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民营企业发展的挑战与应对摘要:本文是今年6月完成的1053位企业家参与的“企业用工情况专项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企业家认为今年以来企业用工成本呈持续上升的态势,二季度企业缺工情况依然严峻;生产岗位仍是缺工最严重的岗位。
三季度企业计划招工人数有所上升。
男性劳动力及18-30岁年龄段的劳动力更受企业欢迎;企业招工难问题依然突出,期待政府给予支持。
关键词:企业用工招工难人工成本上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逐年提高,逐渐成为国家财税收入的重要支柱和创造社会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
目前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一方面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未来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另一方面国内通胀压力加大,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
为了解当前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民营企业应对挑战的措施与建议,2011年8月,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企业委员会、妇女委员会与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共同组织实施了“2011年度中国民营企业家问卷跟踪调查”。
本次调查是第9次全国范围民营企业家年度问卷跟踪调查,是在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11年度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8月6日至9月6日共回收有效问卷1,166份(调查样本情况详见附录)。
通过部分未填写问卷与填写问卷企业的对比分析,未发现存在系统偏差。
为使调查分析更为全面和深入,本报告还采用了近几年民营企业家年度问卷调查结果。
当前民营企业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和挑战,民营企业家的发展动力和信心不足。
调查显示,成本上升已成为当前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民营企业的人工成本和物料采购价格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民营企业效益有所下滑,企业流动资金趋紧,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民营企业家普遍反映税费负担较重;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招工难问题,用工人数比去年下降,未来用工计划放缓;民营企业的创新动力减弱,研发投入和新产品销售比重的增幅均低于去年,跨行业拓展动力比前几年有所回落。
针对当前的困难和挑战,一方面民营企业家表示将采取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增加创新投入和引进人才等措施来应对挑战,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家希望政府通过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大力完善企业经营环境等政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激发民营企业家创新发展热情。
一、当前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1、成本上升成为当前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近几年来,成本上升一直是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重要困难,特别是2011年以来,受到世界经济复苏的势头趋缓、主要能源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国内人工成本大幅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成本上升已经成为当前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民营企业家选择比重最高的两项分别是“人工成本上升”(79.7%)和“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60.1%),明显高于其它选项,同时要比2010年的调查结果提高了6.7和4个百分点,比2009年的调查结果提高了18.5和7.5个百分点(见表1)。
从人工成本的情况来看,调查结果显示,相对于2010年年末,认为企业目前的人工成本“上升”的民营企业家占98.6%,认为“持平”的占1.2%,认为“下降”的仅占0.2%;认为“上升”的比认为“下降”的多98.4个百分点,比2010年的调查结果提高了2.8个百分点。
其中,东北地区民营企业和中小民营企业人工成本上升较多(见表2)。
从物料采购价格的情况来看,调查结果显示,相对于2010年年末,认为企业目前的物料采购价格“上升”的民营企业家占87.7%,认为“持平”的占9.3%,认为“下降”的仅占3%;认为“上升”的比认为“下降”的多84.7个百分点,比2010年的调查结果提高了11.9个百分点。
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民营企业以及中型民营企业的物料采购价格上升较多(见表3)。
2、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今年以来,随着货币政策的趋紧,民营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有所加剧。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流动资金“紧张”的民营企业占48.3%,资金“正常”的占45.5%,资金“宽裕”的占6.2%;资金“紧张”的比“宽裕”的多42.1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0年提高了10.2个百分点(见表4)。
从不同地区看,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民营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比“宽裕”的多50个百分点以上,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从不同规模看,中小民营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状况更为严重;从不同行业看,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钢铁、造纸等行业资金紧张状况相对更加严重(见表4、5)。
在资金紧张的同时,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也更加突出。
关于民营企业从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比较难”或“非常难”的民营企业家占49.9%,认为“有难度”的占29.2%,认为“不太难”或“不难”的占20.9%,总体评价值为2.51,明显低于中值3,也明显低于2010年的调查结果。
从不同地区看,西部地区民营企业的评价值仅为2.28,明显低于其他地区;从不同规模看,中小民营企业的评价值要明显低于大型民营企业(见表6)。
为了进一步了解民营企业的银行贷款情况,本次调查还设计了“从银行贷款付出规定利率之外的额外费用的情况”这一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35%的民营企业家表示“很多”或“较多”,20.1%认为“一般”,33%表示“有一点”,仅11.9%表示“没有”,总体评价值为3.14,要低于2010年的调查结果。
从不同地区看,东北地区民营企业的评价值仅为2.93,明显低于其他地区:从不同规模看,大型民营企业的评价值要低于中小民营企业(见表7)。
由于从银行贷款的难度较大,不少民营企业选择从民间渠道筹资,因此本次调查还了解了“民营企业从民间渠道筹资的难易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30%的民营企业家认为从民间渠道筹资“非常难”或“比较难”,34.5%认为“有难度”,35.5%认为“不太难”或“不难”,总体评价值为3.05,要略高于2010年的调查结果。
从不同地区看,东北地区民营企业的评价值仅为2.77,明显低于其他地区;从不同规模看,中小民营企业的评价值要低于大型民营企业(见表8)。
3、普遍反映企业税费负担较重调查发现,民营企业家普遍反映目前企业的税费负担较重。
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当前民营企业的税收负担情况,超过八成(83.9%)的民营企业家认为“很重”或“较重”,15.6%认为“一般”,仅0.5%认为“较轻”,总体评价值仅为1.83,明显低比重“增加”的民营企业占39.7%,“持平”的占45.7%,“减少”的占14.6%;“增加”的比“减少”的多25.1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0年的调查结果下降了12.3个百分点。
从不同地区看,东北地区民营企业新产品销售比重“增加”的比“减少”仅多13.2个百分点,要明显低于其他地区;从不同规模看,小型民营企业新产品销售比重“增加”的比“减少”仅多18个百分点,明显低于大型和中型民营企业(见表20)。
3、民营企业家对外部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心存顾虑,发展动力和信心不足调查发现,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民营企业家对外部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心存顾虑,发展动力和信心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关于民营企业家对“目前是非公有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这一说法的认同程度,表示“很不同意”或“较不同意”的占45.8%,表示“一般”的占33.3%,表示“比较同意”或“非常同意”的占20.9%,总体评价值为2.62,明显低于中值3,也是近四年来的最低值(见表21)。
调查还发现,关于“不少企业家对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信心不足”这一说法,近三分之二(63.2%)的民营企业家“比较同意”或“非常同意”,明显高于表示“一般”(26.5%)和表示“很不同意”或“较不同意”(10.3%)的比重(见表22)。
关于“我认识的不少企业家都选择移民海外”这一说法,超过半数(53.4%)的民营企业家“比较同意”或“非常同意”,明显高于表示“一般”(19.8%)和表示“很不同意”或“较不同意”(26.8%)的比重(见表22)。
关于“未来一年国际经济形势将会恶化”这一说法,近三分之二(63.8%)的民营企业家“比较同意”或“非常同意”,明显高于表示“一般”(24.7%)和表示“很不同意”或“较不同意”(11.5%)的比重(见表22)。
关于“目前愿意做实业的企业家越来越少”这一说法,超过四分之三(78.1%)的民营企业家“比较同意”或“非常同意”,明显高于表示“一般”(10.1%)和表示“很不同意”或“较不同意”(11.8%)的比重(见表22)。
此外,调查还发现,民营企业家的压力增加,不少人表示不愿意再做企业经营者。
调查结果显示,关于民营企业家对自己压力的感受,三分之一(33%)认为“压力很大”,为近三年来的最高值,55.7%认为“压力较大”,仅11.3%认为“压力较小”或“没有压力”;关于“若再给一次机会,是否愿意再做企业经营者”这一问题,表示“愿意”的民营企业家占50.9%,明显低于2010年,为近四年来的最低值(见表23、24)。
三、对策与建议1、民营企业将采取加强管理、增加创新等方式迎接挑战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将采取多种措施应对当前面临的调整。
本次调查设计了“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贵企业未来一年应采取的措施”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家选择比重最高的三项依次是:“加强管理降低成本”(72.4%)、“增加创新投入”(58.5%)和“引进人才”(51.4%),其他选择比重较高的选项还有:“开拓国内市场”(43.8%)、“更新设备”(43.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34.4%)、“开拓国际市场”(26.3%)、“改变经营模式”(24.7%)、“减少用工”(22.1%)。
值得注意的是,与2010年的调查结果相比,选择“引进人才”的比重下降了10.4个百分点,这可能与当前民营企业招工难度较大以及人工成本较高有一定关系(见表25)。
2、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调查中反映出来,有超过八成的民营企业家认为当前企业税收负担较重。
民营企业家期待政府通过减税等措施减轻企业负担,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为此我们建议:第一,借助税收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一方面,对连续几年稳健发展、资产达到一定规模、经营达到一定年限的中小企业实行差异化税收政策,有效避免和降低中小企业寿命短、风险大、易于破产倒闭的风险,消除金融机构的忧虑;另一方面,建立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对于信用记录良好的中小企业,可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第二,完善科技开发税收优惠政策。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支撑,对极富创新精神而又缺乏资金的民营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无疑能极大地激发民营企业进行技术更新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