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第二章 中国历史文化

2第二章 中国历史文化


书法:书法家
朝代 书法家
代表作
成就
秦代
李斯 《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会稽刻石》——
东汉
钟繇 张芝
——பைடு நூலகம்——
楷书之祖 草圣
东晋
王羲之
王献之 张旭 怀素
《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
—— 《古诗四帖》
《自叙帖》
书圣
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二王” 草圣 ——
唐代
宋代 元代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九部医学著作
《黄帝内经》西汉: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神农本草经》东汉: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先河 《脉经》西晋王叔和: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著作 《针灸甲乙经》西晋皇甫谧: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 《唐本草》唐代: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订颁布的药典 《千金方》唐代孙思邈:“东方医学圣典” 《洗冤集录》南宋宋慈: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 《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翔实的药物学著 作,“东方医药巨典”
第二章 中国历史文化
后母戊大方鼎(司母戊大方鼎)
甲骨文“殷墟文字”“殷契”
魏晋南北朝
清朝
努尔哈赤:建后金 皇太极:改族号“女真”为“满”,改国号“金”为“清”。 顺治(爱新觉罗•福临):入山海关,定鼎北京。
《诗经》: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春秋》:保存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汉书·五行志》:世界公认的较早的黑子记录
北宋:发明活字印刷
儒学
朝代 春秋
战国 西汉 北宋 南宋 明代
人物
贡献
孔子
儒家学说创始人,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中;在中华民族 的思想和文化发展史上影响最大、时间最久、程度最深。
孟子 被称为“亚圣”,提出“性善论”、“民贵君轻”思想
荀子 提出“性恶论”,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董仲舒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五行配五色配五方配五脏
五行 土 金 木 火 水
五色 黄 白 青 红 黑
五方 中 西 东 南 北
五脏 脾 肺 肝 心 肾
八卦
卦名 乾 坤 震 巽 艮 兑 离 坎
象征含义 天 地 雷 风 山 泽 火 水
卦象 ☰ ☷ ☳ ☴ ☶ ☱ ☲ ☵
76.1年环绕太阳一周的周期彗星; 唯一能用裸眼直接从地球看见的短周期彗星; 人一生中唯一以裸眼可能看见两次的彗星; 1986年——2061年
张衡(东汉)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 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编订历法
《黄帝历》: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历法 《夏历》(夏):现代阴历的起源
另创“瘦金体”
“元四家”
东晋 顾恺之《女史箴图》
隋朝 展子虔《游春图》
东晋 顾恺之《洛神赋图》
唐朝 阎立本《步辇图》
唐朝 阎立本《太宗真容》
唐朝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卷》
唐朝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宋徽宗赵佶《芙蓉锦鸡》
宋徽宗赵佶《池塘晚秋》
元代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蚕头雁尾、波磔分明;上承篆书下启楷书;提 高了汉字书写效率;书法史上一次革命;使汉 字趋于方正;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
始于汉初
张旭《古诗四帖》 怀素《自叙帖》
是隶书、楷书的快写;代表人物“张颠素狂”。
唐代鼎盛 颜柳真公卿欧权《阳 《多玄询宝《 秘塔塔九碑碑成》》宫《《醴麻神泉姑策铭仙军》坛碑记》》笔的楷頫方画书。块平四化直大已、家经结:定构欧型整阳,齐询汉、、字字颜的体真字方卿体正、演柳;变公标已权志经着、成汉赵熟字孟;
《禹贡地域图》西晋裴秀
《堪舆万国全图》明代
《皇舆全览图》清代
农学
《黄帝历》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历法 《夏历》现代阴历的起源
《夏小正》夏代: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事历书 《汜胜之书》西汉汜胜:我国最早一部农书 《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我国现存最早、最完备的农书 《农桑辑要》元代:我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 《农书》元代王祯:综合性农学巨著 《农政全书》明代徐光启:中国古代农学之大成
《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史记》西汉司马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东汉班固: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史通》唐代刘知几: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史学评论著作 《通典》唐代杜佑:世界上最早的典制体通史
指南针
战国:司南
北宋:磁针
南宋:罗盘
印刷术
唐朝:发明雕版印刷
剩山卷:浙江博物院 无用师卷:台北故宫博物院
名号称谓:姓、氏
姓氏
不同的含 义
起源时间
姓氏合并
数量

一个族号 “别婚姻”
母系氏族社会
战国以后,姓氏开始
现存3500多
合二为一,汉代全部 个,历史上
叫姓;汉代开始人人 出现过2.2万

姓的分支 “别贵贱”
父系氏族社会
有姓。
多个
名号称谓:名、字、别号
名、字、 别号
夏历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 月
腊月
纪月 孟春 仲春 季春 孟夏 仲夏 季夏 孟秋 仲秋 季秋 孟冬 仲冬 季冬
纪日
每月初一称“朔”,十五称“望”,最后一天称“晦”
纪时
地支纪时 时辰 子时 丑时 寅时 卯时 辰时 巳时 午时 未时 申时 酉时 戌时 亥时 小时 23-1 1-3 3-5 5-7 7-9 9-11 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主要历史事件
年号 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靖康之变、康乾盛世、《永乐大典》 干支纪年 辛亥革命、甲午战争、戊戌变法
谥号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 人名 安史之乱 地名 澶渊之盟 其他 共和行政、靖难之役
北斗
四象
干支
•十 天 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纪年
“山水诗人”
南朝民歌最高成就
北朝民歌最高成就
笔记小说 刘义庆
《世说新语》 ——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建安七子”:王粲、孔融等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等
散文:唐宋八大家
唐代两位:韩愈、柳宗元 宋代六位: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汉宫秋》 白朴《墙头马上》 郑光祖
《古诗四帖》(张旭) 《自叙帖》(怀素)
草书
楷书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颜真卿《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 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笔画平直、结构整齐、字体方正; 标志着汉字的方块化已经定型; 汉字的字体演变已经成熟。
《兰亭集序》王羲之 《祭侄文稿》颜真卿
行书
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实用性强,便于流行。
来源区别
使用区别
举例

幼时父母起 上对下、长对少
——
字 别号
成年时取,“字 以表德”
诸葛亮,字孔明(同义词) 下对上、平辈间 岳飞,字鹏举(意相近)
韩愈,字退之(意相反)
名、字以外的别 名
李白,号青莲居士 表达更加尊重时 陆游,号放翁
郑燮,号板桥
名号称谓:谥号、庙号、尊号、陵号、年号
称谓
谥号 庙号
四大农书
徐光启(明代)
天文学:《崇祯历书》,吸收西洋历法,中国古代天文学体系开始向近代天 文学转变
数学:《几何原本》,中国数学开始了中西会通阶段
农学:《农政全书》:中国古代农学之大成,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 工具
史学
《尚书》:世界最早的史书
二十四史之首 传记文学的开山之作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展子虔
《游春图》
——
阎立本 《步《辇历图代》帝《王太图宗卷真》容》人物画家(政治人物)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画圣”,“吴带当风”
王维
——
倡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后人奉为文人画始祖
—— 北宋 张择端
宋徽宗赵佶 元代 黄公望
——
《清明上河图》 《芙蓉锦鸡》 《池塘晚秋》
《富春山居图》
“画学”被正式列入科举考试中,中国历史上宫廷绘画 最为兴盛的时期 把北宋民俗画推向了高潮
尊号
陵号 年号
对象
时间
字数
举例说明:爱新 觉罗弘历
惯用称呼 皇帝的朝

皇帝、大臣
死后
皇帝1个字大 臣2个字
清纯帝
隋代以前
皇帝
死后
1个字
清高宗
唐至元
法天隆运至诚先
皇帝
生前+死后
多字
觉体元立极敷文 奋武钦明孝慈神
——
圣纯皇帝
皇帝
死后
1个字
裕陵
——
皇帝
生前 2-4个字
乾隆
明清两代
年号举例(2-4个字)
建元(汉武帝) 永乐(朱棣) 中大通(南朝萧衍) 天册万岁(武则天) 太平兴国(宋太宗)
北宋《梦溪笔谈》沈括:首创隙积术和会圆术 明代《算法统宗》程大位:以珠算为主要计算工具,并载有珠算开方法 明代《几何原本》利玛窦、徐光启:中国数学开始了中西会通阶段 清朝《考数根法》李善兰:中国质数论方面最早的著作
四位名医
扁鹊(战国):“脉学之宗”,首创“四诊法”(望闻问切) 张仲景(东汉):“医圣”,《伤寒杂病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先河 华佗(东汉):“神医”,发明“麻沸散”,创造“五禽戏” 孙思邈(唐朝):“药王”,《千金方》“东方医学圣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