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周练二一、语言文字应用(24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一些人对教养的修炼就是,依然不拘小节,我行我素,甚互放纵自我。
②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学就会的事,任何事情都有经过多次失败才能成功。
③作者写这篇散文,用回忆的方法,像讲故事一样,,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A.不以为然一蹴而就赏心悦目B.不以为意一挥而就娓娓动听C.不以为然计日程功赏心悦目D.不以为意一蹴而就娓娓动听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又是一年中秋时,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一轮珠圆玉润....的月亮悬挂在夜空中,给人以祥和安宁的感觉。
B.现在许多人一提起知识经济,就以为只要有了知识,有了技术,经济就能发展起来。
事实上,知识经济并非海市蜃楼....,还要以资本为基础。
C.2014年,解玺璋推出新作《君主立宪之殇:梁启超与他的“自改革”》,聚焦梁启超主张“自改革”的这段历史,让我们重回那个波谲云诡....的年代。
D.暑假期间新华书店精心策划了“享受阅读,享受生活”的大型阅读活动,部分书籍打折销售,吸引了许多消费者慷慨解囊....。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⑴听爸爸说,那个烟斗是祖上下的,至今已经两百多年了。
⑵直到今天,一遇到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 龙王降雨,保佑丰收。
⑶这次选举,本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的所作所为,结果落选了。
A.流传乞求不负众望B.留传乞求不负众望C.留传祈求不孚众望D.流传祈求不孚众望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道歉。
B.谢娜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她幽默风趣,亲和力很强,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C.每次大考前的学习无疑都是紧张的,这就需要我们有很强的心理调适能力。
难道我们能否认考前复习最忌心浮气躁吗?D.只靠说教,而不深入一线倾听民意,不给教职工解决实际困难的学校领导,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哈佛大学傅高义教授倾十年心力完成了巨著《邓小平时代》,是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国惊险崎岖的改革开放之路的全景式描述。
B.近日,俄罗斯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以卫生不达标为由,对莫斯科市4家麦当劳餐厅发出停业整顿,其中就包括麦当劳在俄罗斯开设的第一家餐厅。
C.李克强总理22日考察铁路总公司时强调,铁总要在政企分开、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
这不仅是为大型国企改革创造经验,也是为自身发展寻求新的机遇。
D.余秋雨用平易近人的语调,与大家一起探索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让现场书友领略了一番堪称文化盛宴的“君子之道”,让人叹为观止。
6.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经济较薄弱的西部地区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着重大影响。
B.爆料人声称,他对涉及自己的一起民事案件判决有严重质疑,于是从开始收集赵明华涉嫌违纪的证据至今,他用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
C.此次赛事看点颇多,上届冠军得主丹麦选手佛罗斯特有可能在决赛中与印尼老将苏吉亚相遇,他们将上演一场争夺冠亚军的好戏。
D.三峡工程巨大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发挥,有效提高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为三峡库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史记》中记载人物的篇章,是历史传记文章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早期散文成就的典范。
一部《史记》,,,,,,。
足见《史记》沾溉后人,其泽甚远,唐宋以来的文章大家,无不奉《史为圭臬。
①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②郑樵认定“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③韩愈盛赞“雄深雅健” ④苏辙颂其奇⑤刘熙载称其逸⑥柳宗元推尊“峻洁”无比A.③⑥④②⑤① B.③⑥④⑤②①C.①③⑥④⑤② D.①③⑤⑥④②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山有了水就有了灵气。
①山和水的颜色和谐好看②一条白练从悬崖峭壁挂下③如同一条白龙从绿海中游来,又从红崖上轻轻飞下④丹霞山的绿色是成片的,葱葱茏茏⑤红石与绿色相辉映⑥水流溅在红石上,色泽光亮透明A.④⑤①②⑥③B.①④⑤②⑥③C.④⑤②③⑥①D.⑤②③⑥④①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
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
景公患之。
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
”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
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
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
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
”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
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
日中而贾不至。
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
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
”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
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
”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
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三军之士皆振栗。
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
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
”问军正曰:“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
”使者大惧。
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
”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
遣使者还报,然后行。
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
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
晋师闻之,为罢去。
燕师闻之,度水而解。
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节选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9、下列对文章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B、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C、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D、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10、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日中,表时间,中午12点,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
B、表是古代测日影的器具,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C、节,是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如苏武“持节送匈奴使”。
D、左骖指古代驾车三马左边的马。
后用四马,也指四马中左边的马。
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穰苴出身卑贱,却深受皇帝的赏识。
穰苴为报君王之恩,在齐国连遭败绩时,请缨抗敌,主动请求君王派大臣来做监军。
B、穰苴治军严厉。
庄贾在约定的时刻未到达军营被斩首于三军之前,君王的使者驾车驰入军中,也被处置。
C、穰苴体恤士卒,得到士卒的拥护。
穰苴深入士卒军舍,对体弱者关怀有加,穰苴帅兵抗敌,士兵都争先出战。
D、穰苴威震敌军。
穰苴起兵后,晋国知道了,就把军队了撤回去;燕国军队知道后,也渡过黄河向北撤退。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
(5分)(2)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穰苴曰:“何后期为?”(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蝶恋花【清】纳兰性德尽日惊风吹木叶。
极目嵯峨,一丈天山雪。
去去丁零①愁不绝,那堪客里还伤别。
若道客愁容易辍。
除是朱颜,不共春销歇。
一纸乡书和泪折,红闺此夜团圝月②。
【注】①丁零:古代民族名。
汉时游牧于我国北部和西北部。
②团圝(luán)月:圆月。
13词的上片的前三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5分)14词的下片是如何抒情的?请简要赏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从《诗经·氓》最后一章里的“,”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
(2)苏轼《赤壁赋》中“客"感叹自己生命短暂、羡慕江水长流不息的句子是:“,。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的两句诗是:“,。
”高三语文周练二参考答案1.D【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一挥而就:是表示写文章之快。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计日程功:是指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
③句是指作者写散文像讲故事一样生动,只能用“娓娓动听”】2 、C3. C4、C(A.语意重复。
道歉本为表示歉意之义,前有“表示”重复,应将“道歉”改为“歉意”B.偷换主语:“有很高的收视率”的主语不是“谢娜”,而是她主持的节目。
D.“……学校领导,是……工作态度”,搭配不当。
)5、D6、A7、B (既要考虑时间先后,也要考虑句式整齐)8、.C9、B10、A(不是中午12点)11、A(不是请缨抗敌)12、(1)齐景公召见了穰苴,跟他共同议论军国大事,齐景公非常高兴,立即任命他做了将军,率兵去抵抗燕、晋两国的军队。
(“说”通“悦”,译成“高兴”,1分;“将”译成“率领,带领”,1分;“捍”,译成“抵抗、抵御、抗拒”,1分;句意2分。
)(2)规章号令已经制定,日暮时分,庄贾才到来。
穰苴说:“为什么约定了时间还迟到呢?”(“约束”译成“规章号令”1分,“乃”译成“才”1分,“期”译成“约定时间”1分,句意2分。
)13、(1)词的上片的前三句描写了整日狂风呼啸、木叶脱光、天山耸立、白雪皑皑的边塞之景。
其作用:渲染一种苍凉的氛围,为后文抒情做铺垫。
(2)①间接抒情(或借想象情景抒情):运用假设情景类比(或比较、对比、叙议抒情等),行人的客愁若能停止,那除非是红润的容貌常在,不像春花一样地凋萎。
借用朱颜无法常在,来表达自己的羁旅愁苦无法消除之意;②反客为主(或主客移位、运用想象、移情于彼等)手法,设想闺中人望月思念自己,表达自己对闺中人的思念之情。
【参考译文】司马穰苴,是田完的后代子孙。
齐景公时,晋国出兵攻打齐国的东阿和甄城,燕国进犯齐国黄河南岸的领土,齐国的军队被打得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