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检测(2)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检测(2)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检测
一、字音字形
函()陵氾()南佚()之狐夜缒(
共()阙()秦
二、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共其乏困()
3.夫晋,何厌之有()
4.秦伯说,与郑人盟()
5.失其所与,不知()
三、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古:();今:()。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今:()。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今:()。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今:()。

5. 共其乏困古:();今:()。

四、词类活用(例句)
(一)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夜缒而出()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③既东封郑()
2.名词作动词
①晋军函陵/ 秦军氾南()
②与郑人盟()
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
①既东封郑()
②阙秦以利晋()
③越国以鄙远()(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2.动词的使动
①若不阙秦()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③烛之武退秦师()(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臣之壮也()
②今老矣()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2.形容词作动词
①越国以鄙远()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四)数词活用
且贰于楚也()
五、一词多义
(一)重要实词:
1.贰
①()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例:其内任卿贰以上。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例:贰则疑惑。

《荀子·解蔽》
④()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左传》
⑤()例: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雍也》
⑥()例: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越国以鄙远”)
②()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
3.许
①()(同现代汉语)
②()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
③()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史记·扁鹊传》
②què城楼
③què()诣阙上书,书久不报《汉书·朱买臣传》
④quē ()去年米贵缺军粮,今年米贱大伤农杜甫《岁宴行》;若不阙秦
⑤quē,()有驰慢之阙。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⑥jué()若阙地及泉《左传·昭公二十年》
5.微
①()同现义)
②()国势衰微)
③()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
④()微言大义(成语)
⑤()见微知著(成语)
⑥()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敝人
③()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二)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敢以烦执事()
③越国以鄙远()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②夜缒而出()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代)词,于此)同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③吾其还也()
5.之
①子犯请击之()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臣之壮也();
④夫晋,何厌之有()
⑤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六、特殊句式
1.是寡人之过也()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
3.夫晋,何厌之有()
4.以其无礼于晋()
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6.佚之狐言于郑伯()
省略句
1.省主语
①()许君焦、瑕
②()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③()夜缒而出
④()许之
⑤()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
2.省介词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七、默写
⒉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
君亦无所害。

之所知也。

八、翻译。

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⒉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⒊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⒌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