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激合并心房颤动

预激合并心房颤动


QRS波 心 室 除 极
ST-T
心 室 复 极
Sinus node His bundle
AV node
预激综合征时:
P波 心 房 除 极
PR段 房心 室房 结复 、极 希 氏 束 、 束 支 电 活 动
QRS波 心 室 除 极
ST-T 心 室 复 极
预激合并房颤时:
快速而不均匀的室上性激动
激发了房室结的传导延搁作用!(筛网作用)
室上速、单型性室速——RR间期绝对规整 多形性室速——RR间期相对规整 房颤合并差传——RR间期绝对不整 预激合并房颤——RR间期绝对不整
首先排除室上速
步骤二、依据差传特性排除
多形性室速 预激合并房颤 房颤合并差传
可排除房颤合并差传
心房颤动合并室内差异性传导
根本原因在于较快的心房激动下传造成束 支的功能性传导阻滞。
房室结房室结不应期
RR间期不规整
RR间期越短,AV结不应期 越短,则预激的心肌越多, delta波成分越多。
QRS波的形态描述:
1.QRS波为融合波, 2.极性不变, 3.形态基本一致——前半部分随前RR间期长短的变化而变化, 即前R-R周期越长,则预激成分越小, 反之亦然;而后半部分相对保持不变
传导速度 传导方向
传导特性 不应期长短
两者电生理比较
房室结通路
旁道
慢“林间小道”
快“高速公路”
自心房向心室 生理性延搁作用
前传:预激 逆传:折返或房颤 前传+逆穿:预激合并 房颤
全或无传导
RR周期越短, 不应期越长
RR周期越短, 不应期越短
正常情况下:
P波 心 房 除 极
PR段 房心 Βιβλιοθήκη 房 结复 、极 希 氏 束 、 束 支 电 活 动
纲举目张: 领会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的实质
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 王宁远
预激合并房颤
常见的恶性心律失 常,极易诱发室速、 室颤,
其本身也会导致心 室的不规则收缩, 影响心室的射血功 能。
既往心电图诊断标准:
① P波消失,代之以小f波 ② 心室率快,未经治疗的房颤的心室率大多
>180次/分,R-R间期绝对不等; ③QRS波群多为融合波,又因其受到快速而不
以此来诊断:
病人恢复窦性心律时心电图 delta波
房颤合并室内差异性传导
多形性室速
治疗
1.血流动力学稳 定时,可首选药物治疗。 例如普罗帕酮、胺碘酮等药物。 禁忌:延长房室结传导时间和不应期的药 物,例如洋地黄类和β受体阻滞剂
2.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可同步直流电复律 3.根治方法——射频消融手术
1913年,Cohe发表了第一 份预激综合征心电图
1930年,Wollf、White、 Parkinson把心电图改变和 心动过速高发生率联系在 一起,做了完整的综合征 报道
1944年,Ohnell将这类心 电图称之为“预激综合征”
WPW综合征解剖基础
1.房室间异常附加旁道—Kent束。 2.旁道是先天存在的。
我们的诊断标准:
①P波消失,代之以小f波 ②R-R间期绝对不等;心室率快而未经治疗者,
心室率大多大于180次/分 ③QRS波为融合波,极性不变,形态基本一
致——前半部分随前R-R间期长短的变化而 变化,即前R-R周期越长,则预激成分越小, 反之亦然;而后半部分相对保持不变
鉴别诊断:步骤一看RR间期
谢谢
故其不会出现预激合并房颤的心电图特点, 而是在房颤的基础上出现束支阻滞的图形, 以右束支阻滞居多;
值得一提的是若心电图记录的时间足够长, 会发现束支阻滞是间断出现的
步骤三、看QRS波形态
多形性室速 预激合并房颤
多形性室速:
QRS波的极性和QRS波前、中、后各个部分, 均多变;
R-R间期不等,但长短变化的程度相比预激 综合征合并房颤者要小
齐的房颤波的重叠而使之形态变异较大
病例:
患者男性,50岁
间断心慌、胸闷20余年,症状多于劳累后 发作,持续时间1-2分钟,未在意。1天前 上述症状加重,伴头晕、恶心、呕吐,遂 来诊。
既往体健
查体:心率 190次/分,律不齐,心音强弱 不等。血压85/54mmHg。
入院时心电图:
关于预激综合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