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孔子和苏格拉底东西方思想的异同之处

孔子和苏格拉底东西方思想的异同之处

孔子和苏格拉底东西方思想的异同之处?
(1)相同点:①把人类及其社会作为探究的课题;②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注重人、人性;
③都注重人的品德,都重视对人的教育。

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

(2)不同: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苏格拉底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源头。

形成原因:
1、苏格拉底时期雅典工商业经济空前发展,与此同时雅典的民主政治趋向衰落,人的道德也在承受着考验。

2、孔子出生于春秋末期,井田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礼崩乐坏,社会矛盾尖锐。

3、比较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有何异同。

在政治主张方面,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学派民主政治的思想,主张有知识、有德性的少数人治国,对民主政体特别是雅典后期的激进民主派,不遗余力地加以攻击。

主张服从神的意志和寡头政治。

在哲学观点方面,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相对立,他寻求和确定其一般的概念。

反对智者学派的唯我主义和怀疑主义,认为真理应有其客观标准。

苏格拉底还鼓吹灵魂不死或灵魂轮回。

他所说的概念在本质上并非来自具体事物,毋宁说是具体事物来自概念(灵魂中所固有的东西);人的认识即知识的获得,只不过是对此概念的回忆,这是西方早期的一种唯心先验论在对人的研究方面,苏格拉底将人类及其社会环境作为探究对象,将人类的幸福和伦理道德作为研究的课题,提倡人文精神,但他心中的人与智者心中的人是有区别的,他站在智者的起点上,沿着与智者完全相反的道路发展,力求从思维的角度把握人,主张到“心灵世界”中去探求真理。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无知即罪恶”,他认为心地善良、知识渊博、富有教养、崇尚理性的人,才是完美的人。

苏格拉底通过对“美德”的讨论,引导人们脱离智者所铺设的感觉主义的相对论路轨,坚持理性的指引,追求知识的确定性、概念的确定性。

他说:“对于美德”,“不论它们有多少种,而且如何不同,它们都有一种使它们成为美德的共同本性。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