锌双波波纹管,且钢带厚度不得小于0.3毫米。

(2)所有管道与管道的连接及管道与喇叭管的连接应确保其密封性。

(3)所有沿长度方向管道定位钢筋(图中未示,其数量由施工确定)并点焊在主筋上,不容许用铁丝定位,确保管道在浇筑混凝土时不上浮、不变位。

管道位置的容许偏差平面不得大于±1厘米,竖向不得大于0.5厘米。

(4)管道轴线必须与垫板垂直。

(5)应对波纹管进行漏水检查。

(6)波纹管在安装前应将其整形并去掉毛刺。

(7)焊接管道定位钢筋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管道被电焊渣烧伤,浇筑混凝土前应派专人对管道进行仔细检查,尤其应注意检查管道是否被电焊烧伤,出现小孔。

(8)排气管至少在管道曲线的最高点处设置。

2.预应力钢绞线(1)应按有关规定对每批钢绞线抽检强度、弹性模量、截面积、延伸量和硬度,对不合格产品严禁使用,同时应就实测的弹性模量和截面积对计算引伸量作修正。

现浇箱梁计算引伸量详见预应力图纸。

引伸量的修正公式为:∆⨯=∆'''AEEA式中:E'、A'为实测钢绞线弹性模量及面积E、A为计算采用的钢绞线弹性模量及面积E=1.95×105MPaA=1.4cm2Δ为计算得到的引伸量值Δ'为修正后的引伸量值(2)钢绞线运抵工地后应放置在室内并防止锈蚀。

(3)钢绞线的下料不得使用电焊或氧弧切割,只允许采用圆盘锯切割,且应使钢绞线的切割面为一平面,以便在张拉时检查断丝。

3.锚具和垫板(1)应抽样检查夹片硬度。

(2)应逐个检查垫板喇叭管内有无毛刺,对有毛刺者应予退货,不准使用。

(3)锚具成套购买,包括锚垫板、锚下螺旋箍筋等,不再另行出图。

4.预应力质量的控制(1)混凝土强度大于或等于90%的设计强度时才允许进行预应力张拉。

(2)预应力的张拉班组必须固定,且应在有经验的预应力张拉工长的指导下进行,不允许临时工承担此项工作。

(3)箱梁纵向预应力钢束为两端张拉,张拉顺序为依次张拉腹板、底板纵向预应力钢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