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旅游产品
途径:业务知识培训,技术技能培训
3.有做好服务工作的条件 途径:设施设备随时保持完好的待用状态 4. 有严格的保障措施 途径:健全服务规范、工作规章,检查及奖 惩制度
五、旅游吸引物及与旅游产品、旅游 资源的关系
旅游产品是经济学上的一个概念,用于交换 是它存在的前提,它是指为出售而生产或加工 的物质和非物质形态的因素,它本身存在的最 初动因是旅游的。 旅游资源的本体的存在不以个别人的意志 为转移,人的意志只能决定这种资源何时可作 为或可视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本身的存在的 最初动因是非旅游的。
举例说明北京故宫、大连圣亚海洋世界在确定其产品价值 时的依据。如果有人还想组织一批游客到云南丽江古城观 光,一睹当地的风俗民情,这时你从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 的角度如何看待这些风俗民情?它们何时是资源,何时是 产品?当是产品时又该如何计算其价值量?
你认为将旅游产品按照其与旅游资源的关系分为资源依托 型和资源脱离型两种有什么理论和现实意义? 当你想开办一家旅游企业时,你要考虑什么问题?当你想 把企业长久地运行下去时,又该考虑什么问题?你在考虑 这些问题时,运用了学过的什么知识?
1. 重要性:顾客追求;无形性;竞争。 2. 衡量标准: ① 外部标准:能够符合并满足顾客的期望,即顾客 满意。
② 内部标准:能够符合并满足服务工作本身的要求 和规范。
3.两者关系:内部标准是保障性手段,外部标准则 是终极目的或结果。。
1.有做好工作的愿望 途径:员工招聘,思想培训,企业文化 2.有做好工作的本领
Hale Waihona Puke 请分别列举你家乡所在的城市或地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 品。你认为这些旅游资源属于什么类型的旅游资源,它们 有什么开发潜力?这些旅游产品开发的利弊得失如何?
举例说明什么是核心旅游产品,什么是组合旅游产品?
一直到现在,学术界仍然沿用“旅游商品”专指旅游购物 品、纪念品等这样一种概念,其潜台词是:旅游产品不是 旅游商品,即,不是商品。这样一种界定,产生了理论上 的混乱。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旅游资源的定义:
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 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 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涉及范围的多样性; 吸引力的定向性; 易损性; 遗产资源的不可移动性; 当代人造资源的可创新性。
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通过适当方式将旅游资源所在地打造 成一个能令旅游者感兴趣并方便其开展旅 游活动的旅游环境,从而使该地旅游资源 的吸引力能够有效地得以发挥、改善和提 高。
旅游吸引物是最宽泛的范畴,可以理解为一切对旅 游者有吸引力的物质和非物质因素。 旅游资源是潜在的可供观赏或愉悦的物质和非物质 形态的因素。 ◦ 产权可能不明晰; ◦ 主要是为产业所用,但个别旅游者也可用; ◦ 是不是旅游资源,是相对的(“旅游资源”仅是 一个符号——人类赋予事物以意义); ◦ 旅游资源形成的原初动因不是旅游的。 旅游产品(即旅游商品)是为向旅游者出售而生产 或加工的物质和非物质形态的因素,它本身存在的 最初动因是旅游的。
从一般的型式上来看,旅游产品的生命周 期具有较明显的阶段性,可划分为四个相 互接续的阶段: 介绍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1.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Butler旅游地演变的生命周期理论
指出那些出自愉悦的目的旅行的人(即旅游者)与出自 商务、会议的目的旅行的人(我们称为旅行者)在旅行 目的地决策、旅游时间决策和旅游活动安排决策方面等 的区别? 这些区别如何影响我们在提供产品和服务、对他们的行 为进行研究等方面的差异? 一个旅游地经营者想了解来此旅游的人的各种特征,以 便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请你帮他设计一张调查表,用 于了解旅游者的相关特征?
你能否举出几个例子,来说明人们在不同的时代对什么是 美的或丑的有不同的看法?你是否相信,人们对旅游资源 的价值判断也会有这种时代差异,从而使这种价值本身打 上时代的烙印? 2002年,震动全国的“建水古城保卫战”再次向旅游资 源的保护与开发提出挑战。建水是与昆明、丽江、大理齐 名的云南四大古城之一,是明、清两代滇南文化、宗教、 政治、经济、军事和教育中心。这座古城中的清末文士风 格古民居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然而,它们正在被 建水县政府有计划地拆除,改造成“清式风貌街”,以促 进旅游业的发展。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通过收集相 关资料,请进一步阐述中国的法、权、理关系在旅游资源 开发与保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另外,为什么在这个问题 上普通老百姓的目光比地方政府还长远?各色人等在这个 问题上的根本动机是什么?
深圳是一个在小渔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城市。它在 发展旅游业方面尤其留给人们很多启示。学过本章内容 后,你能否联系本章所提出的一些理论观点对深圳旅游 发展的一些现象进行解释(提示:考虑旅游资源与旅游 业的关系、旅游产品生命周期与开发策略等理论)? 从理论上看,旅游资源是提供资源依托型旅游产品的企 业的财源,因此保护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应该是企业的 长远利益所在。但现实中,一些企业(如索道公司—— 当然单纯的索道公司不生产资源依托型旅游产品)并没 有这种动力,却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利用。这种 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通常,当炒股的人在买卖股票时,价格的涨落是获利的基 本渠道。现在假设你手里有一笔股票,它今天的市价是每 股50元。如果今天你没有把它卖出,到了明天,市价意外 地涨到80元,你一定会因为今天没有卖出这笔股票而庆幸。 但假如你经营的是旅游产品(而不是股票),恰好价格 (比如门票)与股票的价格一样今天是50元,并且有同样 的遭遇(今天没有卖出,而明天上涨了30元)。请问,你 明天是否会为今天没有卖出这个旅游产品(门票)而庆幸? 为什么?
3.不可储存性,亦称不耐久性。一旦闲置,所造成的损失将无 法追补。这一特点决定了很多旅游企业对其产品实行差别定 价以及驾驭市场需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这一特点决定了服务人员的言行 举止乃至个人仪容都会对产品质量和顾客满意度产生影 响,从而也决定了对服务质量行使控制的重要性。 注意:这一特点并不意味着消费与购买不可分离。 5.总体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大多数旅游者在选择目的地时, 都是将该地多方面的旅游供给情况综合起来权衡。其中 任何方面存在问题,都会影响到旅游者对该地的选择, 都会影响其他方面的成功经营。 这一特点决定了目的地各相关行业应当同步发展和 联合营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6.愉悦性。
按照这一定义,最典型最核心的旅游产品形 式就是已经被开发出来的旅游地,它是指出 于交换的目的而开发出来的能够向旅游者提 供审美和愉悦的客观凭借的空间单元。
旅游地 旅游者
中间商
旅游批发商
旅游零售商
旅游产品的利益构成——价值构成模型
由此看来,旅游产品的价值并非单纯到仅 仅拥有旅游愉悦的成分。利益的复合性不 仅是产品价值构成的属性使然,也是现代 社会激烈的商业竞争的必然结果。
(1)旅游产品是专门为出卖给旅游者而生产或开发出来的,是 商品,故与旅游商品同义。 (2)旅游产品的生产方式有两种,一是依赖于旅游资源所作的 开发,另一是凭借拥有的人、财、物力资源而仿造或创造的旅 游产品。 (3)旅游产品主要供旅游者购买,功能上具有可观赏性或愉悦 性,空间上具有地域性。 (4)旅游产品可以有物质实体,也可以仅仅是某种现象。 (5)旅游产品都或多或少地含有人类专门为旅游目的而投入的 劳动,否则就不成其为旅游产品。 (6)各种媒介要素(饭店、交通设施等)不是旅游产品,但可 构成旅游产品利益的追加组成部分。 (7)旅游产品不包括旅游购物品。
旅游产品从价值构成上看可以分为: 核心旅游产品、组合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按照与旅游资源的关系可分为: 资源依托型旅游产品、资源脱离型旅游产品
思考:这一分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无形性。这一特点决定了购买之前难以查验和客观评价;同 时也暗示了如何使其有形化的必要性。 2.不可转移性。旅游产品在地点上的不可转移特;相关的设施 和设备在所有权上的不可转移。 这一特点决定了旅游者只能到生产现场进行消费;这种 交易并不导致有关服务设施设备所有权的转移,而只是有限 使用权的交付。换言之,买方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按 常规使用有关的设施和设备,而无权损坏有关的设施设备或 将其据为已有,同时,使用权的有限性也意味着旅游者无权 自行决定让他人分享,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无权将使用权自 行转让给他人。
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旅游产品——是指为满足旅游者的愉悦需要 而在一定地域上被生产或开发出来以供销售 的物象与劳务的总和。
本概念不包含旅游购物品(纪念品、艺术品、 土特产品、用品)。 目前,业内将旅游购物品称之为旅游商品, 又另造旅游产品泛指泛化的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定义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