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号角,为你长鸣学习导言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是因为每当黑暗笼罩之时,总有思想先驱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总有无数平凡的人,以诚实的品格维护着社会的公平……人类文明史上,这些传播火种的先驱者们用他们的生命与心血奋斗着,在暗夜如磐的专制时代,十二月党人为自由献身的精神鼓舞着多少仁人志士;在国家岌岌可危的时刻,屈原“来吾道夫先路”的爱国情感让人钦佩;在举国欢腾的胜利时刻,林肯溅落的血滴令人惊心!让我们记住他们吧,无论他们是平凡还是伟大,只要人格高尚,平凡的人和伟大的人一样,他们的精神如同日月星辰,在历史的苍穹中永远发光。
本专题以“高尚人格”为话题,以“号角,为你长鸣”为专题,分“烈士的抉择”“底层的光茫”“殉道者之歌”三个板块,多角度展示主人公诚实的品质、伟大的人格,使我们感受到他们人格的魅力。
“烈士的抉择”板块择取了《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两篇文言文,表现了文天祥以死报国和五位志士为义而死的崇高精神。
“底层的光茫”板块选取了《品质》《老王》两篇小说,展现了底层民众身上那可贵的人格光辉。
“殉道者之歌”板块选择了《离骚》《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啊,船长,我的船长哟!》三篇诗歌,体现对崇高正直品质的追求,对自由的向往渴求,对崇高人格的歌颂。
板块一烈士的抉择主题导读英雄,让人崇敬的称谓。
他们满腹经纶、满腔热血、剑指连营、马踏沙场,却又伫立寒风、仰天长喟、哀声动地、泪雨倾盆,他们会赢得所有人的敬仰,包括他们的敌人。
今天我们应该为祭奠我们心中的英雄,在心灵构筑灵堂,用我们的虔诚和景仰给英雄献一炷心香。
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他们忠于的是自己的灵魂、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他们忠于的是高尚的节操、坚贞的信仰、英雄的情怀、民族的尊严。
第1课时指南录后序研习梳理【字词梳理】1.正音纾.祸()觇.视()翌.日()羁縻.()天高地迥.()诋.毁()自刭.()巡徼.()毗.邻()愧怍.()答案:纾shū,觇chān,翌yì,縻mí,迥jiǒnɡ,诋dǐ,刭jǐnɡ,徼jiào,毗pí,怍zuî。
2.辨音.()靡.丽()车骑.().伍()靡.费()骑.手()捕系.()数.字()系.鞋带()数.典忘祖()数.见不鲜()答案:xínɡ,hánɡ;mǐ,mí;jì,qí;xì,jì;shù,shǔ,shuî。
3.辨形()文(xí)()毁(dǐ)巡()(jiào) ()抗(dǐ)()请(yāo) 中流()柱(dǐ)()获(jiǎo)宅()(dǐ)羁()(mí)毁家()难(shū)()费(mí)()情(shū)()烂(mí)机()(zhù)答案:檄,徼,邀,缴;诋,抵,砥,邸;縻,靡,糜;纾,抒,杼。
●【文言整理】1.通假字(1)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2)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3)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同)(4)臣死有余僇.(同)答案:(1)“搢”,插。
(2)“凌”,欺侮。
(3)“现”。
(4)“戮”,罪。
2.古今异义(1)都督..诸路军马古义:今义:官职名称。
(2)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古义: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3)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古义: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
(4)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古义:今义:(言谈、行动等)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
(5)以至..于永嘉古义:今义: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
(6)为巡船所物色..古义:今义: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
答案:(1)统率。
(2)行,行动。
为,是。
(3)可以用。
(4)没有依靠。
(5)到达。
(6)访求,这里是盘查的意思。
3.词类活用(1)北亦未敢遽轻.吾国()(2)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3)道中手.自抄录()(4)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5)名.曰《指南录》()(6)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7)北虽貌.敬()(8)道.海安,如皋()答案:(1)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2)名词作状语,在草中,在露天里。
(3)名词作状语,亲手。
(4)名词的为动用法,为……作序。
(5)名词作动词,命名。
(6)名词作状语,每天。
(7)名词作状语,在表面上。
(8)名词作动词,取道。
4.一词多义(1)数数.吕师孟叔侄为逆()蒙冲斗舰乃以千数.()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范增数.目项王()数.罟不入洿池()(2)间至京口,得间.奔真州()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又间.令吴广至次所旁丛林中()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3)分予分.当引决()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衣食所安,……必以分.人()(4)靡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5)徒靡.弹药,无益吾事()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天高地迥,号呼靡.及()(6)如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小石潭记》)()固不如.也(《鸿门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答案:数:列举罪状,读shǔ计算,读shǔ天数、命运,读shù几,读shù技艺、技术,读shù屡次,读shuî密,读cù间:机会,读jiàn间或,有时,读jiàn从小路,读jiàn夹杂,读jiàn参与、介入,读jiàn秘密地、悄悄地,读jiàn一会儿,读jiān中间、其间,读jiān分:名分、职分,读fân区分、分开,读fēn长度单位,读fēn分给,读fēn 靡:倒下,动词后退,动词浪费,动词奢侈,形容词无,不,副词如:到……去,往动词,像比得上连词,表假设,如果“如……何”为固定句式,把……怎么样。
5.特殊句式(1)予羁縻不得还(2)为巡船所物色(3)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4)死生,昼夜事也(5)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答案:(1)被动句(2)被动句(3)被动句(4)判断句(5)判断句资料园地1.走近作者文天祥(1236~1283),号文山,吉安(今江西县名)人。
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
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
德祐元年(1275)正月,闻元军东下,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今杭州,当时南宋的京城)。
次年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景炎二年(1277),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
后兵败被俘,妻子儿女皆被执,将士牺牲甚众,天祥只身逃脱,乃退广东继续抗元。
后因叛徒引元兵袭击,同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县)被俘。
元将张弘范迫其招降张世杰,乃书《过零丁洋》诗以斥之。
末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次年,被押送元大都(今北京),囚禁四年,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
于1283年从容就义,年仅47岁。
文天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
其中诗作达百余首,成就很高,有《文山先生全集》。
2.探寻背景南宋末年,元兵进攻江南,文天祥受命出使元军,被扣留。
后来被驱北行,到镇江,脱身逃走,历尽艰险,到温州,辅佐端宗赵昰招兵转战,力图恢复。
兵败被俘,从容就义。
本文是作者在1276年5月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言,因在这年3月作者曾写过一篇序言,所以称本文为《后序》。
《指南录》中收录的是作者这年出使元营、逃归福建的过程中所写的诗;命名为《指南录》,是取集中《扬子江》一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句意,来表达自己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3.文天祥诗选萃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渡扬子江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合作探究1.本文记叙、抒情、议论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探究:记叙中抒发感慨,字里行间充满爱国激情,这是贯穿全篇的一个特点。
例如,写被驱北上时,指出“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这里包含着克制内心无限痛苦的强烈感情。
并且引证前人的话,说明自己忍辱的原因。
抒情中带有议论成分。
第5段是集中抒情,最突出的表现在生与死的问题上。
文章用一大段抒情与描写相结合的文字来表达作者的心境。
这段可分三层:第1层是总的概括:“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此句统领下文,提挈在敌营及逃归途中的18个“及于死”的危急情况,以“死”贯串这18个排比句,既是对前段遭遇的总括和补充,又是后一层发议论、写感慨的提引。
后一层由三句组成:“死生,昼夜事也。
死而死矣”一句说明“死”对于文天祥并非意外之事,早已置之度外;“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一句说明以上这些不寻常的“危恶”的遭遇给精神带来巨大的痛苦,这就比一般的死更难以承受;所以才有第3句“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的感情的进一步深化。
逃回之后,回顾所经历的险恶,瞻望国家的惨淡前景,这忧愁、伤痛之情更加难以排遣。
这是记叙的收尾,又是抒发感情的高潮。
2.第五段连用22个“死”,历来受到读者关注。
这一段的内容与后文“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一段的议论有什么关系?探究:前面的记叙是后面议论抒情的基础,后面的议论抒情是前面记叙的升华;没有前面的记叙,后面的议论抒情将是无本之木,没有后面的议论抒情,也无法将诗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内涵剖析得如此慷慨而淋漓。
3.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探究:语言精练生动。
语言精练表现在用语简练而内容充实,如写当时形势的危急:“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写明敌我双方情况,一个“迫”字表现了敌之强悍;“战、守、迁”是三种对策,当时除了“降”之外,或抵抗、或防御、或迁都,然而由于敌兵“迫修门外”,这三种对策都不能实现。
简短的语言说明了复杂的情况。
语言生动表现在用词灵活多样,句子富于变化。
写离元营后的处境、活动,用了一连串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奔”“变”“诡”“行”“宿”“出”“没”“穷饿”“号呼”“避”“渡”“入”“展转”,这些词语准确地表现了活动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心情急切、紧张和经历的坎坷。
长句、短句兼用,大量排比的组合,造成强而有力的语势,富于表现力量。
第5段中18个排比句的连用就是个突出的例子。
每句都落在“死”字上,但又长短不一,灵活多变,自然流畅,气势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