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ppt课件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ppt课件
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兼有刚强、勇 敢等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 理科成绩均较好,往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成年后, 兼有“两性之长”的男女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更能 占据优势地位。
LOGO
Page 11
男女双性化: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
心理特征。 例:男幼师、男护士、女性国家元首、女老板
LOGO
Page 10
男女双性化与教育
研究者认为,在教育幼儿时,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 (即男孩只培养其粗犷、刚强等男性气质,女孩只培养其 温柔、细致等女性特点),只会限制他们智力、个性健康 全面的发展,进而可能令男孩过于粗犷、勇猛而缺少平和、 细腻气质,无法学会关心体贴他人及拥有细腻的情感世界, 令女孩过于柔弱、内敛而缺少勇气、自立精神,缺乏竞争 心及刚强的心理素质,最终在社会适应、情绪调控、压力 化解以及处理包括家庭在内的各种人际关系上,都劣于那 些“双性化”的男女孩。
品质
LOGO
Page 14
课堂小结
性别角色与性别行为的定义 性别角色与性别行为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影响幼儿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 双性化教育
LOGO
Page 15
Page 16
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 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即性 别行为。
LOGO
Page 7
学前儿童性别行为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一)性别行为的产生(2岁左右)
2岁左右初步产生性别行为 儿童的活动兴趣、选择同伴、社会性发展
LOGO
Page 8
(二)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3~6、7岁)
LOGO
哥哥?姐姐?
Page 1
LOGO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
教学目标:
识记性别角色与学前儿童 性别行为的基本内涵
探讨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和 性别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 及其影响因素
指导家长进行正确的性别 教育
LOGO
Page 3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
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是在对性别角
色的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
LOGO
Page 12
这个发现印证了今日美国日益流行的一个崭新的 教育思路—双性化教育。
“双性化教育”:是摈弃了传统的、绝对的“单 性化教育”后应运而生的一种家庭教育新理念。
LOGO
Page 13
如何开展双性化教育 ??
1、从儿童早期开始进行无性别歧视的教育,不过 分强调性别差异
2、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 3、增加男女孩子接触的机会 4、顺其自然,避免走向极端
行为习惯的过程,从而导致儿童之间在心
理与行为上的性别差异。
LOGO
Page 4
性别角色与学前儿童的性别差异
性别角色: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
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例:男养家女做饭;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 的,即只有当孩子知道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才 能进一步掌握男孩和女孩不同的行为标准。
LOGO
Page 5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第一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 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 岁)
第二阶段:自我中心地认识性 别角色(3~4岁)
第三阶段:刻板地认识性别角
色(5~7岁)
LOGO
Page 6
性别角色属于一种社会规范对男性和女性 行为的社会期望。
男女两性是由遗传决定的,男女在家庭生 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则是从儿 童时期起接受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
幼儿期,儿童性别角色差异日益稳定、明显: 游戏活动兴趣方面的差异 选择同伴及同伴相互作用方面的差异 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的差异
LOGO
Page 9
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对学前儿童性别行为有一定影响
性激素(荷尔蒙)
(二)社会因素:包括父母、教师及社会舆论
父母的行为对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和行为起着引导、 被模仿和强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