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中药制剂的检查

第三章-中药制剂的检查

(一)A型题1.属于中药制剂一般杂质检查的项目是()A.重量差异B.微生物限度C.性状D.炽灼残渣E.崩解时限2.中药制剂的杂质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不属于一般杂质的有()A.砷盐B.重金属C.酯型生物碱D.灰分E.水分3.中药制剂的杂质来源途径较多,不属于其杂质来源途径的是()A.原料不纯B.包装不当C.服用错误D.产生虫蛀E.粉碎机器磨损4.杂质限量的表示方法常用()A.ppmB.百万分之几C.ugD.mgE.Ppb5.中药制剂一般杂质的检查包括()A.酸、碱、固形物、重金属、砷盐等B. 酸、碱、浸出物、重金属、砷盐等C. 酸、碱、氯化物、重金属、砷盐等D. 酸、碱、挥发油、重金属、砷盐等E. 酸、碱、土大黄苷、重金属、砷盐等6.在酸性溶液中检查重金属常用那种试剂做显色剂()A.硫代乙酰胺B.氯化钡C.硫化钠D.氯化铝E.硫酸钠7.对于重金属限量在2~5ug的供试品,《中国药典》采用的检查方法是()B.第二法C.第三法D.第四法E.所有方法都适用8.在重金属检查中,标准铅溶液的用量一般为()A.1mlB.2mlC.3mlD.4mlE.5ml9.硫代乙酰胺与重金属反应的最佳PH值是()A.2.5B.2.0C.3.0D.3.5E.4.010.中药材、中药制剂和一些有机药物中重金属的检出通常需先将药品灼烧破坏、灼烧时需控制温度在()A.400度~500度B.500度~600度C.600度~700度D.300度~400度E.700度~800度11.标准铅溶液应在临用前取贮备液新鲜稀释配制,其目的是()A.防止硝酸铅水解B.防止硝酸铅氧化C.防止硝酸铅还原D.防止二氧化氮释放E.防止溶液腐败12.砷盐检查法中,制备砷斑所采用的滤纸是()A.氯化汞试纸B.溴化汞试纸C.氯化铅试纸D.溴化铅试纸E.碘化汞试纸13.砷盐检查法的干扰因素很多,许多无机物也有干扰,不会对其造成干扰的物质是()B.盐酸C.碘D.硫化物E.汞14.在一般杂质检查中,能用于定量测定的方法是()A.重金属检查第一法B.砷盐检查第一法C.重金属检查第二法D.砷盐检查第二法E.重金属检查第四法15.砷盐检查法中加入KI的目的是()A.除硫化氢B.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C.使砷斑清晰D.在锌粒表面形成合金E.使氢气发生速度加快16.砷盐检查第一法(古蔡法)中,标准砷溶液(1ugAs/mL)的取用量为()A.0.5mlB.1.0mlC.1.5mlD.2.0mlE.2.5ml17.砷盐限量检查中,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A.将As五价还原为As三价B.过滤空气C.除硫化氢D.抑制锑化氢的产生E.除AsH318.在砷盐检查中,需要在导气管中塞一段醋酸铅棉花,此段棉花不宜过紧也不宜太松,一般要求是()A.60mg棉花装管高度60~80mmB. 60mg棉花装管高度100~120mmC.100mg棉花装管高度50mmD.150mg棉花装管高度100mmE.200mg棉花装管高度80mm19.在砷盐检查法中,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A.10度~20度B.20度~30度C.25度~35度D.25度~40度E.30度~50度20.砷盐检查法第二法(Ag-DDC法)中,标准砷溶液的取用量为()A.1mlB.2mlC.3mlD.4mlE.5ml21.采用Ag-DDC法进行比色测定时,应采用的参比液为()A.甲醇B.氯仿C. Ag-DDC试液D.水E.三乙胺22.用硫氰酸盐法检查中药制剂中的铁,有时为了提高灵敏度可采用何种溶剂提取硫氰酸铁配位离子()A.甲醇B.乙醇C.正丁醇D.醋酸乙酯E.乙醚23.在氯化物检查中,加硝酸的目的是()A.消除Br-、I-的影响B.消除SCN-的影响C.消除PO43-、CO32-等离子的影响D.消除OH-的影响E.以上都不是24.在氯化物检查中,如供试液不澄明,可用滤纸过滤,但滤纸应事先用含硝酸的水冲洗干净,其目的是()A.除去Cl-B.除去SO42-C.除去CO32-D.除去纸纤维中的碱性杂质E.除去纸纤维中的酸性杂质25.在硫酸盐检查中,当SO42-的浓度大于下列浓度时,则形成的BaSO4浑浊梯度不明显()A.0.01mg/mLB. 0.02mg/mLC.0.05mg/mLD.0.1mg/mLE.0.5mg/Ml26.在硫酸盐检查中,为防止样品中CO32-、PO43-等的干扰,常加入下列试剂()A.HNO3B.HClC.HClO4D.H2SO4E.HAc27.在硫酸盐检查中,BaCl2试液的配制一般是()A.临用前1小时之内配制B.临用前5小时之内配制C.临用前24小时之内配制D.临用前1周之内配制E.对配制时间没有特殊要求28.在硫酸盐检查中,如供试液不澄明,可用滤纸过滤,但滤纸需用下列溶剂洗净()A.HCl酸化过的水B.HNO3酸化过的水C.蒸馏水D.NaOH碱化过的水E.NaHCO3碱化过的水29.《中国药典》规定恒重是指供试液2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异在什么范围内()A.0.1mgB.0.2mgC.0.3mgD.0.4mgE.0.5mg30.采用烘干法测定中药样品中的水分含量,应干燥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多少为止()A.0.2mgB.0.3mgC.0.5mgD.3mgE.5mg31.炽灼残渣的组成主要有()B.硫酸盐C.氯化物D.硝酸盐E.碳酸盐32.采用甲苯法测定水分时,测定前甲苯需用水饱和,目的是()A.减少甲苯的挥发B.增加甲苯在水中的溶解度C.避免甲苯与微量水混合D.减少水的挥发E.增加水的挥发33.进行炽灼残渣检查时,样品的炽灼温度为()A.400度~500度B.500度~600度C.600度~700度D.700度~800度E.800度~900度34.总灰分与酸不溶性灰分的组成差别在()A.有机物B.硝酸盐C.泥土D.沙石E.钙盐35.西洋参中的人参检查属于()A.一般杂质的检查B.特殊杂质的检查C.制剂通则检查D.微生物检查E.碱的检查36.附子理中丸中乌头碱的检查属于()A.一般杂质的检查B.特殊杂质的检查C.制剂通则检查D.微生物检查E.定性检查37.农药残留量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溶剂为()A.丙酮B.甲醇D.正丁醇E.水38.农药残留量的测定主要采用的方法为()A.红外分光光度法B.紫外分光光度法C.色谱法D.质谱法E.电化学分析法39.黄曲霉毒素B1具有毒性和致癌性,但易受紫外线和一些化学物质的破坏,下列哪种试剂不能破坏黄曲霉毒素B1()A.次氯酸钠B.过氧化氢C.氯仿D.高锰酸钾E.氢氧化钠和氨水40.采用微柱色谱法检查黄曲霉毒素,所测结果为()A.黄曲霉毒素B1、B2的含量B.黄曲霉毒素M1、M2的含量C.黄曲霉毒素的总量D.黄曲霉毒素G1、G2的含量E.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二)C型题A.一般杂质检查B.特殊杂质检查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1.检查大黄流浸膏中的土大黄苷应属于()2.检查大黄流浸膏中的乙醇量应属于()3.检查大黄流浸膏中的含糖量属于()4.检查大黄流浸膏中的重金属应属于()5.检查大黄流浸膏中的硫酸盐应属于()A.重金属检查第一法B.重金属检查第二法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6.石膏中重金属的检查()7.玄明粉中重金属的检查()8.鹿角胶中重金属的检查()9.丁香罗勒油中重金属的检查()10.磺胺类药物中重金属的检查()A.氯化亚锡的作用B.KI的作用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11.氢气的产生()的产生()12.AsH313.还原五价砷为三价砷()14.在锌粒表面形成合金()15.与锌离子形成配合物()A.氯仿B.溴化汞试纸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16.检查中药制剂中的砷盐(第一法)需使用( )17.检查中药制剂中的砷盐(第二法)需使用( )18.检查中药制剂中的重金属(第二法)需使用( )19.检查中药制剂中的氯化物需使用( )20.检查中药制剂中的铁盐需使用( )A.加HNO的目的3B.加HCl的目的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21.硫氰酸盐法中,避免Fe3+的水解()22.砷盐检查法中,还原As5+为As3+()23.氯化物检查法中,避免碳酸银等形成()24.氯化物检查法中,加速氯化银沉淀生成()25.硫酸盐检查法中,防止碳酸钡等生成()A.烘干法B.甲苯法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26.不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品的水分测定常采用()27.含有微量水分的药品的水分测定可采用()28.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品的水分测定可采用()29.马钱子药材的水分测定可采用()30.丁香药材的水分测定可采用()A.制剂通则检查B.特殊杂质检查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31.珍视明滴眼液PH值的检查属于()32.阿胶膏剂挥发性碱性物质的检查属于()33.地奥心血康胶囊的干燥失重测定属于()34.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草酸盐的检查属于()35.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铁盐的检查属于()A.气相色谱法B.高效液相色谱法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36.《中国药典》2000年版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测定采用()37.中药制剂中黄曲霉毒素总量的测定采用()含量的测定可采用()38.中药制剂中黄曲霉毒素B139.各类型中药制剂水分的测定可采用()40.中药制剂中有机磷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可采用()A.限量检查B.含量测定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41. 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绿原酸的含量()42. 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鞣质的检查()43. 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PH值的测定()44. 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热原的检查()45. 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黄芩苷的含量()A.中药制剂杂质的来源B.西药杂质来源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46.不用季节采收的植物可能成为()47.制成成品后由于保管不当可能成为()48.喷洒农药可能成为()49.合成过程中的副产品可能成为()50.销售环节出错可能成为()(三)X型题1.《中国药典》检查杂志采用的方法有()A.与标准也进行对比B.与阴性药品对比C.在供试品中加入试剂,在一定条件下观察有无正反应出现D.与阴性药品对比E.供试品加试剂前后对比2.在《中国药典》中没有规定检查的项目,有可能是()A.含量甚微B.存在几率很小C.认识不够D.缺乏对照品E.对人体无不良影响3.评价中药制剂是否优良的主要标准包括()A.中药制剂是否有效B.中药制剂有无副作用C.中药制剂中杂质的含量D.中药制剂的销售E.中药制剂的包装4.中药制剂的杂质来源途径包括()A.中药材原料质量差别B.在合成药的过程中未反应完全的原料C.包装、运输及贮存过程中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使中药制剂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D.生产过程中的机器磨损E.药物在高温灭菌过程中发生水解5.重金属检查中,供试液如带色,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稀焦糖液调整标准溶液颜色B.加指示剂调整标准溶液颜色C.用除去重金属的供试品液配制标准溶液D.尽量稀释供试品液E.用微孔滤膜法6.中药制剂的杂质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属于一般杂质检查的有()A.甘草中有机氯类农药的检查、B.刺五加浸膏中铁的检查C.红粉中氯化物的检查D.玄明粉中镁盐的检查E白矾中铜盐的检查7.砷检查法中,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有()A.反应液的酸度B.反应温度C.反应时间D.中药制剂的前处理E.锌粒大小8.在砷盐检查中,H2S是由于一些硫化物阻碍酸性介质中反应后产生的,这些硫化物常常来源于()A.氯化亚锡中B.锌粒中C.KI中D.样品中E.有生成AsH3反应的副反应产生9.中药制剂中的砷往往是有机砷,必须先让其转变为无机砷,常用的破坏方法有()A.Ca(OH)2破坏法B.Br2-稀H2SO4破坏法C.H2SO4-H2O2破坏法D.无水Na2CO3破坏法E.KNO3-无水Na2CO3破坏法10.在干燥剂干燥法中,常用的干燥机有()A.变色硅胶B.五氧化二磷C.浓硫酸D.无水氯化钙E.氯化钾11.下列哪些方法可用作中药制剂的水分测定()A.常压烘干法B.甲苯法C.减压干燥法D.Fajans法E.Karl-Fischer法12.减压干燥法适用于下列哪些药物水分的测定()A.只含微量水分的药物B.熔点较低的药物C.热稳定性差的药物D.水分难以赶出的药物E.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物13.气象色谱法主要适用于下列哪些中药制剂中水分的测定()A.含微量水分的中药制剂B.需精确测定水分含量的中药制剂C.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制剂D.热稳定性差的中药制剂E.水分含量高的中药制剂14.硫氰酸盐法检查铁加入过硫酸铵的目的是( )A.氧化供试品溶液中的Fe2+成Fe3+B.防止由于光线使硫氰酸铁还原或分解褪色C.防止Fe3+水解D.提高灵敏度E.还原三价铁为二价铁15.氯化物检查法中加入硝酸的目的是()A.避免弱酸银盐沉淀形成干扰检查B.加速AgCl沉淀形成C.产生AgCl沉淀较好乳浊利于比较D.防止AgCl溶解E.避免单质银析出16.药品的干燥失重是指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失的重量,主要包括( )A.水分B.结晶水C.挥发性物质D.碱性物质E.酸性物质17.下列哪些方法常用于干燥失重的测定( )A.常压干燥法B.气相色谱法C.干燥剂干燥法D.减压干燥法E.热分析法18.《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收载的水分测定方法有( )A.气相色谱法B.烘干法C.费休法D.甲苯法E.减压干燥法19.对于中药制剂中特殊杂质的检查,常采用的方法是( )A.物理B.化学C.药理D.微生物E.核反应20.对中药材和中药制剂中有机氯类农药进行检查,测定的成分包括( )A.DDTB.五氯硝基苯C.尼古丁D.六六六E.敌敌畏21.在农药残留量分析中最广泛使用的提取有机溶剂有( )A.乙腈B.丙酮C.氯仿D.苯E.己烷22.有机氯农药的净化中常用到磺化法,其目的是()A.除去脂肪B.除去蜡质C.除去叶绿素D.除去氨基酸E.除去蛋白质23.常用的黄曲霉毒素的测定方法有()A.薄层色谱法B.微柱色谱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荧光分析法E.免疫化学分析法24.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曲霉毒素含量,常用衍生法使其荧光增强后,用荧光检测器检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