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晚8时,从事传媒的年轻人刘先生又开始了每日的饭后跑步锻炼。
然而,与刘先生相反的大多数年轻人,却有缺乏运动、饮食“重口味”、熬夜、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这些年轻人已经成为健康生活方式最难渗透的人群。
看现象:健康生活方式难渗透年轻人
“在干嘛?”要是周末你这么问上朋友一句,得到的回复大多数都是“宅在家”。
最近几年“宅”生活越来越普遍,似乎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态度。
更多的人愿意待在家里网购,玩电脑游戏,看肥皂剧……
广场上、公园里,大都是锻炼身体的老年人,很少有年轻人的身影。
他们在室内“宅”得太久了,不愿出门与人交流沟通,几乎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
他们上班时朝九晚五的开着QQ、微博等社交工具,下班回家后依旧埋头对着电脑、手机。
周末要么在家,要么就仗着自己年轻的资本,和朋友聚会熬夜、抽烟、喝酒、打牌,不愿亲近大自然,身体一天比一天肥胖,精神一天比一天差。
在朝天上班的教师小杨,就经常熬夜,几乎每晚睡觉都是在十二点之后。
“每天晚上十点过到了床上,我都习惯性地开始玩手机,不玩到十二点不会睡觉。
”
年轻人或许已经忘了大自然的魅力,忘了运动的快乐。
说好处:运动起来,形成习惯最重要
刘先生今年32岁,他对健康运动这件事深有感触。
2010年,刘先生来到如今所在的单位从事文字工作。
“那时每天的工作状态就是坐在电脑前工作,还喜欢深夜写稿,写完了再打几盘游戏,时常在半夜一两点才睡觉,生物钟完全打乱了。
”刘先生还说,最初两年,自己还没有成家,下班了就到外边饭馆里吃饭,没营养不说,还多是油荤重的食物,不知不觉体重就超过了170斤。
2011年,在单位组织的一次体检中,刘先生被查出由肥胖引起的高血脂、脂肪肝。
拿着《体检报告表》,刘先生便下定决心,运动起来,告别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结婚后,刘先生更是坚持每天跑步锻炼身体。
“我在手机上下载了一款名叫Runtastic的跑步健身追踪APP,还网购了一条心率带。
跑步时,围绕胸口戴上心率带,就能通过蓝牙传输,上传到手机计算、监测距离、心跳和脱水量。
”刘先生家住在雪峰教育园区,每天回家之后围绕澳源体育中心、广元外国语学校等地点跑步锻炼5公里,有时早晨也步行到单位上班。
“用‘你身上的每一块赘肉,都是向生活妥协的标识。
’这句话来形容缺乏锻炼的年轻人再合适不过。
我现在大概瘦了有十几斤,明显感觉自己的身体、精神好多了。
”刘先生感慨道,亲近大自然,积极参加户外运动,形成一种长久的习惯,才是年轻人正确的生活方式。
提建议:有规律和节制,轻松面对每一天
二十、三十岁的年轻人,最应该成为倡导健康生活的主力人群。
针对越来越多年轻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广元市中医院医生李标谈到:“中医有‘天人合一、中病即止、中庸之道’的说法,概括为现代的说法无非就是四个字:规律、节制。
现代的年轻人是什么好吃就专找什么吃,而且一吃就天天吃,顿顿吃,什么好玩就巴不得不离手,不仅打破了规律,也没有节制,增加了身体的负担。
”
李医生提示,如果不保持规律良好的睡眠习惯,人就容易早衰,出现失眠、心悸等不适,长期如此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例如高血压、心绞痛等慢性疾病,甚至出现猝死。
如果经常吃宵夜、不吃早饭,则严重损害肠胃健康, 容易罹患消化系统的疾病,例如胆囊炎、胆结石,或者溃疡甚至癌症的可能,应该尽可能自
己做饭,避免不规律的饮食。
李标建议,年轻人不要对自己要求太苛刻,尽量消除工作中的焦虑、强迫心理。
周末一定要休息,多去室外活动,使身心得到彻底放松,才能愉快地面对每天的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