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
• 1、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提出大学应具有的新职能是:
• A.教学的职能 B.科研的职能
• C.服务社会的职能 D.引领社会的职能
• 2、高等教育完善阶段的特征,一是职能的完善,二是:
• • • 3• • 1• • • 2• • • 3• • C.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 D.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
• 4、大学走近社会的中心可能在( )社会阶段实现。
• A.农业社会 B.工业社会 • C.知识经济与后工业社会 D.原始社会
• 5、在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多因素中( )起主导作用: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 D.人际关系
•6、高等教育,是指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
• A.科学教育 B.人文教育 C.专业教育 D.通识教育•1、()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
•2
•
•
•
•
•1
•
•
•2
•
•
•3
• A.科类结构 B.形式结构
• C.层次结构 D.地区结构
•4、大学把直接服务于社会作为自身的职能,肇始于()
•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法国•5、在美国,高等学校的学位有():
• A.学士、硕士、博士 B.硕士、博士• C.协士、学士、硕士、博士 D.协士、硕士、博士•6、对高等学校职能体系的认识,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高等学校最早的职能是发展知识
• B.高等学校的职能是逐步完善的
•
•
•1
•
•
•2
•
•
•3
•
•
•1
•
•2、高校教师没有权利自行决定的是:
• A.编制教学大纲 B.选择教学内容• C.修订教学计划 D.选择教学方法•3、对高校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处理讲稿与教材关系的原则是• A.若即若离 B.多即少离
• C.多离少即 D.离而不即
•4、主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一样,通过自己的探索来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 A. 问题教学法 B.学导式教学法
• C.掌握学习法 D.发现教学法
•5
•
•
•6
•
•
•7
•
•
•8
•
•
•9
• A.研究教材 B.掌握必要的教学方法
• C.熟悉新的教学技术 D.了解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
•1、把某门学科的理论、思想、概念和方法运用到另一门学科问题的研究中,这种科研选题的方法称为:
• A. 问题法 B.移植法 C.追踪法 D.交叉法
•2、下列不符合高校科研基本原则的是:
• A.教学与科研互促性原则 B.以应用、开发研究为主• C.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统一 D.遵循项目指南与自由选题结合•3、高校科研的实质阶段是:
• A.准备阶段 B.实施阶段
•
•1
•
•2
•
•
•3
•
•
•1
•
•2
• A.政府干预为主 B.高校自主办学• C.高等教育市场化 D.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3、英美等国高校的董事会是一种:
• A.学术权力决策机构 B.最高决策权力机构• C.行政权力决策机构 D.行政决策的咨询机构
1、大学学术权力的主体是:
A. 大学生
B.教授
C.校级领导
D.各级行政人员
2、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显着特点是:
A.政府干预为主
B.高校自主办学
3
4、(
5
6
7、科层制模式是指学校实际决策和执行权力集中于()
A. 教师
B.学生
C.行政管理人员
D.书记
8、高等教育管理权力下放的重点是:
A.权力集中于地方教育部门
B.转变政府职能
C.高校自筹资金自主管理
D.社会中介机构调控
9、高等学校管理的特性不包括:
A.管理组织的松散性
B.管理权威的双重性
C.管理结构的多样性
D.管理主客体的绝对性
1、高等学校的学制是指:
A.
C.
2
A.
C.
3
A.
C.
1、(
A.
2
A.
C.
3、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以“教师资格制度”作为我国的教师职业许可制度的法律是:
A. 教育法
B.教师法
C. 高等教育法
D.教师资格条例
1、宏观层次的高等教育思想不包括高等教育的:
A. 本质观
B.价值观
C.学习观
D.功能观
2、根据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处于:
A.精英化阶段
B.大众化阶段
C.普及化阶段
D.综合化阶段
3、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A.
C.
“
1
2、你怎样认识高等学校师生间的关系?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论述如何建立师生间的良好关系。
3、请运用高等学校管理特性的相关原理,论述目前大学行政化的弊端及去行政化的路径。
4、试以素质教育理论或全面发展教育理论,论述高等教育应确立什么样的质量观?
5、论述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
6、联系实际,论述“大学必将走近社会的中心”的理由。
7、为什么说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选择?
8、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同时也是高校教师的主体工作,请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9
10
1
2
A.
3
4、()是指人们在观念上、思想上对教育对象的质量规格总的设想或规定。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课程目标
5、将高校按管理体制不同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这构成了高等教育的()结构。
A.形式结构
B.能级结构
C.培养目标
D.课程目标
6、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目标是:
A.与产业结构一致
B.与技术结构一致
C.发展高职教育
D.与区域结构一致
7、19世纪初高等学校出现的新职能是:
8
9
10
科研成果量
11
学科负责人
12
A.
13、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课堂教学
C.检查评定
D.课后辅导
14、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学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A.研讨式教学法
B.发现教学法
C.学导式教学法
D.掌握学习法
15、()的形成是教师教学艺术上成熟的重要标志。
A.教学风格
B.教学观念
C.教学思想
D.教学作风
16、把某门学科的理论、思想、概念和方法运用到另一门学科问题的研究中,这种科研选题的方法称为:
A.
D.
17
18
19
20
化层
二、简答题(本大题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简述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思想结合实施的四种培养模式。
3、简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容或表现形式。
三、论述题(本大题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理解“大学校园既是一个教育环境,又是一个文化环境”?请结合高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2、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趋势之一是“围绕培养创新人才展开”。
作为一位老师,您怎样顺应这种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改革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