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通信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网络通信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网络通信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课程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以后学习网络知识的重点,详细介绍了网络管理员应该掌握的技术和知识。

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

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此书,使得学生对网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通信基础知识,了解组建局域网过程方法,了解互联网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和概念。

●熟悉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知识。

●掌握网络体系结构概念和网络各层的功能特点。

●掌握局域网基本特点,网络互联设备的使用以及常见网络的组建方案。

●掌握Intranet的基本知识。

●掌握无线局域网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中体现的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侧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

按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提出学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标准。

三个层次的涵义如下:
“了解”能正确表述有关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这是最低层次要求。

“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全面地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相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这是中层次要求。

“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是高层次要求。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要点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本章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和不同阶段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特点,本章的重点是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熟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部分,熟悉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和分类。

了解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的概念。

本章主要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应掌握以下内容: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应用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工作模式;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与分类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
本章从信号传送的角度对计算机网络如何实现通信进行了介绍,目的是使学生对信号如何在介质中传递有概念上的理解,是对计算机网络组成部分的第二部分通信线路和部分通信设备工作原理与作用的理解。

本章重点是熟悉数据传输系统模型,理解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理解模拟信道与数字信道的区别,理解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的区别。

理解不同的数据通信方式,包括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串行传输与并行传输,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点到点通信与广播通信,能够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的区别。

了解模拟数据编码的种类和应用场合,了解数字数据编码的种类和应用场合。

理解信道带宽与信道最大传输速率的关系,了解奈奎斯特定理和香农定理含义。

理解信道利用率、延时、延时抖动、差错率的概念,了解造成延时的因素。

熟悉常见的传输介质,重点是双绞线和光纤的分类及适用环境。

了解典型数据通信网的特点和种类。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本章重点有两个,一个是网络体系结构,一个是网络协议。

对网络体系结构
应该掌握OSI参考模型各层的主要作用,理解数据封装和解封装的过程,理解分层的意义,熟悉TCP/IP参考模型如何分层及它和OSI参考模型的对应关系。

熟悉TCP/IP各层的功能和包括的主要协议。

对于TCP/IP协议栈中不同的协议,重点是熟悉各个协议的作用,不要求掌握协议的细节。

了解Novell NetWare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的对应关系,了解NetBEUI协议的特点和IPX/SPX协议适用环境。

第四章局域网基础
本章介绍了局域网的种类和标准。

重点掌握以太网网的特点和交换式以太网的特点,掌握交换机工作原理,理解虚拟局域网的作用,了解无线局域网,了解ATM与局域网仿真相关概念,了解对于不同种类以太网对应的标准规范。

第五章局域网组网
本章主要讲解局域网组网的相关知识,主要介绍了组建一个典型局域网需要的设备、过程、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组建一个局域网需要的常见网络设备,了解不同的网络操作系统,了解综合布线的组成结构,了解网络规划和设计的主要步骤。

第六章网络互联
网络互连可以分为局域网互联与广域网互联,中继器和网桥在现代网络中只是概念性的名词,实际设备已经不再使用,因此对这部分只需知道中继器和网桥工作的模型层次。

知道多端口网桥实际就是交换机。

本章重点是路由器和网关,应该掌握路由器工作原理个特点,网关工作原理和特点。

对路由器和网关的作用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对广域网的特点形成初步了解。

第七章I nternet基础以及应用
本章应该了解Internet的发展和中国Internet的现状,知道Internet的本质是使用TCP/IP协议将分布在全球的拥有许多资源的局域网连接在一起形成的最大的计算机网络,了解Internet的主要功能和主要的工作方式,了解如何Internet提供主要的服务WEB、FTP、BBS和MAIL。

本章重点应掌握IP地址的分类和使用,理解域名的结构和作用,理解访问互联网信息时交互的主要过程。

第八章接入Internet
本章主要介绍了接入Internet的技术,对于通过PSTN和ISDN拨号上网因为应用已经不多可以只进行原理性的了解。

应该掌握ADSL接入互联网的配置方法和过程。

掌握计算机如何安装和配置TCP/IP协议。

掌握如何进行网络连通性的测试。

理解MAC地址与IP地址的区别。

第九章网络安全基础(去掉)
第十章I ntranet基础
了解intranet的概念
第十一章无线局域网简介(修改)
了解无线局域网的优点和无线信道传输的特点,了解不同标准无线局域网的工作频段和通信带宽。

了解802.11与802.16的区别。

三、课程课时安排
本课程共90个学时,课时分配如下表:
1、理论课时分配
四、教学方式方法
本课程采取理论授课和实训实验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五、考试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采取理论考试和日常练习实训相结合的方式,日常成绩占比不低于6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