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书法考察报告范文

书法考察报告范文

书法考察报告范文书法考察报告范文:翠屏山公园位于宜宾市城西,海拔507米,因山势巍峨,树木苍翠,屏峙江岸而得名。

翠屏山与真武山毗连,山上森林茂密,是我省城市近郊最大的森林公园。

翠屏山海拔503米,它因“山色四季常青,望之若屏”故名。

山前有宽阔的石级,蜿蜒曲折,直达山巅。

两旁绿树扶疏,繁花飘香。

山上有唐代石刻千佛岩。

“翠屏晚钟”是“宜宾八景”之一。

山上原有古迹翠屏书院,现辟为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纪念馆”。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32年北上抗日,担任东北抗日联军团政委,1936年不幸受伤被俘,壮烈牺牲。

纪念馆分三室,陈列有关赵一曼生平事迹的文物资料数百件,以及朱德、董必武、宋庆龄、陈毅、郭沫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

201X年5月10日下午4点20分我跟随我们小组一起挤上公交车去翠屏山考察。

尽管烈日当天,天气炎热,我们毅然来到翠屏山脚下,渴望去鉴赏那一个个鲜红跳跃的文字.从大门(左图示)由下至上全是一级一级的梯,我们凭着内心对书法的好奇心向上走着。

大门上清晰地印着“翠屏山”三个大字,三个大字笔挺,但不失雅致和情趣;绿色代表山上的点点绿意。

在绿意中去欣赏那古老的文字真是一种难得的情趣。

走到半山腰,显眼的一角刻着鲜的“百草园”三个大字,清幽静谧,头上的绿叶印证着那个“草”的特别:石上奇景。

如此苍劲有力的字!当然会毫不犹豫的留下纪念,于是一大组的人齐刷刷的站在三个大字前面,一张相片定恒了永恒的记忆。

在百草园的旁边不远处有一块石碑:曼赋。

曼赋二字乃楷书,规范整齐,一向是本人最爱的字体。

左边的正文则不然,显得更加方正,刚强,体现了本赋的巾帼情怀。

令人不禁肃然起敬!左图可知,我们来到了著名的赵一曼纪念馆。

赵一曼的伟大图中毫无掩饰的彰显了出来:著名军事将领朱德题词。

几个繁体字大气,入木三分,遒劲有力,正是军人朱德的独特风范。

我们细读文字,去回味那个战争年代的温情。

左图石碑上刻着七个大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爱国诗人屈原的:留取丹心照汗青。

且不谈屈原的伟大,大家已经耳熟能详。

细看左边的几个大字,是否感觉正在与屈原对话呢?字体的大气,方正,与屈原的精神浑然一体。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屈原在想你呐喊,呐喊他的爱国情怀。

书法的绝妙正在于此,不同的字代表了不同的情怀!像我们伟大的书法家致敬吧!突然畏惧去看古人的诗句,因为我似乎愧对他们,我没有习得与他们同样精辟的诗句,我亦没有锤炼出同样刚劲的文字,于是我打算暂时别离,于是我瞥见了那静谧的一角:竹子编织的围栏里面,小小的院子里,偶有桃红色的花在静静的开放,而石上刻着两个美好的字:芳甸。

如此美妙的名字!让我好意外,亦兴奋不已。

此处才乃书法的归宿,与幽静为一体,静静的体会那一分宁静。

却间接地刻画了一个书法家习得书法所需的环境,更刻画了那一份成功的艰辛。

右图是我们的组长在专心致志的欣赏墙上的书法作品。

读者依稀可以看见墙上的书法整洁,工整,俨然一副古人之风。

也间接看出一个学习者的对书法的热忱和对古人的尊重。

个人非常喜欢下面的四个字:虚怀若谷。

从字面上看,它寓意在于教导人们要时时保持谦虚,不得骄傲自满,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和谐相处。

从字体上看,能容许我用雅致来形容吗?这种字体不至于呆板,反而显得活灵活现,宛若处子,入不呼出。

实在堪称惊天之作!始终认为,书法与画结合乃是天作之合。

书法的骨干,画的美,俨然是绝配。

通过一学期的书法鉴赏课的学习以及小组对外考察,不得不承认,对书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其实小时候都经常练书法,不管是内心自愿,还是老师的强迫,但我不得不承认正是在那种情况下,我现在的字才会受到众人的称。

而现在,书法鉴赏老师频繁的对我们讲,书法好,书法好了,就有钱了。

首先,我不得不肯定,书法的确对一个人的修身养性具有极大的作用,而且,它好比一个人的脸,给人的印象很重要。

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走,有的人更喜欢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

当然这纯粹是个人的想法。

而我不得不肯定,书法,乃中华民族文化的不可分离的一个部分。

敢问:还有哪个国家的文字书法向中国的博大精深?因此,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把书法忘记,尤其是在电脑充斥的今天。

永远铭记中国的文化-书法。

篇四:美术书法考察报告考察报告美术学院 10书法2班大四考察在我的期待中开始了。

9月1日,我们一批同学从广州开始出发,坐火车到河南郑州集合。

历经二十多个小时,我们如期而至。

在刘永胜老师的接待下,我们直奔太行山与何老师,以及其他同学汇合。

汽车进山的时候,天空已经落下了帷幕,伸手不见五指。

我只好闭上眼睛,感觉车子向前移动,并且还不断的摇摆,像蛇一样匍匐前进。

到达我们住宿的地方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

大伙们都在等着我们吃晚饭。

饭后,我们开了一个小会,把明天的行程都安排好,经过简单的梳洗,大伙儿都进入了梦乡。

次日早上,同学们都早早起床,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这样的早餐在南方是很少吃到的。

饭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山视察地形和路况。

直接进入眼帘的是一座座魁梧的大山,精神抖擞地站在那里,像一个个英勇的战士。

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如此雄伟的大山第一次看到。

终于可以理解国画山水里面的石头了。

太行山脉是中国东部重要自然界线。

又名大形山,五形山。

北起北京西山,南达黄河北岸,绵延于晋冀之间,呈北北东走向。

是中国陆地地形第二阶梯的东部边缘。

吕梁运动期始成太行山雏形,海水在奥陶中期退出。

晚古生代时,山体发生凹陷,海水侵入。

中生代,南部上升,北部局部拗陷。

燕山运动时,形成新华夏式褶皱带。

喜马拉雅运动时,表现为强烈断裂,并伴随大幅度拗曲,形成复式单斜褶皱。

大致邢台以北,广泛出露太古代和震旦纪地层,并有中生代侵入的酸性岩体;以南,寒武、奥陶纪地层出露广泛,岩层走向与山脉走向基本吻合。

太行山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北高南低。

发育有多级夷平面。

东濒华北平原,相对高差1500~2 000 米,山前洪积扇特别发育。

西呈阶梯状逐渐没入山西高原,相对高差500~1000 米。

山中多雄关,如紫荆关、娘子关、虹梯关、壶关、天井关等。

山西高原的河流经太行山流入华北平原,曲流深切,峡谷毗连,多瀑布湍流。

河谷及山前地带多泉水,以娘子关泉最大。

桃河阳泉至乱流段,河水渗漏,常形成干谷。

河谷两岸有多层溶洞,较著名的有陵川黄崖洞、黎城黄崖洞、晋城黄龙洞、北京房山云水洞等。

著名的河北易县狼牙山亦为中国北方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山地。

太行山脉东侧华北平原温暖湿润,属夏绿阔叶林景观;西侧黄土高原属半湿润至半干旱过渡地区,是森林草原、干草原景观,温度、湿度都较东部低。

垂直差异悬殊,如小五台山一带南坡,1 000 米以下为灌丛,有槲树群落分布,1000米以上偶有云杉或落叶松。

北坡1600 米以下是夏绿林,1600~2 500米是针叶林,2500米以上是亚高山草原。

太行山多横谷(陉),是东西的通道。

军都陉、蒲阳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帜关陉为著名的太行八陉,是商旅通衢,兵要之地。

坐落于深山区的皇县境内发现有世界最大的天然回音壁。

第二天,我们以小组的形式组队外出写生。

我们在这里呆了两天三夜,然后就出发去山西太原。

傍晚时分,我们就到达太原了。

太原,别称为并州,古称晋阳,同时也称“龙城”,九朝古都。

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

濒临汾河,三面环山,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建城历史的古都,“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城,是山西省的省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太原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军事,文化重镇,也是世界闻名的晋商都会,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之一。

接下来几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陆续去了山西省博物院、晋祠博物馆、乔家大院等。

我看到了很多文物和名胜古迹,还理解到他们的来龙去脉以及故事等等。

不仅开拓了我们的视野,还增长了我们的见识。

第五天,我们去了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

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

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

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

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

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201X年,平遥古城荣膺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再获殊荣。

平遥古城,一个我比较喜欢的,带有古色古香的古城。

这里有各种民族风格,新奇古怪的东西,我们也买了不少的特产。

有点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在这停留一晚,匆匆地,我们又赶回了太原。

次日,我们开始往佛教圣地五台山出发。

五台山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古建艺术、历史文物、佛教文化、民俗风情、避暑休养为一体的旅游区。

1982年,五台山以山西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历年来获得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遗产”等荣誉。

这里的空气非常的清新,环境优美而安静,确实是一个修心养性的好地方。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参观了一部分的寺庙,剩下的,看来要等我下次旅行再来看了。

最后一站,我们去了芮城永乐宫。

由于长期的奔波,我终于忍不住感冒了。

多谢有大伙的照顾。

第一次看到如此高大的壁画,而且线条都像一气呵成的,非常的震撼。

永乐宫原在永乐镇,因黄河三门峡工程动工处于淹没区内,所以,从1959年起,历经六年,将永乐宫全部迁移到芮城县城北,是我国文物保护迁建古建筑较成功的一例。

永乐宫原来是一处道观,是为奉祀中国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建,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因原建在芮城县永乐镇,初被称为永乐宫。

永乐宫是一处在国内外得有影响的古建筑,它以壁画艺术闻名天下。

这里的壁画是中国现存壁画艺术的瑰宝,可与敦煌壁画媲美。

永乐宫的壁画满布在四座大殿内,这些绘制精美的壁画总面积达960平方米,题材丰富,画技高超,它继承了唐、宋以来优秀的绘画技法,又融汇了元代的绘画特点,形成了永乐宫壁画的可贵风格,成为元代寺观壁画中最为引人的一章。

到了这一站,我们完整结束这一次考察之旅。

感谢老师们的辛苦带队,以及同学们的相互合作。

大家辛苦了!这次旅行很有意义,也很值得回味!篇五:书法西安开封考察报告考察報告姓名:李剛年級:11級書法2A班學號:11209 指導老師:肖敦兵地點:西安---安陽---開封時間:201X.10.09-----201X.10.18 201X-10-09 星期三晴考察的日子-----是美好的日子,也是我難以忘懷的日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