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授课学时:72
学分:3
一、课程简介
网络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课程内容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交换机上VLAN、VTP、STP、端口聚合、端口安全等配置,VLAN间通信,静态路由及动态路由协议的基本原理及配置,利用NAT、PPP、帧中继实现网络访问控制,网络设备调试与故障排除,网络的测试与验收等内容。
课程以“网络的规划与设计-网络搭建与设备互联-构建交换式局域网-局域网互联配置-网络访问控制-网络的测试与验收”为主线进行讲解,最终完成课程中教学项目的实施。
通过教学项目的实施,学生能够分步完成所有任务,并对项目整体有宏观上的认识,达到教学目标。
每个部分都以“任务描述-任务分析-相关知识-任务实施-任务总结-技术拓展-强化练习”来进行讲解。
另外,课程配了一个综合实训项目,供学生实践训练使用。
二、教学任务
该学习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中等规模局域网的规划设计、硬件施工、设备调试、系统配置、测试验收、文档编写的工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完成网络的规划设计,制定实施方案,能使用必需的工具及资料,实施网络的布线、网络服务的配置、网络设备的调试、网络的测试及安全管理,能分析并解决网络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该学习领域的学习,培养学生网络设计方面的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开拓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培养学生与人交往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沉着应变、爱岗敬业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学习本课程达成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按照网络拓扑进行网络搭建和设备互
联,能够进行交换式局域网的配置,能够使用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进行局域网间的互联,能够进行网络访问控制的配置,能够进行基本的设备调试和故障排除。
✧职业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
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程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网络工程的实施步骤、文档的书写等。
四、课程内容和教学重点、学时分配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材:
周连兵主编.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东软电子出版社,2013年出版
参考资料:
[1] 思科系统公司译.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A Exploration:网络基础知识).人民
邮电出版社,2009年
[2] 思科系统公司译.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A Exploration:LAN交换和无线).人
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
[3] 思科系统公司译.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A Exploration:路由协议和概念).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
[4] 思科系统公司译.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A Exploration:接入WAN).人民邮电
出版社,2009年
[5] 周有舟,梁锦锐,易著梁.企业网络组建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6] 蔡学军,梁广民,王隆杰,张立娟.网络互联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7] 刘京中,邵慧莹.网络互联技术与实践.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8] 张国清.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项目实训.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9] 汪双顶,姚羽.网络互联技术与实践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六、教学方法
本课程是典型的工学结合的课程,其主要特征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理论与实训的界限。
为达到课程目标,课程组探讨、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我们认为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工作过程导向的“八步”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开展教学,按照完成一个实际工程项目完整的流程组织教学过程,整个流程包括项目调查、方案决策、计划制定、组织分工、项目实施、结果测试、文档提交、项目评价八个工作步骤。
2.LTM教学法
把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结合起来,建设LTM教学情境,真正实现课堂与施工现场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
3.“1+1”递阶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感到,基于工作过程的八步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按照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开展工作的技能,但是学生缺乏提高和强化的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熟练程度,特别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隐性知识,我们在本课程结束后与企业合作建设实训岛,让学生在该实训岛集中强化3周,以达到技术熟练的要求。
4.头脑风暴教学法
为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头脑风暴教学方法。
在每个子课程的项目调查、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结果评测等环节中充分挖掘和学生团队的集体智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来主导教学的进行。
5.角色扮演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工程项目管理的方式来组织,学生和教师在每个任务中通过扮演甲方、乙方等不同角色来体验职业、体验技术,从而达到全面掌握技术、技能的目标。
6.WHAT教学法
在每个子领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总结了WHAT四环节教学法。
即本单元的目标和内容是什么,用什么方法组织教学,什么评测方式,适应度如何。
下图就是我们WHAT教学方法的实施流程。
7.技术体验教学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我们带领学生在东营市信息产业局网络中心、网通公司网络中心、万州科技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感受先进技术的美妙,体验未来职业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另外我们还通过教学录像、Flash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领域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
8.任务驱动教学法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我们提出了7个不同的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下又细分为多个子任务,由教师提供任务描述、学生自主学习来完成。
任务驱动教学法改变了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