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主题式教学设计

语文主题式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想象的翅膀》主题式教学设计
设计者:刘晓云设计者单位:榆阳区青云中学设计日期:20011.07.21
一、概述
本主题活动是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过程中开展的。

本单元包括《皇帝的新装》《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女娲造人》《天上的街市》《静夜》《寓言四则》。

几篇课文虽然文体形式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或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赞美呼唤人间真情。

想像丰富奇特,引人遐思。

目的是通过这些富于想像力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像的能力,引导学生憎恶假丑恶,向往真善美。

教师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延伸,形成了本主题活动。

供需要八个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
二、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识记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能够有感情的朗读每篇课文,背诵诗歌。

掌握联想和想象的艺术手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手法进行创作。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熟读、美读。

正音读,范读领读,分角色读,配音配画读等,都可采用,熟到文中故事甚而细节都能活化在心里,一些优美的语句张口就来。

充分利用复述、改写、扩写等方式,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与认识,应允许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讨论争辩。

教给一点联想、想像的知识,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抽绎归纳联想的方法。

让他们明白联想、想像不是胡思乱想,而是以知识、生活的积累为基础的。

指导学生课外扩展阅读,如《西游记》《安徒生童话集》《伊索寓言》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社会丑恶行为的意识和勇气。

培养学生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感受体会文中女娲朴实感人的母亲形象。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

培养关注科学动态的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设计的教学对象为青云中学七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具备一定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但是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较弱。

朗读能力也需要提高。

四、学习任务分析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优美词句
掌握每课的生字新词
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艺术手法进行创作
进行课外扩展阅读
五、资源
为学生准备充分的扩展阅读资源。

包括深入理解课文的资源、与课文思想主题相当的资源、图片资源、学生自己搜索的资源和互联网上的各种资源。

如在“扩展阅读”栏目中提供利于学生朗读,有助于理解课文的小文章。

并为学生提供上网搜索的网址,或者推荐想象图书等。

六、实施过程
本活动共分为八个课时完成。

《郭沫若诗两首》《寓言四则》和综合性学习为两课时,其它为一课时。

其中前四课时为基础训练阶段,后四课时为能力提升阶段
起止时间:10月8日—10月28日
1、第一阶段
学习《皇帝的新装》:1、学生展示课前的预习包括作者,写作背景,生字新词;2、学生自读课文,对故事情节展开复述,分角色朗读课文;3、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4、课外阅读安徒生的其他几篇有代表性的童话作品,说说故事,讲讲道理;5、给本文写一续篇,大胆想象,合理夸张,且能自圆其说。

2、第二阶段
学习郭沫若诗两首:一、《天上的街市》:1、朗读诗歌,疏通生字,查找、了解作者有关资料;2、熟悉诗歌,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解读全诗;4、学生闭上眼睛,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在脑海中再现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奇特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想象的画面。

二、《静夜》:1、听读课文,学习朗读技巧;2、讨论,理解内容与写法;3、学生反复朗读,当堂背诵;4、想象练习并阅读郭沫若诗集《女神》。

3、第三阶段
学习《女娲造人》:1、通过教师视频展示,了解神话故事体裁;2、阅读理解《风俗通》中有关女娲的两则短文;3、通过听读,整体感知课文;4、复述课文;5、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研读课文;6、课后阅读《淮南子·姮娥奔月》。

4、第四阶段
学习《盲孩子和他的影子》:1、了解学习目标,整体感知故事情节;2、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究研读,理解文章主旨,欣赏文章美感;3、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爱的真谛。

5、第五阶段
学习寓言四则:1、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品味重点词语,理解赫耳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和寓意;2、自读《蚊子和狮子》,理解精巧构思和拟人手法。

3、展开想像、续编情节;4、活动与探究一则寓言,领会它的寓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小短文;5、荐读托尔斯泰的寓言。

6、第六阶段
综合性学习:追寻人类起源。

1、了解人类起源;2、搜集古代各民族关于神创造人的神话故事和当今关于人类起源种种说法;3、交流收集到的资料;4、关于人类起源作文写作。

七、评价
本单元课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评价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围绕学生主动学习来评价;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掌握和应用。

评价分为两部分:
1、定量评价
评价总分=课堂学习成果评价表得分(30)+小组协作互助表得分(20)+小组成果汇报表得分(30)+学习感受得分(20)
2、定性评价
一系列的定性评价和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意见等等。

(1)课堂学习成果评价量表(30)
班别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评价项目
评价标

等级(权重)分
自评小组评教师评
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知识技能掌握本单元的字、词10 8 5 3 了解本单元课程作
者及写作背景
10 8 5 3 能流畅地、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
10 8 5 3 用流畅清晰的语言
表达自己的观点
8 6 4 2
操作技能独立收集、分析和处
理信息的方法
10 8 5 3
积极参与小组合作
与交流
10 8 5 3
情感态度课堂上积极参与,积
极思维,积极动手、
动脑,发言次数多
8 6 4 2
小组协作交流情况:
小组成员间配合默
契,彼此协作愉快,
互帮互助
10 8 5 3
对本内容兴趣浓厚,
提出了有深度的问
题。

8 6 4 2
课堂调查:书面写出你在学习
本节课时所遇到的困难,向教师提
出较合理的教学建议。

8 6 4 2
我这样评价我自己: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注:1.得分为自评、互评、教师评总分之均值;
2.“我这样评价我自己”、“伙伴眼里的我”以及“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课堂学习情况的概括性评判和描述。

(2)课堂小组协作学习评价系列表(20分)
成员1成员2成员3成员4编号题目
1在大部分时间里他(她)踊跃参与,表现积极。

2他(她)的意见总是对我很有帮助。

3他(她)经常鼓励/督促小组其他成员积极参与协作。

4他(她)能按时完成应该做的那份工作和学习任务。

5我对他(她)的表现满意。

6他(她)对小组的贡献突出。

7如果还有机会我非常愿意与她(他)再分到一组。

8对他(她)总体上是喜欢的。

(3)小组成果汇报评价表(折合成30分)
汇报组别:汇报主题:
汇报人:评价者:评价者组别: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分值得分作品的内容(55分)观点明确,设计的方案有一定的创造性15
条理清晰10
内容无科学性错误10
内容完整10
突出了所选择的主题10作品的制作水平(15分)排版合理4
无链接错误3
界面美观3
能恰当的使用多媒体元素(如图片、音频、视频)5汇报者的表现(10分)表情自然2
表达清晰2
回答问题有针对性4
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2小组协作学习(20分)小组成员能和谐相处6
回答问题时组员间能发挥合作精神7
该小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给了其他小组帮助7听完汇报后我的问题:
评价意见:
·优点:
·需改进之处:
(4)学习感受(20分)
上完本次课,你有什么感受?收获了哪些?你觉得自己还可以做那些改进?比如在小组合作方面,比如在课堂参与方面,比如在练习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