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的21个维度
第十五法则:致胜法则
领袖必须为他的团队找出一条致胜之路。
(1) 伟大的领袖在压力下最能发挥潜力,而 使它们内在的特质得以浮现出来。 (2) 一个团队不管拥有多少人才及潜力,惟 有当所有成员具有统一的目标时才可能成功。
(3) 斗士的心态——为求生存而奋斗的精神, 乃是创造本公司文化的原动力。
游戏时间
(2) 成功的领袖必定拥有直觉,他们习惯 使用自己的领导直觉来评估每件事物。
(3) 领袖具有一种能够退到远处纵观全局 的能力,不仅能回顾过去,并且能够预测 未来,就好像能从风中嗅出变化的气息一 般。
第九法则:磁力法则
物以类聚,你是什么样的人,就 吸引怎样的人来跟随你。
(1) 你找到的人未必是你想要的,而是你 自己是怎样的人,就会吸引怎样的人来跟 随你。 (2) 好的领袖知道,成功的秘诀在于找到 人才来弥补他的短处,这样他就能专心致 志地做他较擅长的事情。 (3) 如果你认为属下应该有更好的,那你 永远没有办法找到合适的。
第四法则:导航法则
谁都可以掌舵,但惟有领袖才会设定航线。
(1) 所谓领袖即是看得比别人仔细,比别 人远,而且比别人早一步先看到。 (2) 不管你过去经验多么丰富,仍然无法 预知现今一切的状况。 (3) 一个计划是否被接纳,得到支持并获 致成功,其主要因素并不在于计划有多大, 而是他的领袖有多好。
。 培养领导者,得到相乘倍增的效果。
(1)我身边的人个个都有无穷的潜力,需要有 人调教栽培,但我却忙于自己在领导及经营上 的成长,而无暇顾及培育周围这些人才,结果, 他们就流失了。 (2) 任何遵循“爆炸性的倍增”法则的领袖, 将从跟随者的成长模式转换为领导者的成长模 式。 (3) 只要你肯培训人才,领袖就会浮现出来。
第十三法则:增值法则
名师出高徒,只有领袖才能带出领袖。
(1) 栽培其他领袖的惟一方法,就是使自己成为 更好的领袖。 (2) 组织成长的潜能取决于领袖是否拥有更多良 好的人才,领导人才越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3) 如果你想继续成长而成为一个领袖,就得花 时间与最优秀的领导在一起。 (4) 领袖不会群聚在一起,你必须一次一个地把 他们挑出来。
领袖必须懂得先“舍”,然后才 能有“得”。
(1) 成功的领袖如果想扭转公司的命运,非得 保持一种牺牲的态度不可,他必须心甘情愿地 付出代价才能把公司带上轨道。 (2) 领导就是树立榜样,当你身处领导地位时 人们就会仿效你的每一个动作。 (3) 今日有许多人想要登上领导的宝座,期待 着有朝一日登上高位就能享有自由与权力。他 们完全不了解领导真正的本质乃是牺牲。
第十二法则:授权法则
有安全感的领袖才肯授权与人。
(1) 最好的主管懂得找到人才来做好计划 中的工作,而且又能克制自己在过程中不 横加干涉。
(2) 你如果想做个成功的领袖,就必须懂 得授权。
(3) 授权式的领导模式不依赖于职位权威, 而是使所有人都有机会负起领导的角色, 如此一来,他们就能轮番贡献自己的长处
(4) 你所培养的领袖越优秀,他所带近来的追 随者与领袖的素质就越优秀,而且数量越多。
第二十一法则:传乘法则
一位领袖的历史地位有赖于顺利传承。
(1) 领导力是无法委托别人来发挥的,你 如果不运用它,就得放弃它。 (2) 就像球队,教练需要一群好球员才能 赢,同样,一个团队也需要一群好领袖才 能成功。 (3) 成功不是看你跟前接手做什么,而是 看你身后留下了的是什么。
第三法则:跟随法则
领导力来自日积月累,而非一日之功。
(1) 一个人开发与提升技巧的能力,决定 他是否能成为领袖。 (2) 开始察觉自己对事实的无知,乃是迈 向知的一大步。 (3) 人的一生中,成功的秘诀是当机会来 临时,你已经预备好自己。 (4) 领袖不是一天养成的,必须投入毕生 的工夫才能成就。
(1) 通常一个人领导能力越高,就会越快 地观察出别人身上领导能力的强弱。 (2) 有许多方法可以衡量一位跟从者对领 袖的尊重程度,当一位领袖在团体中发动 重大变革时,就能考验出他所受到的尊重 程度。
第八法则:直觉法则
领袖善用领导的知觉来评估每一件事。
(1) 一个领袖的领导直觉常能使他从一般 领袖中脱颖而出,从而成为一个杰出的领 袖。
第五法则:哈顿(hear听到)法则
真正的领袖一开口,人们就洗耳恭听。
(1) 真正的领袖拥有权力,而不单是 拥有职位。
(2) 领袖真正的考验不在于开始的时 候,而在于结束时的地位。
(3) 人们倾听,不见得是因为话语中 所含的真理或信息,而是因为他们敬 重说话的人。
第六章:根基法则
信任乃是领导的根基。
(4) 带领自己用头脑就足够了;带领他人, 要用心才行。
第十一法则:核心圈法则
核心圈的水平,足以决定你的成就。
(1) 领袖的潜力是否能发挥,取决于核心 成员的素质。如果这些人有能力,领袖就 能带出极大的影响,不然,领袖也无能为 力。 (2) 领袖身边的核心圈足以影响领袖,以 及影响整个组织潜力的发挥。
第十法则:亲和力法则
这张照片说明了什么 ?(2011年硕 士研究生考试政治题 本题10分)
(1) 卓有成效的领袖知道,在你要别人伸 手支持之前,得先感动他们的心。 (2) 与人亲善的秘诀在于认识到:即使在 一个团体里,你也必须把人当成个体看待。 (3) 如果想要人跟随你,就不可低估与人 建立关系所产生的力量。
第十六章:动能法则
动能是领袖最好的朋友。
(1) 唯有那些能够引发他人动力的领袖才 能够创造出动能。 (2) 动能起动的时候最困难,而一旦开始 前进,你就会发现真的可以做些惊人的大 事。
(3)如果你渴望在团队中有所作为,千万不 要忽视动能所带来的力量。动能真的是领 袖最好的朋友,只要你设法建造起动能, 就有可能成就任何事情。
• 3月1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举行第 二次全体会议,吴邦国作工 作报告。他讲到,从中国国 情出发,郑重表明中国不搞 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 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 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 搞私有化,确保国家一切权 力掌握在人民手中。 • 他讲到,在立法工作中,我 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使党 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 家意志,成为全社会一体遵 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第二法则:影响力法则
衡量一个人的领导力,全看他 所发出的影响力。
(1) 当人们愿意跟随你,哪怕只是出于好 奇,都足以表明你已经是一个优秀的领导 者,散发出领导的魅力。
(2) 头衔唯一能够买到的是一点点时间, 使你有机会增加自己的影响力,或者,毁 掉它。
(3) 要成为一个领袖,不仅自己必须在前 面带头走,而且还得有人愿意跟随身后。
(1) 说到领导,不管你带领这群人有多久, 你绝对不能取巧走捷径。 (2) 领导就是策略与品格二者的有效结合, 然而,如果须二者舍其一,宁可舍去策略。 (3) 欲取得人们的信任,领袖必须是:能 力、关系和品格这几种特质的示范。
(4) 每个人的成就都无法超越他的品格上 限。
第七章:敬佩法则
人们只想跟随比自己强的领袖。
第十七法则:优先次序法则
领袖们必须明白,忙碌不见得就会有成就。
(1) 有许多东西会吸引我的眼睛,但是只 有少数几件能吸引我的心。 (2)身为领导,要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你最 强的领域。如果你的团队中有人能承担你 手中的工作,而且能作到你水准的八成, 那么,就应该将它交出去。
第十八法则:“舍”“得”法则
(1) 你想站得越高,就越需要领导力;你想发挥 更大的影响,就需要更大的影响力。 (2) 领导能力常常是一个人及团体办事成效的盖 子。如果领导能力强,锅盖就高,反之, 团体的 发展潜力便会受到限制。 (3) 个人和团体的成效与领导力的强弱成正比。 (4) 不管在哪一个行业,都可以看到一些聪明、 有才干而又成功的人,仅仅因为缺乏领导能力, 使得他们的成就大大受限。
领导力的21个维度
第一法则:盖子法则
领导能力决定一个人办事的成效水平。
【帕金森定律】一个不称职 的领导,可能有三条出路, 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 给能干的人;二是让一位能 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三 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 低的人当助手。只有第三 条路最适宜。他的两个助 手继而再找两个更加无能 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 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 于事,效率低下的领导体 系。
第十四法则:接纳法则
想要人们认同你的想法,必须先让他 们接受你这个人。
(1) 领袖先找到目标,然后才找到一群跟随 者;而一般人却是先找到了领袖,然后才认 同领袖的目标。
(2) 人们一旦拥护某人,就乐意跟随他的目 标,人们乐意追随那些他们能够认同的人。 (3)身为领袖,如果事情不成功就得不到任 何肯定。不能因为你做“对”的事就有功劳, 成功是以你是否有能力带领众人前往他们认 同的目标来衡量。
(4) 当领导者一定得牺牲。而这种牺牲是一种 持续的过程,并非只是一次性的付出而已。
第十九法则:时机法则
掌握时机与善用策略同样重要。
(1) 当适当的领袖配上正确的时机,令人 振奋的结果就会产生。 (2) 了解到该做些什么是一回事,而抓住 时机确实另一回事。
(3)领袖如果一再展现出他缺乏良好的判断 力,哪怕犯的不过是些小错,人们还是会 开始觉得,如果继续接受此人领导,那才 是真正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