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与道德修养复习
教学目标:通过对礼仪与道德修的复习以达到中职学生对礼仪与道德修的深度理解
教学重点:出示每节的题目
教学难点:灵活掌握知识点不是死记硬背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多媒体
课时: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填空
1.公共财产包括国土、资源、园林、古迹、文物以及铁路、公路、桥梁等交通设施,邮电、广播等通信设施.科技、文化、教育、体育等公共设施,厂房、机器、仓库等企业财产。
2.文明礼貌包括尊重他人、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待人热情、谦虚恭敬、谈吐文雅、举止端庄、仪容整洁、仪表大力等。
3.助人为乐指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相互关心、乐于帮助他人。
同志之间、同学之间、邻里之间、亲友之间,等等,都应助人为乐。
4.公共场所包括街道、公园、广场、车站、车厢、商店、饭店、医院、剧场、阅览室等。
5.公共秩序主要指公共场所的行为规则,人们在公共场所的活动都必须以自己的活动不妨碍和影响他人的正常活动为前提,应该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它是对社会所有成员的共同要求,体现了人们的共同利益。
6.男女平等,是指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女子和男子人格独立、地位平等,享有同等的权利,负有同等的义务。
夫妻和睦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因此夫妻还应该以互敬、互爱、瓦信、互勉、互让、互谅、互慰为准则,为建立和睦的家庭提供条件。
7.邻居之间应该以礼相待、互谅、互让、互帮、互助。
团结友爱。
搞好邻里团结重要的是互相尊重。
要尊重邻里的人格、民族习惯、生活力式、爱好、兴趣和职业。
不要随意妄加评论和指责,更不能以财欺人,以势压人。
要做到邻里团结,和睦相处,就要助人为乐,心里有他人,不乱挤占共用场地和设施。
一定要尽量地多为他人着想,多为他人提供方便,做到处理事情合情合理。
8.一个具有良好社会公德的人一定会具有丰富的礼仪知识,比如,当有客人自远方来时,我们若想表达出自己的热情好客,就必须要懂得接待礼仪,弄清楚客人的风俗习惯、爱好禁忌,才不会徒劳无功,使最后的结果事与愿违。
所以说,在现实生活中若想体现社会公德,除了有尊重他人之心外.我们还要具备必要的礼仪知识。
9.提高服务质量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是要热情服务,礼貌待人,无论是医生与患者之间,服务员与顾客之间,还是公务员与人民群众之间,这一点都是十分必要的。
加强礼仪教育,树立行业礼仪服务规范,对提高服务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0.在家庭关系中.无论是夫妻之间的互敬互爱,子女、晚辈对父母、长辈的物质上的赡养,精神上的尊重与关爱,还是邻里之间的团结、关系融洽,礼仪都渗透其中。
每个家庭成员都应注重礼仪在处理家庭问题、建立融洽和睦家庭关系中的作用,以礼仪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11.礼仪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中职学生通过学习礼仪,如果能够自觉主动地遵守礼仪规范,按照礼仪规范约束自己,就容易使人际间感情得以沟通,建直起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良好人际关系。
12.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
讲文明、讲扎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具体表现。
二、名词解释
1.道德
一般被认为是人和人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规范。
它是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组成的。
2.社会公德
是指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膻当遵循的道德准则。
社会公德是丰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最低层次。
3.职业道德
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的总和。
4. 家庭美德
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和与家庭成员之间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背后鸣喇叭。
马路上走着常常听到从背后鸣来的喇叭声--好多都是尖叫的。
(×)
2.大街上放音箱。
中国的大街小巷处处热闹非凡,不是流行歌曲,就是心动不如行动。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箱包一律十元······等从扩音的音响设备里吼出声音。
(×)
3.当街倒垃圾。
临街开饭馆的开商店的很是方便。
把饭店的污水和自家的垃圾水统统倒到大街上的下水道里。
看看多方便多方便--我管你大马路卫生不卫生。
自己方便就行。
(×)
4. 清洁师傅的劳动是崇高的、令全社会尊重的劳动。
他们用勤辛和汗水给我们带来了整洁卫生的环境。
但有些清洁师傅不早不晚偏偏在上下班时间扫马路弄得尘土飞扬十分不卫生。
(×)
5.中国人的嗓门大,大声喧哗本来已经不足一提见怪不怪了。
大家一起喧闹彼此都一样没什么好说的。
(×)
6.楼道里边腌咸菜进城三代也忘不掉农民阶级的光荣传统。
(×)
7.火车上大吃大喝不知道这些人的平时饮食习惯如何,反正是坐上火车就开始大吃大喝,有吃鸡腿的、有吃鸡蛋的、有吃午餐肉的、有吃水果的、有嗑瓜子儿的、有喝酒的、有喝饮料的······反正不停地折腾。
果皮、瓜子儿皮乱扔一地。
酒水、茶水乱洒一地脏兮兮、乱糟糟。
(×)
8.过马路,不走地下通道或天桥,横跨栅栏隔离(绿化)带。
(×)
9.吃完早点,无视环境和卫生,随手乱丢包装袋。
(×)
10.公交车上,年轻的让座不主动,面无表情似发“呆”。
(×)
11. 斑马线上,“蛮”司机不减速、不避让,脚踩油门与行人抢道像比赛。
(×)
12.小张贴、小广告,随意“涂鸦”,城市不留一处“白”。
(×)
13.衣服、裤子当街晒,花花绿绿煞风景———“万国旗”展一排排。
(×)
14.夏日空调开,滴滴答答……只顾自己图凉快。
(×)
15.大热天里“膀爷”多,不分里和外,三五成群聚一块。
(×)
16.花草树木、绿地、大草坪,不怜惜,不爱护,攀爬、乱摘又乱踩。
17.水上乐园、浴场和泳池,尿素超标,有人“方便”好“自在”。
(×)
18.小摊小贩,不进市场,一根扁担沿街卖,地摊随处摆。
(×)
19.打牌、唱歌、喝酒把拳猜,《夜半歌声》———不怕扰民嗓子“坏”。
(×)
20.在学校,学生应该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尊重师长,按学校的规定着装;在单位,同事之间应该团结互助,相互尊重;在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乱扔垃圾;在商店,要遵守秩序,排队等候;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抢座占座,主动给老人、小孩及病残孕乘客让座;在观看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时,遵守会场秩序,不鼓倒掌,不讲粗话、脏话;在餐厅用餐时,讲究用餐的规矩,不酗酒,不浪费。
(√)
四、简答题
1.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a、遵守公共秩序
b、爱护公物
c、讲究文明礼貌
d、助人为乐
e、保护环境
2.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a、爱岗敬业,团结协作。
b、诚实守信,办事公道。
c、服务群众,奉献杜会。
3.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a、男女平等,夫妻和睦。
b、赡养老人,教育子女。
c、勤俭持家。
团结邻里。
4. 为什么说礼仪是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内在要求?
a、注重礼仪可提高服务质量
b、注重礼仪是家庭和睦的前提之一
5. 礼仪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是什么?
a、礼仪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表现形式
b、礼仪是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内在要求
6. 讲究礼仪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a、讲究礼仪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b、讲究礼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
c、讲究礼仪是国际交往的需要
7. 礼仪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是什么?
思想道德修养与礼仪修养是一个具有较高素质修养的人必备的两方面,思想道德修养是内在基础,礼仪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8.加强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是什么?
a、加强中职学生礼仪教育,是中职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
b、加强中职学生礼仪教育是中职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需要
c、加强中职学生礼仪教育,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d、加强中职学生礼仪教育,是强化学生文明行为。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