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_冲突规范与准据法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冲突规范与准据法
冲突规范 系属公式 准据法及其确定
一、冲突规范的概念和特征
• (一)概念
•
是指出某种涉外民商事关系应该 适用何国法律来调整的规范。
• “人之能力适用其本国法”、“不动产 物权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合同当 事人可以选择合同应适用的法律”、 “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 法” •
四、冲突规范的类型
一个连接点
(一)单边冲突规范
(二)双边冲突规范
两个或两个 (三)选择性冲突规范 以上连接点
(四)重叠性冲突规范
• (一)单边冲突规范 • 其系属直接指明只适用内国法或直接指明只 适用外国法的冲突规范。 • 1、直接指明只适用内国法。
• 直接适用内国法:例如《合同法》第126条第2款规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 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又例如《德国民法施 行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德国人的继承,虽于外国有 住所,依德国法”;
B.双边冲突规范
C.重叠适用的冲突规范
D.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
我国《民法通则》在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 用中规定:“不动产的所有权,适用不动产 所在地的法律。”请问 〔1〕这是一条什么类别的冲突规范?
〔2〕这一冲突规范的范围、系属、连接点 是什么? (94年律考题)
• 五、冲突规范的“软化处理”
• (一)冲突规范“软化处理”的理由 只有一个连结点的冲突规范过于简单和确定的缺陷逐 渐暴露,并暴露出僵化和呆板的弱点 ,难以科学、 有效地解决日益复杂的法律冲突 ,造成有悖公平和 正义的法律适用后果。 • (二)冲突规范软化处理的方式 • 1.采用灵活开放或复数可以选择的连结点。 • 2.对同类法律关系细分并分别制定冲突规范 。 • 不同合同类型 • 3.对法律关系中的不同方面分别制定冲突规范 • 合同不同方面:缔约能力 合同形式 合同关系
我国《民法通则》第149条规定:“遗产的法定继 承,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的住所地法律,不 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连接点
动产的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的住所地法律
范围
关联词
系属
• “范围”和“系属”两部分组成
–范围,是指冲突规范所要调整的民商事法 律关系或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 –系属,冲突规范中“范围”所应适用的法 律。
(四)重叠适用的冲突规范
• 其系属中指明必须适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法律的冲突规范。
• 1920年订立于海牙的《关于离婚与别居的 法律冲突和管辖权的冲突公约》第2条规定: “离婚之请求,非依夫妇之本国法及法院 地法均有离婚之原因者,不得为之”
试分析:
《民法通则》第 146 条关于侵权行为的法律适 用的规定,第 1 款规定:“侵权行为的损害 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第2款规定 “当事人国籍相同或者在同一个国家有住所 的,也可以适用当事人本国法律或者住所地 法律”,第 3 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 律不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发生的行 为试侵权行为的,不作为侵权行为处理。”
法律选择规范(choice of law rules) 法律适用规范(rules of application of law) 间接规范(indirect rules)
国际私法规范(rules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 (二)特征
• 1.冲突规范的结构由“范围” 和“系属”两 部分构成; • 2.不直接规定国际民商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 义务; • 3.性质上是一种既不同于实体法规范,也不同 于程序规范的特殊类型的法律规范 ; • 4.冲突规范对国际民商事关系只起“间接调 整作用”、“路标作用”。
冲突规范的结构:范围+系属
法律关系
法律问题 *与准据法的区别
范围 系属
关联词:适用\依
• • • •
不动产所有权,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范围”是不动产所有权关系 “系属”是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 法律。 • “范围”是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 • “系属”是侵权行为地法律
• 2、有条件的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 • 即系属中指明的几种法律处于不同地位,只 允许按顺序或条件进行选择。
• 1898年《日本法例》第20条:父母子女之间的 法律关系,依父之本国法;如无父时,依母之 本国法。 • 1989年《日本法例》第21条规定:“亲子间的 法律关系,子女的本国法与父或母的本国法相 同,或父母一方不存在时与他方本国法相同时, 依子女的本国法。 于其他情形,依子女常居所 地法。
二、冲突规范的结构
• (一)结构
一般法律规范的结构:三要素说
条件+模式+后果
中国籍公民王美玫1948年随父母到印尼定居,1958加 入印尼国籍。1995年王美玫丈夫去世,王除有一子外无 其他亲属。1996年,王美玫变卖其在印尼的财产,与其 子回中国定居。回国后,王购买了一套公寓自住。王的 儿子有业不就,靠王的积蓄生活。王多次劝说其子自食 其力,但其子置若罔闻。王遂加强了对财产的控制,招 致其子不满,先后两次欲害其母,均被与其母朝夕相伴 的爱犬旺财相救。王年事已高,又遭逆子暗算,心力交 瘁,自知将不久于人世,遂于1998年底找到律师宋世杰 立下书面遗嘱: 1.取消其子的继承权。 2.遗有人民币10万元左右,由旺财继承。这笔钱 由律师掌管,用于照料爱犬的生活费用。 3. 律师履行相应义务后,公寓一套归其所有。 王立遗嘱后不久去世。旺财在其墓地守候四天四夜 不吃不喝,悲壮死去。
•
二、准据法的确定
• (一)立法机关按照一定标准规定选择准据法的规 则 。一般综合运用下列标准:法律的性质,法律关 系的性质,当事人间的协议,有利于判决在外国的 承认与执行,最密切联系因素,以及其他如“政府 利益分析”、法律的社会目的和价值、平等互利等 方法。 • (二)根据国际私法规范来确定准据法的过程 • 1.通过“识别”,确定应予适用的冲突规范、连结 点和可能的准据法 ; • 2.解决可能出现的准据法确定中的几个特殊问题 ; • 3.公共秩序保留等基本制度的制约 。
• 2、直接指明只适用外国法。
• 例如我国《民法通则》第143条规定:“中国公民定居国 外的,他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适用定居国的法律”。 • 特点
• (二)双边冲突规范 • 其系属既不明确规定适用内国法,也 不明确规定适用外国法,而是提供一 个以某种标志(连接点)为向导的法 律适用原则。只有根据这一标志,结 合某一具体民事关系的有关事实情况, 才能推定该民事关系应该适用某一国 法律的冲突规范。
D.重叠适用的冲突规范
“亲子间的法律关系,依父之本国法;如无 父时,依母之本国法”。这是一条 (D)1992律考题 A.单边冲突规范 B.双边冲突规范 C.重叠型冲突规范 D.选择性冲突规范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 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 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律。”该条款属于下列选项中哪一类型的冲 突规范? (A)2003司考题 A.单边冲突规范
• (一)准据法必须是能够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关系的实体法。 • 国际条约是否准据法 • (二)准据法不是笼统的法律制度或法律体系, 而是一项具体的实体法规范或法律文件。 • (三)准据法必须是经冲突规范所指定的实体法。 • (四)准据法不是冲突规范逻辑结构的组成部分, 它必须结合具体的案情事实才能确定。
第三节 准据法及其确定
• 一、准据法的概念Applicable law
• 是指按照冲突规范的指定而援用来确定涉外 民事关系当事人具体的权利和义务的特定实 体法.
• 《民法通则》第147条规定:“结婚适用婚姻缔 结地法” • 《民法通则》第146条规定:“侵权行为的损害 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
准据法的特点
试分析:
《民法通则》第145条规定:“涉外 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 议所适用的法律,涉外合同的当事 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 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我国《海商法》第270条规定:“船舶所有权 的取得、转让和消灭,适用船旗国法律”。 这一规定属于下列哪种冲突规范? (B) A.单边冲突规范 B.双边冲突规范 C.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
那些能在法院需要处理的事实情 况与某一特定法域之间建立起“自然” 联系的明显事实。
——戚希尔&诺斯(英)
分类:
客观连接点
主观连接点
静态连接点
动态连接点
开放性连接点 硬性连接点
• (三)常见的连结点
• • • • • • 1.国籍、住所或居所 ; 2.物之所在地 ; 3.行为地 ; 4.当事人合意 ; 5.法院地 ; 6.最密切联系地 。
第二节 系属公式
• (一)含义: Formula of Attribution,传 统双边冲突规范的一些系属逐渐固定下 来,成为解决不同种类民事关系的法律 冲突的公式,被称为系属公式。
• (二)常用的系属公式 • 1、属人法: • 以当事人的国籍、住所或居所为连接点的 系属公式。主要解决有关人的能力、身份、 婚姻家庭和财产继承等方面的法律冲突问 题。
三、连接点
• 1、连接点的含义
–国籍、居所地、物之所在地、侵权行为 地、合同履行地、婚姻举行地、立遗嘱 地 、当事人选择的”、“与合同有最密 切联系的”、“适用最有利的”
• 2、连接点的法律意义
– 冲突规范中将“范围”中特定的民事关系或法律问题与一 定地域的法律联系起来的纽带或标志。
连接点/连接因素(connecting factor)
1973年《产品责任法律适用公约》
第4条:“准据法应当是损害地国家的法律, 如果该国同时又是①直接遭受损害者的惯常 居所地;或②被请求承担责任者的主营业所 在地;或③受害者获得产品的地方。”
第5条:“在下述情况下,适用的法律应为直 接遭受损害的人的惯常据所的国内法,如果该 国同时又是①被请求承担责任者的主要营业地; 或②直接受害者获得产品的地方”。