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评课记录
地点:前楼小会议室时间:20xx-12-12下午
参加人员:王国文吕志军王顺保许明明高俊杰高秀华赵彦新霍维熙苏爱军
记录:
任课教师说课:
苏爱军:讲述了备课的构想、如何突破重难点;教学形式的创新“火眼金睛”;
对本课的反思:1、教材深入准确的把握,历史抓住事件的本质、要点把问题讲透。
2、要充分相信学生,设计合理的问题,相信学生一定可以在合作中提高自己。
3、利用好导学案,课前做好准备,为课上打好基础。
听课教师点评:
高军杰:
1、形式创新,对学生有吸引力
2、学生活动中,给学生更多独立表达观点的机会,对学生更有意义。
王顺保:
1、某种课型的公式化。
以教材为基础,设置题型,课本上的知识转化成专业性知识,符合高考要求。
这正是学生欠缺的,学生欠缺的也是考试要求的。
2、引入高考题
锻炼学生的思维规律、语言概况、信息提取能力。
吕志军(教研员):
1、对本课的点评
导入简洁明快,学生合作学习,现场反馈学生信息,教学形式有创新,实现了教师与学生、教材的结合、观点与问题、材料、答案的结合、多媒体与板书、导学案的结合。
对教材进行整合突出重点,有深度。
教学方法有特点:知识点问题化;讲练结合,初步形成知识点-材料-问题-答案-讲评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2、存在一些问题
板书不完整,不规范
知识、能力、应用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有待提高
导学案的统领作用要明确
3、建议:
(1)抓好历史基本事件、人物、性质、线索、概念、规律的学习
课堂教学目标三部分(知识、能力、运用)要落实。
构建知识体系,在选择合适的点进行讲解。
规范完善学案
加强板书
(2)对文科老师的建议
要研究高考文综考试说明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说话、想象的权利。
选题要精,规范写答案的标准。
看一看大学的书籍,要多学习、多看书,基本历史要素、线索要清楚。
研究教学方法。
如分段式、知识点问题化。
王国文(井陉二中校长):
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以高考为指导方向。
加强集体备课,探索适合二中学生的教学模式
加强知识的储备,多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