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
•
•
• • • •
中国画分类: 题材——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技法——工笔画、写意画
神形俱似 气韵生动
中国绘画基本原则
• 整体着眼 • 以线为主 • 平面构图
战国及秦汉时期
• 战国时期的《龙凤 人物图》是目前可 以看到的最早的古 代绘画实物。 • 秦汉时期流传后世 的主要是壁画、画 像砖、画像石。
第二章 中国历史文化
第一节
中国历史概述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与哲学
第三节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
第四节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重大事件和成功经验
考试大纲
• 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 • 熟悉中国历史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成就; • 熟悉中国科技发明主要知识; • 掌握中国哲学、文学、戏剧戏曲、中医中 药、书画艺术和历史文化常识。 • 熟悉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七、明清时期
【明】 • 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南京)
• 朱元璋废除丞相,建厂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在 地方设立三司,强化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
• 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登帝位,年号永乐, 1421年迁都北京。 • 明代修筑长城,东起辽宁丹东鸭绿江边的虎山,西 至甘肃嘉峪关,全长 8851.8千米。 • 永乐帝下令将谢晋编著及明代最先进科技文化于一 身的综合性类书《永乐大典》。 • 永乐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沟通了中国与亚非三 十多个国家友好往来。
• 王维倡导“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被后任 奉为文人画的始祖
北宋时期
• 画院日趋完善,“画 学”也被正式列入科 举之中,这是中国历 史上宫廷绘画最为兴 盛的时期。 •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 图》把北宋民俗画推 向了高潮。 • 南宋四家:李唐、刘 松年、马远、夏圭
元明清时期
• 元代最重要的画家赵孟頫和“元代四家” (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 • 明代出现了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派 • 清代早期,“四王”(王时敏、王鉴、王 翚、王原祁)占据画坛的主导地位
• 明清时期的版画和年画也大为流行,版画 随着市民文学的兴起达到了鼎盛,木版年 画也达到了高峰
中国古代绘画名家名品
人物画 张 择 端 《 清 明 上 河 图 》 东 晋 顾 恺 之 《 洛 神 赋 卷 图》
唐朝吴道子 画圣 《地狱变相图》
唐朝阎立本 《步辇图》
山水画
• 王维 水墨山水画 始祖 • 元代赵孟頫《秋 郊饮马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 上下而求索” —— 屈原《离骚》
汉代著名的文学体裁是“赋”和“乐府”。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班固《两都赋》 张衡《二京赋》 唐诗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诗仙
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诗圣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
晚唐时期: 杜牧 “晚唐时期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晚唐时期 ——北朝民歌《敕勒歌》 李商隐
• 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官员俸禄制,土地均田制,迁都洛阳, 穿汉服改汉姓,接受汉族优秀文化,北方人民南迁,为南方带 去了劳动力与中原的生产技术。
五、隋唐时期
【隋】 • 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 隋文帝杨坚改革官制,建立三省六部,实行均田制,减轻徭 役,设科举制,史称“开皇之治”。 • 开凿南北大运河
平王东迁为界分为西周和东周
• 以平王东迁为界分为西周和东周。 • 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 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年)。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王、秦穆公
战国七雄: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
三、秦汉时期
【秦】 • 公元前 221年,秦王嬴政建 立秦朝,定都咸阳。 • 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 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王朝。 • 实行郡县制度,秦统一货币、 文字、度量衡、车轨等,修 筑万里长城(秦长城,东起 辽东西至临洮),修世界上 最古老的人工运河“灵渠”。
二、夏商周时期
【夏】 夏启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我国奴隶社会开 始。桀是最后一个国王。 【商】 一、汤伐桀灭夏,建立了商朝,建都于豪。 二、商朝中期,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故商又称殷商。最后一国王是 纣王。 【周】
一、西周。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长安区),史称西周。实行
花鸟画
• 宋代:《寒雀图》《写生 蔬果图》《墨竹图》 • 元明清《墨竹图》《墨梅 图》《桃实图》 • 郑板桥《悬崖兰竹图》
书 法
分类: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东晋王羲之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后人尊为“书圣”。 《兰亭集序》 天下第一行书 唐代张旭:《古诗四帖》“草圣”;怀素《自叙帖》
楷书: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多宝塔碑》、
魏晋南北朝时期
• 绘画作为一门独 立的艺术出现 • 三国时期吴国的 曹不兴是第一个 画佛像的画家 • 东晋时期的顾恺 之擅长人物画—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隋唐时期
• 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 的壁画 • 初唐的阎立本—— 《步辇图》《历代帝 王图卷》 • 中唐的画圣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 展子虔——《游春图》
分封制,制定礼和刑。 二、东周
商在公元前16世 纪 商汤灭夏 (汤—桀) 出现最早的文字 甲骨文
商朝时期,青铜器的冶炼和 铸造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司母戊大方鼎 武王伐纣 公元前11世纪中期 建立西周 定都镐京 分封制和井田制 公元前841年 共和行政 历史上确切的纪 年 公元前770年 东周
• 掌握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中国 共产党的成功经验。
第一节 中国历史概述
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一、远古时期
1.人类起源
时间 人类类型 发现
中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化石 早期中国原始人类 早期中国原始人类 打制石器和天然火 加工石器和骨器、人工取火,已有原始的 宗教意识 距今约200万年 建始人 距今约170万年 元谋人 距今约110万年 蓝田人 距今70万-20万年 北京人 北京山顶 距今3万年 洞人
爱国名将岳飞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六、宋辽金元时期
【元】 • 1271年,蒙古族忽必烈建立疆域辽阔的元 朝。 • 实现了包括新疆西藏和云南地区在内的全 国大统一, 设行省制度统治全国,实行民 族分化政策。 • 迁都大都(今北京)。
《元史﹒地理志》 “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
龙山文化 良渚文化
• 父权确立 •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
离出来
• 能制作精美的陶器 和玉器 • 原始社会解体,国 家随之产生
红山文化
一、远古时期
4.古代传说
一、远古时期
• • • • • 巢氏构木为巢:先人构筑自己居所的状况。 燧人氏钻木取火:人类进入人工取火的时代。 女娲和伏羲。是“龙的传人”的源头, 伏羲又称“庖牺氏”,反映原始畜牧业的产生。 神农氏炎帝教人种五谷尝百草,发展医药,成 为 • 远古中国农耕文明的代表和中医的起源。 • 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名族的始祖,中华儿女 因,此称为“炎黄子孙”。 • 尧、舜、禹通过“禅让制”担任首领。
六、宋辽金元时期
【北宋、辽、西夏、金、南宋】
•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称帝,建立北宋, 定都东京(今开封)
• 燕云十六州被北方契丹族占据建立的 辽。 • 松花江流域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在 会宁建立金。 • 金联和北宋灭辽。1127年金又灭北宋, 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史称“靖康之 变”。 • 赵构在南方建都临安(杭州),史称 南宋,出现了宗泽,岳飞等抗金名将。 杯酒释兵权
• 明朝后期抗倭英雄戚继光率军平乱。
七、明清时期
【清】
•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改族号为满 洲,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军攻入山海关,同年顺治帝爱 新觉罗· 福临,定都燕京(北京)。 • 郑成功击退荷兰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 湾府。
• 康熙:除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 驱逐沙俄、平定准噶尔叛乱,确定中央 政府册封达赖和班禅制度。 • 文化上提倡纲常礼教、屡兴文字狱。 •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朝与英国签订 《南京条约》,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1912年清帝退位。
【汉】 • 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始成,史称西汉。 • “修生养息”政策,出现“文景之治”安定局面。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王权。 • 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保证了河西走廊的安全。 • 派张骞出使西域,引进了西域名马,葡萄,核桃,胡萝卜,开辟了丝绸之路。 • 采用董仲舒的建议,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获得了独尊地位。 • 西汉后期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后期王莽改制失败,导致绿林、赤眉农民起 义爆发。 • 刘秀利用农民起义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 班超出使西域,大秦王安敦钱是从海路来中国是中欧国家友好往来的最早记。
•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出现 “贞观之治”。 • 武则天改“唐”建“周”。
• 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出现 “开元盛世”,创造当时世 界上最发达的文明,安 史之乱后逐渐走向灭亡。
五、隋唐时期
【五代十国】 • 五代:北方的后梁, 后唐、后晋、后汉、 后周。 • 十国:南方的前蜀、 吴、吴越、南平、楚、 闽、南 • 汉、后蜀、南唐、北 方的北汉。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与哲学
一、书画
• 汉字的起源很早,最早的有系统记 录的汉语文字是殷商时代的甲骨文, 标志着中国书法艺术的诞生。 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叫 钟鼎文、铭文,代表作《毛公鼎》 《散氏盘》。 小篆成为最初的规范汉字,如《泰 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会稽刻 石》。 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成熟于汉 代。 草书:始于汉初,张旭《古诗四 贴》,有“草圣”之誉。 楷书:东汉末年的钟繇堪称楷书之 祖,和王羲之合称“钟王” 行书:王羲之“书圣”,“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